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年代,涌现出了众多杰出的军事指挥将领,他们以卓越的才能和无畏的勇气,为国家和人民立下了赫赫战功。而在众多将领中,毛主席最爱的将领有四位开国上将,他们分别是许世友、陈锡联、韩先楚和王震。这四位将军打仗一个比一个凶猛,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许世友与韩先楚曾被称为 “军中二霸”,这一称号源于毛主席对他们的绝对信任和支持,使得他们敢不听招呼、我行我素。陈锡联在 1976 年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其影响力在当时不容小觑。他们三人在毛主席晚年受到了极大的重用与信任。然而,若论毛主席最喜欢的将领,他们却不能入选。主要原因是他们都来自鄂豫皖苏区的红四方面军,在长征到陕北期间与毛主席没有过多交集,并非井冈山根据地出身。

真正能被称之为毛主席最喜欢的将领当属王震将军。毛主席对王震的喜爱有五个原因。其一,王震是湖南浏阳人,与毛主席是真正的老乡,这种地缘关系带来了莫名的亲近感。而红四方面军中大多数人来自河南、湖北和安徽,在这方面不具优势。其二,1925 年,王震就与毛主席相识,当时他负责护送毛主席。参加红军后,王震一直在湘赣苏区活跃,担任过团政委、师政委以及湘赣军区司令员等职务,始终在毛主席麾下。



其三,在长征路上,王震将军立场坚定。1934 年 7 月,王震担任红六军团政委。在任弼时的领导下,最先出发西征到湘鄂西苏区,与朱老总的红二军团胜利会师。之后,红二与红六军团开始长征北上,期间与南下的红四方面军汇合,整编为红二方面军。面对张国焘的错误思想,王震坚决与之争论并拒绝被拉拢。当时不少同志被张国焘蒙蔽,只有朱老总、关向应以及王震的立场最为坚决。红二、红四方面军能够共同北上到陕甘,实现红军三大主力成功会师,王震将军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里可以插入一个历史案例,长征中的飞夺泸定桥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红军战士们展现出了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王震将军在长征中的表现与飞夺泸定桥的战士们一样,为了革命的胜利,不畏艰难险阻,坚定地执行党的路线。



其四,王震将军是人民军队中的一员猛将。在革命期间,他立下汗马功劳,书写了许多英雄事迹。他的战争生涯中打过许多恶仗,曾七次负伤,英勇无畏。建国后,他担任铁道兵司令员及政委,军政一肩挑。1955 年被授予开国上将军衔。其五,王震将军的部队多次承担保卫中央的工作。无论是抗日战争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他都负责保卫党中央,与毛主席多次碰面,两人逐渐熟识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 60 年代中期,王震将军虽受到不公待遇,但在毛主席的过问下,很快恢复了职务和工作,足见毛主席对他的喜爱程度。



1975 年,王震升任副总理职务。1976 年之后,他还担任过军委常委以及中顾委副主任等重要职务。1988 年,王震更是当选为国家副主席,达到了其他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这四位开国上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各自的勇猛和智慧,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