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高峰期刚过,新冠感染又有抬头趋势?

人类在进化,科技在进步,病毒也没有偷懒。



摇身一变,它不再昂首阔步,声势浩大,一下撂倒一大片。

而是换了“马甲”以轻微症状作掩饰,悄悄潜入宿主身体

当身体出现这6个症状时,千万不要忽视,或许就是病毒找上了门!



狡猾的病毒

5月15日,陈奕迅发微博。

“一夜之间被病毒搅垮”

确诊新冠之后,陈奕迅宣布延期高雄巨蛋的三场演唱会。

然而,陈奕迅并不是个例。



就在“五一小长假”期间,有的游客忙着晒游客照,有的忙着晒“两道杠”照片。

新一轮新冠病毒再次引发关注。



中国疾控中心5月8日公布一组数据,数据显示自4月以来,新冠病毒阳性率正呈上升趋势

呼吸道感染患者中,每6个就有1个是新冠感染。



除了感染数量不断攀升以外,还有一个可怕的事实——新冠学聪明了。

2020年,新冠疫情刚刚爆发的时候,新冠来势凶猛。

随机撂倒老幼妇孺,彪形大汉碰上新冠也只有求饶的份。



武汉首批感染新冠的患者全身溃烂,头痛恶心,高烧不断。

为了早日结束这种痛苦,有些患者甚至偷偷拔掉了氧气管。



百姓接种3次疫苗,全面放开之后,病毒的威力依旧让人难以忍受。

高烧不退反反复复,全身肌肉无力酸痛,嗓子像被刀割,根本说不出话。



现在的新冠病毒不再高调入侵宿主身体,而是悄悄入侵。

可千万不要以为是病毒变温柔了,是它知道自己一旦搞出大动作被免疫系统察觉就会被搞死。



病毒的目标从来不是为了随机撂倒一个宿主,而是为了传播,感染更多人。

所以,病毒学会了与宿主共处,整一些让宿主几乎无法察觉的小动作,为自己争取更多的传播时间。



就像是登革热病毒,它们长期潜伏在蚊子体内,蚊子并无反应,但是它们的传播链条一直存在。

虽然新冠病毒在悄悄进化,但只要新冠行动,就会留下踪迹。



即使动作再小,症状再轻,都不可掉以轻心。

一旦有以下6个症状,千万要注意。



6大症状表现

人类,习惯于总结复盘。

一次两次可当作偶然变量,但出现的次数多了,就会被作为典型案例。



新冠进化后,表面看宿主没什么异样,实则病毒已经在体内扩散。

以往,患者只认发烧。



只要体温正常,就认为自己没感染,可以放心出门。

然而,事实证明,温度计不再是人类可靠的哨兵。

一些普通的常见的症状,也有可能是新冠在入侵。



第一,喉咙持续干痒、轻微干咳。

有些人无辣不欢,口味重,尤其是夏天喜欢喝冰镇饮料,撸串吃烧烤。

当新冠入侵时,他们会以为是自己上火了。



第二,轻度腹泻或者肠胃不适

“十人九胃病”

社会快速发展,上班族压力越来越大。



无法在工作环境中释放的压力,就用用美食来缓解心情。

奶茶串串麻辣烫,火锅啤酒小龙虾。



为追求舌尖上的刺激,忽视了胃的承受能力,慢性胃炎和胃溃疡悄然而至。

在中国,肠胃病患者高达1.2亿;超出9成打工人都患有慢性胃炎。



某天吃了汉堡或者火锅之后回来拉肚子,患者首先怀疑饮食问题而不是病毒入侵



第三,莫名其妙的疲倦感,有气无力

这不是打工人的真实写照吗?



早九晚六,迎着朝阳上班,迎着夕阳甚至是月亮和星光下班。

坐在办公室被老板刁难,被甲方刁难,被同事排挤。



上班一天,身心俱疲,回到出租屋或者家里只想躺着,根本提不起任何兴趣做任何事。

当病毒释放出这样的信号时,大概率也会被忽略。



第四,轻微头晕、注意力不集中

不管是每天兢兢业业上班的打工人,还是在家无所事事,刷手机刷剧的无业游民都有可能出现这种状况。



尤其是后者,更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状。

在短视频横行的今天,碎片化信息一窝蜂涌进大脑,三四个小时过去,真的很难不头晕。



短视频和短剧看多了会发现,根本没有耐心以正常的速度看其他影视剧。

上班工作期间,注意力也会不集中,总想着摸鱼。

当这个症状出现时,患者大概率不会觉得自己中招了。



第五,情绪异常波动、焦虑、烦躁

打工人常有的状态,当牛马哪有不疯的?

新冠若是穿上这个马甲,那真是神不知鬼不觉。



第六,味觉和嗅觉轻微丧失

话说回来,这个症状比上边5个要明显很多。

一般情况下,味觉嗅觉丧失不是感冒就是发烧。

一旦有这个症状,患者肯定会到门诊就医。



如此一来,发现自己得了新冠也就容易一点。

以上这些症状,看似难以发觉,但如果持续2天以上,就要引起警觉心。

那么,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防护,又该如何应对已经入侵的病毒呢?



如何避免新冠

因为新的新冠披上了隐形外衣,所以更应该注意周遭环境。

办公室,学校,商场……

这种密闭且人流量巨大的环境中,病毒的传播速度快到惊人。



迎面走过来一个人,根本无法判断别人是否得了新冠。

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护好自己,戴好口罩,注意个人卫生,回家做消毒。



与此同时,平时自己也要做好防范工作。

咳嗽或者打喷嚏一定要遮住口鼻,不要随意用手触摸眼口鼻。

要注意均衡饮食,适当运动增强免疫力。



保持室内通风,保持家中环境整洁干净。

出门正确佩戴口罩,减少感染风险。



如果真的感染新冠却不能及时就医的情况下,可以临时服用退烧药和止痛药物减轻身体不适。

不过,最好还是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有效遏制病毒复制,降低重症风险。



专家预测,这轮新冠不会持续太久,五月中旬是波峰,等到6月上旬阳性率会下降很多,不会耽误高考。



结语

这是一场持久战,任何人都不能掉以轻心。

希望我们都能够在这场战役中取得胜利。

参考文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