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四天的印巴冲突闹得沸沸扬扬,最后以印度灰溜溜收场告终。印度打着“反恐”旗号挑事,结果被巴基斯坦用中国产的歼-10CE战机打得满地找牙,人家发射PL-15E导弹,直接以0比6的战绩击落了6架印度战机,其中3架还是印度空军最先进的“阵风”战机。这一仗下来,印度的脸算是丢到姥姥家了,本来想秀秀肌肉,结果成了国际笑柄,只能灰头土脸地结束冲突。


可印度接下来的操作更让人瞠目结舌。明明被揍得鼻青脸肿,却开启了鸵鸟模式,莫迪政府忙着联系各大社交媒体删帖,还在国内单方面宣布“大胜”,从5月13日起搞了个为期10天的“胜利庆祝”。这操作,简直把掩耳盗铃玩出了新高度。于是乎,南亚上演了一幕荒诞剧:胜利方和失败方都在庆祝胜利,反倒是远在万里之外的法国成了最大输家。

要说这法国也够冤的,就因为印度鲁莽挑起冲突,自家的“阵风”战机被击落,直接影响了订单。香港媒体《南华早报》14日报道,印尼已经开始审查总价81亿美元的“阵风”订单。印尼众议院国防监督委员会成员戴夫·拉克索诺说,印巴空战的结果为评估“阵风”提供了理由,印尼倾向于重新评估订单,但不会完全取消。他还为“阵风”辩护,称冲突地区的说法“未经证实”,不能单独作为评估依据。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就是在给印尼找台阶下,毕竟印尼买“阵风”更多是地缘政治压力下的妥协。2022年,印尼迫于俄乌冲突的压力,放弃了俄罗斯的苏-35,转而订购41架“阵风”,这本来就是向西方交的“投名状”,哪能说取消就取消?而且法国总统马克龙两周后就要访问印尼,印尼也得留些政治筹码,到时候好谈判。


不过,法国自己都承认了“阵风”的失利,有法国高级官员向美媒CNN证实有“阵风”被击落,印尼不可能不知道。所以在马克龙访问时,印尼很可能会要求削减采购量。除了印尼,阿联酋也传出消息,考虑取消约40架“阵风”订单的50%,将订单降至20架。虽然消息未经证实,但阿联酋政治顾虑少,又有中国武器使用经验,完全有可能转而购买实战表现更好的中国战机。

这一系列连锁反应对法国军工的打击可不小。目前“阵风”还有200多架在排产,交付周期到2030年之后。要是印尼、阿联酋这些买家削减订单,达索公司的生产进程肯定受影响,资金链紧张、单价上涨都是小事,搞不好还会带崩股价,波及整个法国军工行业。印巴冲突后,达索航空的股价就从330欧元跌到了290欧元以下,停战之后才勉强恢复到300左右。在这个节骨眼上,损失大量订单,投资人信心一崩,市场恐慌就来了,法国军工的好日子算是到头了。

法国一直引以为傲的独立军工体系,要是遭到打击,在北约的话语权和全球影响力都会下降。现在六代机都出来了,法国最先进的战机还停留在第四代,本来就在追赶,这一下搞不好就彻底沦为二流大国了。


但这还只是印度大败引发的连锁反应的冰山一角。从更深层次看,这次冲突给全球军事建设提了个醒:不能只看装备性能,更要注重体系化作战。巴基斯坦用有限的军费,通过引进中国装备体系,击败了体量更大的印度,这彻底打破了西方唯装备论的思想。以前西方军售总鼓吹某款装备多厉害,诱导发展中国家把钱花在先进装备上,维持军事力量不均的局面。印度就是典型例子,之前一直吹“阵风”能碾压歼-10、对抗歼-20,结果被现实狠狠打脸。

未来,像印度这样搞“万国牌”体系的国家,想靠引进西方先进装备形成战斗力,怕是行不通了。很多国家得重新审视自己的装备体系,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寻求互联紧密、性价比高的方案。这一来,全球军事格局可能要变天了,同体系、同国家制造、高技术、高性价比的武器会更受欢迎。而军售格局的重构,说白了就是全球影响力的重新分配。

西方国家的威慑能力也得重新评估。除了美国,大多数西方国家的信息化作战体系都高度依赖美国,可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是个“退群狂魔”,对北约不感冒,这就意味着欧洲国家的军事威慑能力根本不靠谱。等大家都看清这一点,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必然迎来剧变,西方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的地位,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场冲突就像一只蝴蝶,歼-10C在东方挥动翅膀,却在遥远的西方掀起了一场风暴。未来的全球局势会如何变化,咱们就拭目以待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