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狮子定州塔,赵州石桥大菩萨。”

这首民谣唱的正是河北四大名胜,其中居首的便是沧州铁狮,沧州的别称——“狮城”也由此而来。

面朝西南,身披嶂泥,背腹莲盆、巨口大张,昂首怒目,四肢岔开作行走状,周身透出动感之美。位于沧州铁狮与旧城遗址公园的巨型铁狮,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较大的铸铁艺术珍品之一。


5月13日拍摄的沧州铁狮子,历经千年风雨,狮身虽累累伤痕,仍威风凛凛。 澎湃新闻记者 王岱玉 图

在当地民间流传,东临渤海的沧州曾遭恶龙侵袭,招致洪水泛滥,百姓苦不堪言,直至一头雄狮从海边跃起,逼退恶龙,海患遂除。此后,当地百姓修筑铁狮,以纪念这头雄狮,称之为“镇海吼”。

“镇海吼”铁狮子从历史走来,连接着沧州的过去与现在,既是古城变迁的见证者,也是触摸沧州悠久文化的载体,守护铁狮,更是守护沧州文化基因与精神图腾。

历经数次修缮,这座千年铁狮屹立沧州旧城,雄风依旧、神韵不减。当下,沧州铁狮更是通过文化符号,走进影视、杂技艺术节、武术节,实现文化意象的输出。突破物质载体的局限的铁狮,在实体保护与文化保护的双重维度里,正焕发着崭新的生命力。

5月13日,由沧州市委宣传部、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联合主办的“河海狮城 文武沧州”全国重点网络媒体和网络达人沧州行活动走进沧州铁狮与旧城遗址公园,探寻沧州千年古城文化基因。

“镇海吼”守护沧州

清代文人李之晔曾作《铁狮赋》,赞美铁狮“巍然而峙,跃然而行,翘然而顾,屹然而停”“非雕非砻,非绘非画,耸瞰昂瞻,星流电射”。

步入沧州铁狮与旧城遗址公园内,一座高5.5米、长6.3米、宽3米、重达40吨的铁狮子巍然矗立,虽历经千年风云侵蚀,铁狮依旧神韵不减,散发着跨越千年的威严气息。据景区讲解员韩双介绍,铁狮体内为空腔体,体壁最厚处达35厘米,最薄之处仅有3厘米。


铁狮子是沧州城市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沧州市徽即由沧州两字汉语拼音字头“C”和“Z”与象征这座古城的铁狮子组成。 澎湃新闻记者 王岱玉 翻拍

为何修建此庞然大物?当地民间流传,古时渤海水患肆虐,恶龙兴风作浪,致使沧州大地频发洪水,这一困境直至一头雄狮的出现才被彻底改变,恶龙自此被击退。当地百姓为了纪念这头雄狮,修筑铁狮,“镇海吼”的威名由此流传千古。

据文献记载,沧州铁狮子原铸于后周广顺三年(公元953年),距今已有1072年历史,是我国目前现存最大的古物单体铁件。清朝康乾两代帝王,都曾在“南巡”途中到此地驻足,一览狮王风采。

“可以说,当时举全国之力铸造了这尊铁狮子。”韩双介绍,当时全国产铁量仅为2500吨左右,而铸造铁狮子就消耗了全国大约1/60的铁产量。此外,沧州本地并不产铁,铸造原材料来自磁州和邢州(今邯郸、邢台),沿明河、漳河,再经浮水河运输至沧州,侧面反映了当时古代漕运的兴盛,为铸造铁狮子提供了便利条件。

自明代万历时期开始,受人为及自然因素影响,铁狮子陆续有了残损。据民国《沧县志》记载,因“有怪风自东北来,风过狮仆”,狮子摔倒后头部和背上的莲花座曾掉过。1893年,铁狮子被重新立起,但下巴已不在。由于铁狮子千百年来受到风雨剥蚀,加之所处地势低洼,积水浸泡,锈蚀较重,尤其腿脚严重残缺。

另据河北日报报道,1957年,沧县政府为保护铁狮子,在铁狮子上面修建了八角亭。1984年,在国家文物局和河北省文物局的督导下,沧州市文化局对沧州铁狮子成功地进行了保护性位移,移位到其身后二米高的混凝土台座上。1994年,沧州市文物局修缮采取了用铁管做支架来固定铁狮子的方法。2000年,国家文物局、河北省文物局成立了抢救保护铁狮子领导小组,组织对铁狮子进行维修。


5月13日拍摄的沧州铁狮子,上方带玻璃顶的顶棚为它遮挡风雨,同时又能尽快挥发掉潮气。 澎湃新闻记者 王岱玉 图

在现场,铁狮子的头顶及项下可见“狮子王”三字,但狮身多处残缺,尾部已然缺失,仅左前足还能依稀可见清晰的脚趾状。韩双感叹,当时铸造铁狮的铁原料含众多杂质,与现代精炼钢铁的材质特性截然不同。

守护城市基因

经千余年的风吹雨淋,铁狮子屹立沧州旧城,成为大众感触沧州千年文脉的载体。沧州旧城历史悠久,秦代设置浮阳县,至今有2200多年的历史,“林冲刺配沧州道”“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等故事的发生地均在沧州。

1961年3月,铁狮子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在1990年在铁狮脚下拍摄的电影《沧州绝招》,让沧州铁狮的雄姿首次通过银幕走进千家万户,也将“狮城”的文化符号推向了全国。2017年,沧州铁狮子与柬埔寨巴肯寺狮子邮票联合发行,令沧州铁狮从沧州标志,跃升为“国家文化名片”。

如今,铁狮文化已深深融入沧州的城市基因,催生出一系列独具特色品牌:铁狮子白酒、铁狮子电池、铁狮磨浆机……另一方面,铁狮以文化输出,代表着沧州。例如,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对优秀节目颁以“金狮奖”“银狮奖”“铜狮奖”设置奖项;而在历届沧州武术节的表演中,铁狮均作为形象图腾,出现在开幕式的舞台上。


沧州狮城公园屹立着一只比千年铁狮更大的狮子。 视觉中国 图

沧州对石狮的守护,已超越单纯的物理修缮,更通过多元载体实现了文化意象的输出,千年文化基因,因此能在当代语境中得以生生不息。

为重塑铁狮形象,2009年沧州决定重铸沧州铁狮子。两年后,一尊重达100.08吨的世界新狮王诞生在沧州狮城公园,成为沧州的地标。

清代李之崋在《铁狮赋》中写道:“狮兮狮兮,岂知千秋之后,万载之余,历沧桑而不劫兮,屹然孤立于寰舆。”如今,千秋已过,铁狮尤在,狮魂也亦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