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灿晖 马贵 通讯员 陈益民)5月17日,湘潭经开区吉利汽车制造基地内,一辆全新的吉利星愿新能源车披红挂彩驶下生产线,标志着这款“现象级”车型在上市200余天后突破20万辆交付大关,创造了中国乘用车市场全品牌纯电车型最快破20万辆纪录。更令人瞩目的是,从第10万辆到第20万辆的跨越,仅耗时76天,以日均下线1316辆的“星愿速度”改写了行业成长曲线。
吉利星愿第20万辆整车正式下线。
今年以来,吉利星愿已多次摘得全品类车型销量冠军。其中3月、4月的单月销量均超过3万辆,4月销量创下3.6万辆的历史新高。吉利星愿2025年前4个月销量超12.5万辆,不仅带动湘潭市汽车制造业增加值飙升58.3%,还带动湘潭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新增就业岗位5000余个。
“星愿现象”的背后,是湖南智造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作为全省“4×4”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标杆项目,吉利在湘潭的步子又往前迈了一大步。作为星愿的诞生之地,湘潭基地通过“新能源+出口”双核驱动模式,成功将单台车生产周期压缩至55.4秒,其首创的“GEA架构+柔性产线”模式,能够兼容燃油、混动、纯电等多个平台,彻底打破了传统车企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产能限制。
省工信厅专家指出,星愿车型的爆发式增长,印证了湖南“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战略的前瞻性。该车型搭载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等12项自主核心技术,申请专利达217项,其“高质优价”产品逻辑打破新能源车“低价低质”市场怪圈,用户净推荐值达81%,位居细分市场首位。
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赛道上,地方政府的反应同样迅速。面对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短板,湘潭引入湖南裕能、神盾电池等项目,填补动力电池产业空白。与此同时,湘钢汽车用钢、特种用钢等新产品相继投产,产业生态逐步完善。基地负责人表示,随着三期智能工厂年内投产,湘潭将成为吉利集团重要的新能源汽车基地,为湖南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注入强劲动能。
今年1至3月,湖南新能源汽车产量23.13万辆,位列全国第四,吉利星愿贡献率超四成。湘潭这座老工业基地正以“星愿速度”书写“湘潭制造”新传奇,为推动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提供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