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兴县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科所在北京举行杂粮项目2025年工作对接会。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所长、党委副书记周文彬主持并讲话,吕梁市政协副主席、兴县县委书记乔云出席,晋绥杂粮研究院顾问、吕梁市原农委主任高堂,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所长助理、人事处处长邢丽丽,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成果转化处处长肖永贵等参加。



会上,作科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2025年杂粮项目工作推进情况。



周文斌指出,面对发展新机遇,双方要锚定创新驱动产业升级路径,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构建科研机构、企业、农户常态化沟通机制,推动科研人员深入产业一线,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加速科研成果向田间生产、加工实践转化。要聚焦杂粮产业全链条升级,培育优质高产且适配市场的杂粮品种,探索智能化、绿色化种植技术,革新深加工工艺,贯通种子研发、标准化种植到精深加工各环节,以科技创新筑牢产业发展根基。要立足兴县杂粮特色品牌与旅游资源,深化农文旅融合,整合现有模式打造集住宿休闲、农事体验、文化研学为一体的特色产业,创新县域种植模式发展景观农业,将农田转化为农旅融合新场景,激活乡村振兴动能,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与生态增值的共赢目标。



乔云对中国农科院作科所长期以来给予兴县农业发展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近年来双方合作成效显著,新品种试验示范规模持续扩大,产业效益稳步提升。进一步坚定了兴县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信心,推动其迈向新台阶,更吸引众多电商企业入驻,为兴县杂粮产业发展注入全新活力。农业科技与人才是破局关键,与农科院作科所的合作,正是我们迈向农业强县的希望之路。

为进一步深化合作,乔云强调,一是希望作科所将更多高端学术会议、行业活动布局兴县,通过开展前瞻性、专业性学术交流,全方位展示兴县农业资源禀赋与产业发展潜力,提升兴县在“三农”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聚焦杂粮制种核心领域,加快推进挂牌认证工作,依托兴县种业规模优势,着力打造“全国制种大县”品牌,强化在种业领域的行业话语权和区域竞争力。三是诚邀作科所支持在兴县举办种业发展大会,搭建集品种展示、技术交流、产业合作为一体的高端平台,吸引行业资源集聚,赋能兴县种业高质量发展。四是与作科所建立“联合选育+产权保护+推广应用” 全链条合作机制,精准筛选适配兴县气候、土壤条件的优质品种,在保障产量、质量、效益的基础上扩大种植规模,切实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五是深化品牌建设,在新品种命名中深度融入“兴县”地域元素,打造具有鲜明标识度的种业品牌,提升产品市场辨识度与竞争力,推动“兴县良种”走向全国。六是与农科院共建标准化产业体系,全面规范品种选育、品质管控、品牌建设全流程,同步推进合作基地机械化生产、智能化管理,着力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七是支持创办晋绥杂粮种业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基地+农户”模式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推动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切实增强市场抗风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八是期望农科院作科所加大政策倾斜与技术帮扶力度,共同创建国家级种业示范基地,推动兴县种业基地纳入国家战略布局,全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种业创新发展新高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