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干流全长约1000公里,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流经河南、安徽、江苏等五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和能源基地。流域内人口密集,耕地面积达1333万公顷,粮食产量占全国17.3%,素有“江淮熟,天下足”之称。目前,淮河流域沿线城市正通过产业升级与交通优化,正逐步成为连接长三角与中原经济区的重要纽带。其中,在交通建设方面,就包括推进沿淮铁路的建设。
目前,关于沿淮铁路的规划建设迎来了一个新的进展:根据安徽省发改委答复网友“咨询沿淮铁路”的问题可知——目前,国家正在开展新一轮中长期铁路网和“十五五”铁路发展规划研究编制工作,省发展改革委将保持与江苏、河南省的密切衔接,共同争取沿淮铁路纳入国家相关规划,为早日开展前期工作并实施建设创造条件。
沿淮铁路是贯穿豫、皖、苏三省的重要区域性铁路干线,规划连接南阳、驻马店、阜阳、淮南、蚌埠、淮安等沿淮城市,西接京九客专,东联连淮扬镇快速客运铁路。据悉,沿淮铁路通过分段实施和跨区域衔接,将形成横贯淮河生态经济带的东西向骨干通道。
沿淮铁路规划始于2016年《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及2018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战略布局,2021年安徽省阜阳、六安等市联合完成《沿淮铁路阜阳段规划研究报告》初稿,并在阜阳西站预留建设条件。2024年3月,河南、安徽签署协议共同争取项目纳入国家规划,明确线路走向为南阳—驻马店—阜阳—淮南—蚌埠—淮安。目前,项目仍处于跨省协调和前期研究阶段,尚未获得国家层面批复,但已成为豫皖苏三省重点推进的区域性高铁通道。其中,作为沿淮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南驻阜高铁(沿淮铁路河南段),河南省已经启动预可研招标工作。
南驻阜高铁即南阳经驻马店至阜阳高速铁路,是河南、安徽两省共同谋划的区域性高铁通道,也是沿淮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西起河南南阳,经社旗、泌阳、驻马店、汝南、平舆、新蔡等豫南地区,进入安徽临泉,终至阜阳西站,全长约30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设9座车站。线路覆盖豫皖5个无铁县(如泌阳、平舆、新蔡、汝南等),填补豫南及皖西北铁路空白,惠及沿线超过3000万人口。该项目是沿淮铁路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阜阳西站衔接郑阜高铁、商合杭高铁等,构建豫东南与长三角的快速联系,同时强化南阳、驻马店的高铁枢纽地位。
项目自2016年启动规划,2025年4月河南省启动预可研招标,计划9月底完成研究报告,争取纳入国家“十五五”规划。目前,安徽已在阜阳西站预留接入条件,两省正联合推进项目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尽管仍处前期研究阶段,但其建成后将极大促进中原城市群与长三角的经济联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