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荒诞的世界啊,总是在不经意间曝出一些雷人的消息。

有些人是苦于没有朋友,可今天故事的主角却是苦于认不出朋友,也想不起自己朋友的名字!

没错,这不是什么黑色幽默故事,而是真实发生的故事,故事的主人不是别人,还是美国前总统拜登!而这个故事的背后又有怎样惊天的秘密和庞大的利益链条?

我们就来聊一聊。

1

拜登神志不清,却有整个团队替他隐瞒?

今天,各大媒体头条都被一条消息刷屏了——拜登被诊断出患有恶性前列腺癌,且癌细胞已扩散至骨骼。

CNN的报道则称,这一病情"相当棘手"。据报道,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的泌尿肿瘤学专家本杰明·戴维斯指出,拜登的前列腺癌格里森评分高达9分(满分10分,分数越高越凶险),属于侵袭性极强的类型。更棘手的是,癌细胞已扩散至骨骼,这意味着病情已进入晚期,难以根治。



随后,有报道表示:老拜登自打去年就经常神志不清,认不出朋友了?

而且这位朋友还是拜登的老友兼好友,还不是一般二般的名人,而是世界级的好莱坞巨星——乔治.克鲁尼!



就在最近几天,美国多家媒体,乃至大西洋彼岸的英国广播公司与法国顶流媒体法新社都报道了关于拜登的一段重大新闻。



美国前总统乔·拜登2023年的一段录音被曝光,他在录音中多次忘记自己人生中的重要日期。这一消息被公之于众以后,虽已经是卸任的总统,但还是引起了美国社会的聚焦关注与山呼海啸般的批评。

在这段最新曝光的录音里,美国前总统乔·拜登在两年前接受司法部调查员盘问时,居然对自己人生中的几个“大事件”记忆模糊。

获得这段录音的,是媒体Axios,其中显示,这位前总统似乎难以记住自己卸任副总统的年份,以及他亲生儿子的去世日期。



但是,在当时,白宫助手否认总统存在此类记忆缺失。特别检察官罗伯特·赫尔的团队质询了拜登,询问他为何在家中和以前的办公室保存(本应交公的)机密文件。

尽管发现总统确实保留了机密文件,但检察官最终决定不起诉他。

饶是如此,特别检察官赫尔依然激怒了当时的白宫和民主党群体。为什么呢?

因为,在2024年2月的一份报告中,赫尔将拜登描述为“一位好心的老人,但记忆力不佳”。

检察官如此表达,其实也就是不带脏字的骂人了。也难怪拜登团队何以这样气急败坏。

这段最新录音摘自2023年10月两天的采访。

目前尚不清楚Axios是如何获得这段录音的,但老川的政府一直计划公布完整的采访内容。

拜登政府去年拒绝公布这段录音,拒绝的理由也很冠冕堂皇:这些是“受宪法保护的执法材料”。



事实上,检察官赫尔的这份报告在去年公布以后对拜登连任竞选初期来说是一个艰难的时刻,也凸显了他最大的弱点之一——选民对他的年龄和清醒程度的担忧。

当时的拜登反驳道:“我的记忆力很好。”然而,众所周知,他最终还是退出了竞选。

不过,虽然他早就退出竞选了,也早就卸任了,美国的广大吃瓜群众看来还是不太想放过他。

最近的一本新书指控白宫掩盖了拜登的病情。据说,拜登去年的病情非常糟糕,以至于助手们甚至讨论让他坐轮椅。

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更戏剧化的是,老拜登居然记不起自己老友兼好友的名字。咱们下面就来说说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2

既认不出老友,也叫不出他的名字!

最新出版的畅销书《原罪》中,很多以前不为人知的细节得到了公布,这书也在最近这一周掀起了美国舆论的狂潮。

在2024年6月拜登总统竞选的筹款活动上,乔·拜登没有认出他的老友乔治·克鲁尼。

在这部《纽约客》力荐的新书《原罪》中,CNN的杰克·塔珀和Axios(上文说的曝光拜登录音的时政类杂志)的亚历克斯·汤普森讲述了拜登白宫试图控制关于他高龄和能力的报道,但最终失败的故事。



新书封面

我们先来回忆一下,拜登的滑铁卢节点是什么?

那便是去年那场拜登 vs. 老川的辩论对决,挺拜登的选民至今提起都直呼“灾难级别”。拜登在辩论台上反应慢半拍,还时不时飘出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发言,结果瞬间引爆了舆论。

巨星乔治.克鲁尼当然也看了这场辩论会,看后,他在2024年7月10日在《纽约时报》发表的呼吁拜登退出竞选的专栏文章中,以其直言不讳的口吻描述了拜登的衰落。

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也堪称一个里程碑。要知道,乔治.克鲁尼不光在全美,在全球也是有很大号召力的。



新书中公布了真实发生的情况,在竞选筹款活动之前,乔治.克鲁尼和乔.拜登最后一次见面是在2022年的肯尼迪中心荣誉奖颁奖典礼上,当时拜登总准确叫出了他的名字还跟他开了玩笑,并感谢他的积极行动。然而,仅仅两年过去,到了2024年,拜登直到被助手提示(对方)是乔治·克鲁尼时才知道自己在和谁说话。

乔治.克鲁尼当时震惊至极!拜登总统竟然认不出他了,而他俩认识很多年了,私人关系也一直挺好。乔治.克鲁尼之前就曾对拜登的健康状况表示担忧——他俩会面的几个月前,一位白宫助理曾告诉他,他们正在努力让总统走路时迈大步——但显然,问题远不止步态问题。这次的情况要严重得多。

乔治.克鲁尼和朱莉娅·罗伯茨是去年那场筹款活动的主角,该筹款活动筹集了至少2800万美元。

然而,拜登在会上表现得“迟钝,近乎精神失常”,“明显大脑僵住,有明显的精神衰退迹象”。



在拜登、吉米·坎摩尔和巴拉克·奥巴马进行集体采访后,坎摩尔和奥巴马开始走下舞台,而拜登却因独自走到舞台边缘而成为头条新闻。



新书透露,在乔治.克鲁尼发表专栏文章之前,这位顶级演员收到了参议员乔·曼钦的消息,称民主党参议员们“正计划集体与拜登对峙,试图说服他下台”。

然而,2024年7月8日拜登却回应了一封措辞强硬的信。非但并没有力挽狂澜,反而让反对他的人越来越多,换人的呼声一浪更比一浪高。

其中就包括乔治.克鲁尼。

乔治.克鲁尼对拜登的表态感到厌恶,于是联系了奥巴马,但奥巴马建议他不要公开反对拜登,因为“这样做只会让拜登更加固执”。

不过,乔治.克鲁尼似乎是“奥巴马的话,随便听一听,自己做决定”……

于是,他还是写就了催促拜登下台的专栏文章。

写完这篇专栏文章后,乔治.克鲁尼把它寄给了媒体大亨、民主党巨额捐款人杰弗里·卡森伯格,后者曾参与拜登辩论的准备工作。

“你的流程并不正确,无法达到你想要的结果”,卡森伯格同样也这样“劝解”了乔治.克鲁尼。

不过,乔治.克鲁尼似乎是“卡森伯格的话,随便听一听,自己做决定”……

最终,《纽约时报》在2024年7月10日发表了乔治.克鲁尼的专栏文章,这时候的时间节点距离辩论结束还不到两周。而在此的11天后,拜登退出了总统竞选。

作为国际超级巨星,可见乔治.克鲁尼的话还是相当有分量的。当然,拜登的退出肯定不是全因为克鲁尼的文章,还有很多其他因素。我们下文会做一下分析。

除了认不出老友,这部新书中还透露,拜登甚至还记不起他主要助手的名字。

3

这些人到底有着怎样的利益链条?

这个最新的书以及相关的文章在过大中文媒体平台上也引起了不少讨论,让我们来看两句。



没错,网友的眼睛是雪亮的,一眼就看出了其中肯定有猫腻,也就是:有利益链条!

其实,从上面的蛛丝马迹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奥巴马和卡森伯格都努力劝阻乔治.克鲁尼发表文章。他们也没想到乔治.克鲁尼居然不听劝,心直口快地就实话实说,公之于众了。

我们反过来推理,会不会奥巴马和卡森伯格实际上也是有利益链条搭在拜登这边的。这才导致了他们以“聪明的”的方式力劝克鲁尼不要发表抨击拜登的文章。

这两个老油条恐怕以为克鲁尼会上当,听劝。可谁知道,克鲁尼也不是什么职场小白,而是国际顶流巨星,没点好脑子也上不去这个位置。



就在刚才,拜登在社交媒体上发出了确诊后的第一条信息:“癌症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和你们许多人一样,我与吉尔深知,正是那些被命运击碎的地方,让我们学会最顽强的生长。感谢你们用爱的目光与不懈的支持,托举我们继续前行。”

字数寥寥,却像深夜钟声,低沉而回荡。病榻之外,权力天平悄然倾斜,时间的沙漏正在不断漏下最后几粒沙,而我们都是见证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