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拉德和滕哈赫都可能二进宫!格拉斯哥流浪者和阿贾克斯有意重续前缘!
网络媒体消息,格拉斯哥流浪者和阿贾克斯,都将考虑请回原来的功勋主教练。
杰拉德目前也赋闲在家,滕哈赫则更比他急于复出执教。
格拉斯哥流浪者和阿贾克斯,都希望通过好马也吃回头草来找回昔日荣光,而这两个在英超失意的主教练,也需要重新找回状态。
杰拉德痛定思痛,必须通过改变自己才可以改变执教生涯的痛苦。
滕哈赫则不需要太复杂的转变过程,比较杰拉德的痛苦,滕哈赫更容易实现因材施教。
杰拉德的痛苦在于,他的球员时代太成功了,所以他想通过选择或者培养更像自己的球员来完成建设自己的球队。但这样的模仿是非常困难的,没有人能够顺利的模仿杰拉德的风格。
在球员时代并不算非常成功的那些主教练,反而更容易因材施教,不是很固执的要求球员去完成自己的要求,而是根据每一个球员已经具备的能力和特点去引导和训练他们,使他们逐渐完成自己能力深处的潜能激发,就算完成了这个球员的培育和使用。
滕哈赫的球员时代,也不如杰拉德一样成功吧。
能够遇到因材施教的老师,才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幸福。
语出自《论语·先进篇》。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
小时候读西游记故事,孙行者能够学到七十二变化,实在是悟性很高,能够让祖师夜班传道,遇到不可多得的徒弟,师傅也一发不可收拾的加班加点。孙行者出师的时候,师傅还嘱咐道:以后闯了祸时,不要说是我的徒弟。
看来师傅就是最了解徒弟的本性啊。
我们身边,有多少这样的师傅呢?又有多少这样的徒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