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你个不要脸的东西!伺候我妈十年,就为了这个?"李春兰尖声怒斥,手指几乎戳到李翠花脸上。

"我没有!春兰,你听我解释——"李翠花泪流满面,声音哽咽。

"还解释什么?全村人都知道了!"李春兰一把推开李翠花,"我妈临终前说的话,村里人都传遍了!你还装什么装?"

村口围观的人群窃窃私语。李大山想上前阻止,却被几个村民拦住。

"让她们说清楚!这事关系到你妈的遗产!"王婶大声说道。

李翠花颤抖着后退两步,仿佛被无形的巴掌扇中。十年的付出,竟在婆婆临终的那句话后,化为乌有。她绝望地看向四周,曾经熟悉的面孔如今布满敌意,无一例外。



01

十年前,李翠花嫁到青山村李家,成了李大山的媳妇。刚开始,日子过得还算顺心。婆婆王老太虽然性格固执,但对这个勤快的儿媳妇还算满意。

然而好景不长,婚后不到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脑溢血让王老太瘫痪在床。

那天,李翠花正在厨房做饭,听到堂屋传来重物倒地的声音。

她冲进去,看见婆婆倒在地上,嘴角歪斜,眼睛直愣愣地盯着天花板。

"妈!妈!您怎么了?"李翠花慌忙喊道,一边掏出手机给丈夫打电话。

送医院抢救后,医生宣布王老太左半身彻底瘫痪,生活无法自理。

"小两口还年轻,要不送敬老院吧。"村里人这样劝李大山。

李大山看向李翠花,眼中充满歉意:"翠花,你觉得呢?"

李翠花咬了咬嘴唇:"妈就一个儿子,送去敬老院像什么话?咱们自己照顾。"

从那天起,李翠花的生活彻底改变。喂饭、擦身、翻身、换尿布,这些从未接触过的事情,一夜之间变成了她的全部。

"翠花,水。"王老太经常半夜叫醒她。

李翠花总是立刻起身,揉着惺忪的睡眼端水。

有时候喂完水,王老太又说想上厕所。

李翠花二话不说,帮她挪到便盆上。

等一切处理完,天已微亮,她却再无睡意。

"你这样下去会累垮的。"李大山心疼地说。

李翠花摇摇头:"习惯就好。"

02

照顾瘫痪老人,远比想象中艰难。起初,王老太还很感激李翠花的付出,时常说几句感谢的话。

但随着时间推移,她似乎把李翠花的照顾视为理所当然,要求越来越多。

"这粥咸了!"王老太皱眉,把碗一推。

李翠花无声地端走碗,重新煮一碗。

"这水烫!想烫死我吗?"王老太脸色铁青。

李翠花又默默加凉水,手指被烫红也不提。

李大山看在眼里,有时忍不住埋怨母亲:"妈,翠花已经很尽力了,您就别挑剔了。"

"你懂什么!"王老太立即反击,"我这病人有那么多讲究,她嫌麻烦了,大不了送我去敬老院!"

李翠花连忙打圆场:"妈,没有的事,我不嫌麻烦。大山,你别惹妈生气。"

李大山叹气,不再言语。他知道,妻子在维护一种微妙的平衡——婆媳关系的平衡,家庭和睦的平衡。

李翠花并非没有委屈。

有时候,她把王老太伺候睡下后,会一个人躲在院子里流泪。

她想起自己年轻的梦想,想起远嫁前母亲的担忧,想起同村小姐妹如今的欢笑生活。

但天亮前,她总会擦干眼泪,重新挂上笑容。

"翠花,你这是何苦?"隔壁王婶曾这样问她。

李翠花只是笑笑:"这有什么苦的?都是一家人。"

村里人都说李翠花傻,可她心里明白,照顾老人不仅是责任,更是给孩子做榜样。

虽然她和李大山婚后一直没有孩子,但她始终期待着。

03

李大山是个老实人,在镇上的建筑工地打工。

每天天不亮出门,天黑才回。工资虽然不高,但勉强够家用。

"翠花,这是这个月的工资。"每到月底,李大山都会把钱交给妻子,"你别太省,该买啥买啥。"

李翠花数着钱,心里盘算着:婆婆的药钱,家里的日常开销,还有李大山的烟钱。

最后,她总会偷偷留一点,放进一个专门为婆婆准备的小罐子里。

"妈,这是您的养老钱。"李翠花每次都会告诉王老太,"您想买啥,就告诉我。"

王老太从不说谢谢,但眼角的皱纹会微微舒展。



与此同时,李大山的妹妹李春兰成了这个家的另一种存在。她嫁在镇上,丈夫是食品厂的小主管,家境比哥哥家好很多。

"妈,我买了营养品给您补身体。"李春兰每次回来都大包小包,看似孝顺。

但放下东西后,她很少主动照顾母亲,更不会帮李翠花分担家务。有时候,她甚至会故意挑剔李翠花的照顾方式。

"嫂子,我妈这尿布怎么又湿了?"李春兰皱眉,"是不是你没及时换?"

李翠花不辩解,只是默默去拿干净的尿布。

"哥,你也不管管,妈都这样了,怎么还受这份罪?"李春兰总是当着李翠花的面对哥哥说。

李大山叹气:"妹子,翠花已经很尽力了,你有空就多来帮帮忙。"

李春兰立刻摆手:"我要上班,哪有那么多时间?再说了,妈不是有儿媳妇照顾吗?"

这种对话每次都让李翠花心里难受。但她从不在婆婆面前诉苦,怕老人家夹在儿女中间为难。

04

照顾王老太的第四年,李翠花发现自己怀孕了。

"大山,我有了。"她悄悄告诉丈夫,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李大山惊喜万分,但随即又担忧起来:"翠花,你照顾我妈已经够辛苦了,现在又怀孕..."

李翠花笑道:"没事,我身体好着呢。再说有了孩子,妈也高兴啊。"

果然,当王老太得知这个消息后,难得地露出了笑容。她甚至主动提出让李大山请个保姆来帮忙。

"不用,妈。"李翠花拒绝了,"钱紧着呢,我自己能照顾好。"

李春兰得知嫂子怀孕的消息后,破天荒地回了几次家,帮忙照顾母亲。但没过多久,她就借口忙碌,又不见踪影了。

李翠花小心翼翼地度过了前三个月。她每天照常照顾婆婆,只是动作更加谨慎。然而,命运却给了她沉重一击。

那是个闷热的夏日,李翠花正帮王老太洗澡。突然间,一阵剧痛袭来,她感到一股温热的液体顺着大腿流下。

"妈,我可能要去一趟医院。"李翠花强忍疼痛,帮王老太穿好衣服。

王老太看着李翠花苍白的脸色,破天荒地主动说道:"快去,别管我。"

李翠花拖着沉重的步伐去了医院,结果却是流产。医生说,多年的辛劳和操劳,加上这次的体力活,导致胎儿保不住了。

"你要好好休息,至少一个月不能干重活。"医生叮嘱道。

李翠花点点头,心却在滴血。回到家,她强撑着帮王老太准备晚饭。

"医生怎么说?"王老太问道,声音里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没事,休息几天就好。"李翠花勉强笑道,不想老人担心。

当晚,李大山回来得知消息,心疼得抱住妻子痛哭。李翠花却只是轻轻拍着他的背:"别哭,还年轻,以后再要。"

从那以后,李翠花再也没有怀孕。村里人私下议论,说她命硬,克夫克子,不适合生养。这些话传到李翠花耳中,她只是苦笑。

05

时间一年年过去,李翠花和王老太的关系也在微妙变化。老太太不再像以前那样动不动发脾气,有时甚至会在李翠花帮她梳头时,轻轻握住她的手。

"翠花,这些年委屈你了。"一次,王老太突然说道。

李翠花愣了一下,随即笑道:"妈,说这些做什么,都是应该的。"

王老太摇摇头,眼中含泪:"我知道你跟大山没孩子,是因为照顾我太累。"

李翠花不知如何回应,只能握紧婆婆的手:"妈,别想那么多。我和大山好着呢。"

第七年的冬天,意外再次降临。李大山在工地上被钢筋砸中腿部,造成骨折。医生说,即使康复,也会留下终身残疾,无法再干重活。



"翠花,对不起。"躺在病床上,李大山满脸愧疚,"现在家里又多了我这个累赘。"

李翠花坐在床边,轻轻擦拭丈夫额头的汗水:"说什么傻话,你养家这么多年,也该休息了。"

但她心里明白,家庭的重担从此全压在她一个人身上了。

回到家,李翠花强打精神照顾婆婆。

"大山怎么样了?"王老太关切地问。

李翠花隐瞒了严重性:"没大碍,养几个月就能好。"

她不想老人担心,更不想让婆婆觉得自己是个负担。

为了维持家计,李翠花开始在村里帮人洗衣做饭,农忙时下地干活。

白天在外奔波,晚上回来照顾婆婆和丈夫。她的手上生了厚厚的茧,脸上的皱纹也多了起来。

李春兰听说哥哥出事,回来看了一次,带了些水果和营养品,但很快又匆匆离去。

临走前,她对李翠花说:"嫂子,要不把我妈送敬老院吧?你一个人忙不过来。"

李翠花摇头:"都照顾这么多年了,怎么能在妈最需要人的时候送她走?"

06

第九年,村里人发现李翠花的头发开始花白。她才三十出头,看上去却像四十多岁的人。

"翠花,你这身子骨撑得住吗?"王婶担忧地问。

李翠花笑道:"没事,我身体好着呢。"

村里人都说李翠花是个傻子,为了一个不是亲妈的老人,把自己的青春和健康都搭进去了。

但李翠花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她只知道,照顾老人是她作为儿媳的责任。

"妈不容易,大半辈子操劳,现在老了病了,不就指望儿子媳妇吗?"李翠花常这样对人说。

王老太的病情时好时坏。

有时候,她能坐起来,由李翠花推着轮椅在院子里晒太阳;有时候,她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只能躺在床上,靠李翠花一勺一勺喂水。

一次,王老太突然拉住李翠花的手:"翠花,我活不了多久了。"

李翠花吓一跳:"妈,您别瞎说。"

王老太摇摇头:"我心里有数。答应我,等我走了,你要好好照顾自己和大山。别为我操心了。"

李翠花眼睛湿润:"妈,您别说这丧气话。有我和大山呢,您肯定长命百岁。"

王老太微微一笑,不再多言。但从那以后,她经常默默注视着李翠花忙碌的背影,眼神复杂。

07

第十年初,李春兰突然频繁回家。她不仅带来各种补品,还主动提出帮忙照顾母亲。这反常的举动让李翠花有些疑惑。

"春兰,你最近怎么有这么多时间?"李翠花小心翼翼地问。

李春兰笑道:"我请了长假,想多陪陪妈。"

李翠花点点头,没再多问。但她注意到,李春兰经常在母亲耳边低语,内容却不让她听到。



一天,李翠花无意中听到李春兰对母亲说:"妈,您得把心里话说清楚啊。家里那点积蓄,您想给谁,得立个字据。"

王老太似乎不耐烦:"我活着呢,说这些做什么?"

李春兰压低声音:"妈,您别糊涂。您这些年的养老金,还有爸留下的那块地,总得有个说法。"

李翠花听了,心里一阵难受。她从没想过婆婆的财产问题,只想着把老人照顾好。但李春兰的话,却让她觉得自己被当成了觊觎家产的外人。

村里也开始有传言,说李翠花伺候老太太十年,就是为了图她的财产。这些话传到李翠花耳中,她既难过又无奈。

"大山,村里人怎么这么说我?"一天晚上,李翠花忍不住向丈夫倾诉。

李大山叹气:"别理他们,咱们问心无愧就行。"

李翠花抹了抹眼泪:"可我真的没想过妈的钱..."

李大山握住妻子的手:"我知道。你这么多年的付出,我都看在眼里。"

08

夏末的一天,王老太的病情突然恶化。医生说,可能撑不过这个秋天了。

消息传开,亲戚们纷纷前来探望。李春兰更是寸步不离母亲的床前,表现得异常孝顺。

"妈,您有什么心愿,尽管说。"李春兰握着母亲的手,声音哽咽。

王老太微微摇头:"没啥心愿,就是想你哥和翠花好好的。"

李春兰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但很快又恢复悲伤的表情:"妈,您放心,我会照顾好哥和嫂子的。"

李翠花每天忙前忙后,准备各种汤药,希望能延长婆婆的生命。村里人都说,她是真心实意地对老人好,不像某些人,平时不见人影,临终前才装孝顺。

这话显然刺痛了李春兰。一天,她把李翠花堵在厨房,低声威胁:"嫂子,别以为你照顾我妈几年,就能得到什么。我妈的东西,应该由我来继承。"

李翠花震惊地看着小姑子:"春兰,你在说什么?我从没想过要妈的钱!"

李春兰冷笑:"谁知道呢?十年了,你不可能没有私心。"

李翠花心如刀绞,但她没有辩解,只是默默转身继续熬药。她不想在婆婆弥留之际制造家庭矛盾。

九月的一个夜晚,王老太的呼吸变得急促。李翠花和李春兰都守在床前。李大山因为腿脚不便,只能坐在一旁,焦急地看着母亲。

"翠花..."王老太突然微弱地叫道。

李翠花立刻俯身靠近:"妈,我在呢。"

王老太示意李翠花再靠近些,似乎有话要说。李翠花将耳朵贴近老人的嘴边。

"妈,您说,我听着呢。"李翠花轻声道。

王老太断断续续地说了几句话,声音极低,只有李翠花能听清。

李春兰见状,急忙凑过来,但已经晚了。

王老太的手紧紧抓住李翠花的衣袖,说完最后一句话后,永远闭上了眼睛。

李翠花的脸色变了,先是震惊,继而是复杂的悲伤。她跪在床前,无声地流泪。

"我妈跟你说什么了?"李春兰急切地问,眼中闪烁着警惕的光芒。

李翠花摇摇头,擦干眼泪:"妈让我好好照顾大山,别让他担心。"

李春兰明显不信,追问道:"就这些?我妈肯定还说了别的!"

李翠花没有回答,只是起身去准备后事需要的物品。李春兰的脸色变得铁青,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可怕的事情...



葬礼过后的第三天早晨,李春兰突然带着丈夫冲进李家院子,脸色阴沉。

"嫂子,把我妈的存折交出来!"她劈头盖脸地质问李翠花。

正在晾衣服的李翠花一愣:"什么存折?"

"别装了!"李春兰尖叫道,"我妈临终前告诉你存折藏在哪里了,对不对?"

李翠花摇头:"春兰,你误会了..."

"你个贪心鬼!"李春兰激动地打断她,"伺候我妈十年,就是为了她的钱!全村人都知道我妈有笔养老金,这些年攒了不少!我知道她临终前把存折下落告诉你了!"

李大山闻声从屋里出来:"妹子,你胡说什么?"

李春兰转向哥哥:"哥,你被她蒙蔽了!我妈临终前肯定告诉她钱藏在哪里了!你没看到她当时脸色都变了吗?"

这时,路过的王婶停下脚步,竖起耳朵听争吵。李翠花的脸色变得苍白,眼中闪过一丝慌乱。她张口想解释,却被李春兰再次打断。

"我不信!你肯定知道存折在哪!"李春兰咬牙切齿,突然提高音量,"我妈临终前告诉你的话,肯定和钱有关!否则你现在就告诉我,她到底说了什么!"

李翠花僵在原地,嘴唇颤抖。她犹豫片刻,摇了摇头:"我不能说..."

"看吧!她果然有鬼!"李春兰得意洋洋地转向观望的村民们,"我妈临终前的话她不敢说,肯定是告诉她钱藏在哪里了!这个白眼狼,伺候我妈十年就为了这个!"

村里人开始窃窃私语,用异样的眼光看向李翠花。李大山想帮妻子辩解,却被李春兰的丈夫拦住。

"大嫂,做人要有良心啊。"李春兰的丈夫阴阳怪气地说,"老人家的遗言,您得说清楚啊。"

李翠花如坠冰窟,眼泪无声滑落。王老太临终前的话在她耳边回响,那句话...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