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南山国家公园是我国首批十个国家公园之一,占地面积广阔,横跨2个市、4个县、20个乡镇,涵盖10个国有林场、1个国有牧场和126个行政村。这片区域生态环境优越,为众多野生动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使其成为湖南省乃至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目前,公园内已记录到野生脊椎动物307种,其中包括林麝、云豹、白颈长尾雉等国家重点保护物种。



近日,公园管理局工作人员在整理红外相机数据时,发现一处林中空地上出现了一只特殊动物。这只动物体型似小狗,却长着猪鼻子,经鉴定为猪獾。

猪獾是我国"三有"保护动物,在亚洲东南部广泛分布。但这次发现的个体与众不同——其毛发呈白色,而非常见的黑褐色,推测可能是基因突变导致的白化现象。

猪獾属于鼬科,是该科体型较大的物种。成年个体体重7-15公斤,体长65-104厘米,具有粗壮的体型和发达的四肢。其显著特征是猪鼻状的吻部,配合强健的前爪,使其具备出色的挖掘能力。

这种动物食性广泛,以无脊椎动物、植物根茎、种子等为食,会根据季节调整食物结构。它们适应性强,能栖息于森林、灌丛、丘陵等多种生境。



野猪是典型的群居动物,它们常在集体觅食时进行社交活动。与之相比,外形相似的猪獾却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它们是典型的独居"宅"型动物。

猪獾主要栖息在自掘的简易洞穴中,活动范围通常不超过巢穴周围几十米,极少涉足两公里以外的区域。这种狭窄的活动范围得以维持,得益于它们出色的觅食能力,能在有限区域内获取充足食物。



虽然猪獾外表憨厚,但其性情与温顺毫不沾边。作为鼬科动物的一员,它们与蜜獾、黄喉貂等近亲一样,具有凶猛好斗的特性。当感知到威胁时,猪獾会立即进入防御状态:

先是压低前身发出类似猪叫的怒吼,若威慑无效,便会直立后腿,挥舞前爪,露出尖牙。多数野生动物见此情景都会选择退避,但若遭遇不退让的对手,猪獾也会毫不犹豫地发起攻击。



在我国,猪獾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以南地区,东西部均有分布,种群数量相对稳定。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改善,目击记录有所增加。作为需要冬眠的动物,猪獾依靠其强健的前爪能挖掘出2-3米深的洞穴,最深可达7-8米,为其提供了安全的越冬场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