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不久前,七都二桥的建设进展,引起不少市民的关注。所幸的是,七都二桥工程还在继续推进中。
七都二桥
很多市民都把七都当成后花园,在周末、节假日前去休闲、度假,以在离城市很近的地方,寻找能逃离城市喧嚣的片刻宁静。
其中,樟里是一个重要目的地。它位于七都岛西岸,七都大桥与七都二桥之间。
樟里
樟里仍保留着原有农村风貌,沿着樟里河,两岸保留了原有农房、庭院,背后还有稻田。
很多人似乎找到了理想生活,在这里租一套农房,按自己的意愿布置,用于居住。或者,在这里开展自己兴趣、爱好、事业,成为一名主理人。
在这里,漫画、摄影、瓷器、扎染、花卉、咖啡、西餐、民宿……云集了各类美食、文化、艺术等,营造着一种美好生活。
樟里布置得较好的庭院
前些年,在“大拆大整”中,樟里周边的板桥、老涂等老旧村都已被拆除,上沙也有拆迁的计划。只有它们之间的樟里未被拆除,也暂无拆迁计划。
或许正是因这一份难得的美好,让樟里暂时避开了那一轮拆迁,得以保留。
02
在城市化进程下,过去10余年,七都岛启动了大开发、大建设。当周边一圈都进行了大开发、大建设,得以保留的樟里,在其美好的背后,也存在一些隐忧。
樟里 樟里
首先,樟里地势低于周边。
七都岛本身地势低,遇到台风等天气曾全岛淹没。鉴于此,后来七都岛在开发、建设时,都对地势进行了抬高,并加强排水管道建设。
当周边一圈抬高地势开发、建设,樟里就成了岛上的低洼地带。甚至有些老房子,2楼窗户与周边路面齐平。
地势低的樟里
无论从七都大道看,还是从沿江防洪堤看,樟里都是下陷的。未来待七都二桥及飞虹街建成,预计也如此。
樟里老房子与新建道路的地势差
其次,樟里硬件设施老化。
这些农房大多已有数十年历史,建设标准低,建筑质量参差不齐。
还有防渗、排污等一系列老房子常见的问题,在樟里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
即便当前没问题,今后迟早暴露。
樟里老旧的房子
樟里缺乏大型活动空间,一旦举办活动就非常拥挤,影响活动效果。
这里还缺乏大型停车场,且道路狭小,每到周末、节假日,都会面临停车难。
有限的停车场与高峰时的车辆
人车不分流,也存在安全隐患。无论是对游客、消费者,还是对当地居民,都如此,尤其是儿童。
狭小的道路人车混行
再者,樟里阻断了七都岛的道路网。
因樟里未拆除,汇侨街止于七都大道,无法继续向南延伸。
从滨江CBD方向经七都大桥下岛的车辆,若前往西岛头的温州中心、鹿泰总部科创园及上沙,均需在汇侨街口调头,高峰时形成拥堵。
无法延伸的汇侨街
建设中的环岛路(南段)、板桥路、七彩路等,也都止步于七都二桥及飞虹街,无法继续向北延伸。
止步于樟里的在建道路
缺乏城市应有的基础设施,樟里在七都岛显得愈发孤立,与岛上其他区域有些脱节。尤其是到了晚上,漆黑一片。
而保留村庄现状,也并非每一处都能改得很美好,还是有很多地方很随意。
比如,任意堆放的杂物、空中密集的电线、路边晾晒的衣物等。
樟里比较随意的一面
七都岛的居民,一直面临配套缺失、生活不便问题,但樟里的商业却无法成为七都岛的生活配套。两者在同一个地方,却似乎没什么关联。
樟里
可见,樟里的美好,并未给七都岛的住宅销售、人口导入、价值提升,起到明显的作用,也制约着樟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03
从七都岛的相关规划看,樟里以商业、商务、康体娱乐、居住、公园绿地等用地为主,并通过道路网完全融入七都岛已开发区域。
也就是说,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樟里不可能长期维持现有老旧面貌,改造只是时间问题,且难以在原有建筑上进行改造,需推倒重来。
七都岛用地规划(红圈处为樟里)。来源: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而当前七都岛其他已开发区域,因建设了太多高层建筑,破坏了岛上原有风貌,一直令人诟病。直到近两年,才回归低密度开发。
那么,倘若将来樟里要启动改造,必须坚持低密度,拒绝高层建筑。整体的江南水乡风貌,以及一些有特色的建筑,还应尽量按原貌重建。
樟里现状及周边高层建筑
樟里的建筑大多没什么历史文化价值,但主理人们的内容非常有价值。因此,重建建筑的“皮”并不难,真正难的是如何保留樟里的“魂”。
若推倒重来,樟里现有主理人的一切心血,都可能被推倒。哪怕给予新的建筑来安置这些商户,是否可能面临租金上涨、成本提高?
若这些商家被打散、外迁,哪怕有更好的硬件设施,樟里也将不再是樟里。
而这样的失败案例,在朔门街、山根音乐艺术小村等,曾屡屡上演。
樟里
可见,未来樟里的改造,并非简单的拆除重建,而是一项庞大、复杂、精细的工作,难度远远大于其他城市更新项目。
04
未来的樟里,应该怎样推进改造?
樟里
这里不能先拆迁、后安置,而是应该先利用周边空地进行建设新的风貌街区,建设完成后实现就近、整体搬迁商户,最后才拆除老旧农房,进行下一轮开发。
需要安置的,不仅仅是原住民,还有租户,以及他们的心血。
而安置原住民,不能再像周边几个村一样建设安置房了,尽可能通过房票安置,去化当前七都岛上庞大的住宅库存。
樟里村庄与背后的高层住宅
新樟里的建设,以及后续运营,还需引进有实力、有资源、有经验的开发商,为其制定一套可持续发展的方案。
出于开发商利润,预计少不了新中式的低密度住宅,同时还可设置一些带庭院的商墅,延续樟里商住一体的风格。
这里还可以设置一座高端度假酒店,弥补温州这类酒店的空缺。
农田亦可保留一部分,或以大草坪取代,总之要留下一片开阔的生态空间,而非被密密麻麻的建筑塞满。
还有更多关于七都岛的历史文化、传统民俗、社会活动等,都应在新樟里设置足够的场地,予以容纳、传承。
樟里改造过的老房子
七都岛是一座有独特文化、特色、风情的江中岛,而此前的城市建设,尤其是那些高层住宅,破坏了七都岛原有风貌。樟里,一定要保留这些文化,展现特色,延续风情。
鉴于当前樟里的现状、七都岛上的住宅库存、经济形势等因素,樟里的改造不宜操之过急。
但是,有必要对樟里提前展开调查、摸底,并进行长远谋划,在合适的时机启动,营造樟里及七都岛更美好的未来。
山根音乐小村的坎坷经历,可以作为一个参考,从中汲取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现代与田园交织的七都岛
如果樟里能改造得好,名气甚至可以走出温州,像成都麓湖、杭州良渚那样成为生活典范。
当七都岛其他地方的改造有些迷失,樟里尚且作为一片净土,更应精心打造,让七都展现更好的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