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中央苏区物资奇缺,国民党还搞经济封锁,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艰难。
可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中共硬是养活了十万红军,没饿死,没散伙,还能打仗。
这,全靠一个人和一个公司。
苏区有多穷?穷到啥地步了?
中央苏区主要在江西赣南、福建西部一带,山多地少,农业底子薄。别看现在赣南脐橙满地跑,那时候种粮食都费劲,收成也就刚够糊口。
加上国民党围剿,封锁线一拉,外面的东西进不来,里面的东西出不去,经济基本瘫了。粮食、布匹、盐巴这些基本生活物资都缺得要命,红军还得吃饭打仗,压力大得没法说。
苏区刚成立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931年在瑞金挂牌,国家银行弄起来一看,账面上几乎是零。
没工业,没税收,红军十万人,光吃饭就得多少粮食?更别提衣服、鞋子、武器弹药了。
那时候战士们穿的衣服破得补丁摞补丁,鞋子都没几双,枪支弹药全靠战场上缴获。这种日子,换谁都觉得过不下去。
可事实是,红军不仅活下来了,还越打越有劲。这背后,毛泽民和中华钨矿公司起了大作用。
毛泽民是谁?为啥是他扛这活?
毛泽民,1896年生,湖南韶山人,毛主席的二弟。别看他是毛主席的弟弟,他可不是靠关系上位的那种人。
小时候家里不富裕,他跟着爹妈干农活,管账本,练出一手算账的本事。后来父母去世,他扛起家里的担子,管田管地,脑子活得很。
1921年,毛主席回韶山讲共产主义,他听完就跟上了,从此走上革命路。
1922年,他到长沙帮毛主席管学校后勤,干得有条有理。后来又去工厂、矿山、报社干活,摸清了工人生活和行业门道。
到了1927年,国共分裂,他被派到赣南苏区管经济。
苏区成立国家银行,他当行长。这时候他才35岁,已经是个能扛事的人了。
他懂钱,会管账,还不怕苦。苏区那时候缺钱缺得要命,他得想办法弄钱,还得保证钱用得准。他没啥高学历,但实战经验多,能把死棋下活。更重要的是,他信革命,愿意豁出去干。
苏区的“摇钱树”
钨是一种金属,硬得很,用来造枪炮、机器零件,工业上少不了。20世纪30年代,国际市场对钨的需求很大,尤其是欧美国家,造武器、搞工业,都得用这东西。
中国是钨矿大国,储量占世界一半以上,而赣南就是钨矿最集中的地方。苏区虽然穷,但地下埋着这个宝贝。
国民党封锁,苏区物资出不去,但钨砂不一样。
这东西值钱,需求大,能偷偷运出去换外汇。当时国际市场上,钨砂一吨能卖几十块银元,换成粮食、布匹、药品,能顶一大堆用。
毛泽民看准了这点,把钨矿当成突破口。
怎么把钨矿搞起来的?
1932年,毛泽民接手中华钨矿公司,当了总经理。他一上手,面对的是个烂摊子。赣南钨矿区,比如铁山垅,国民党撤走后土匪横行,设备砸了,矿工跑了,生产全停。
他先带红军清土匪,半个月就把秩序弄回来了。然后他查设备,发现老旧得不行,效率低得要命。他就组织人修机器,分片管矿坑,定人维护设备,产量慢慢上来了。
公司刚投产,钨砂产量280吨。到1934年,猛增到3925吨。三年总共挖了7830吨,赚了大概38000银元。
这笔钱在当时不是小数目,占苏区财政收入的七成,成了红军命脉。钱到手,毛泽民算得清楚,红军得吃饭,得打仗,百姓也得活。
先拿一部分买粮食,运到部队,保证战士不饿肚子。再拿一部分投军工厂,造步枪、子弹,解决武器问题。
还拨了点钱修水利,帮农民多打粮食,支援革命。矿区工人也没亏待,给他们搭宿舍,请医生看病,留住人手,产量才能稳住。
这钱用得讲究,每一分都掐着算。国民党老来捣乱,他还得带人守矿区。有次土匪夜里偷袭,他组织工人和红军用矿石堆工事,把敌人打跑了。矿区稳住,钱不断,红军才有底气撑下去。
钨矿三年赚的钱占苏区财政七成,没这七成,红军吃饭穿衣都成问题,更别说长征了。
长征路上,他还管钱粮调度,带着账本走,晚上点灯核账,保证后勤不断。这不是一个人扛,是他和钨矿公司救了十万人的命。
1934年,国民党第五次围剿,苏区守不住,红军长征,钨矿公司停了。毛泽民跟着走,管后勤,扛着账本翻山越岭,硬是没让队伍断粮。
1937年,他去新疆帮盛世才管财政,修水利、建工厂,干得不错。可1942年,盛世才翻脸投国民党,把他抓了。1943年,他被秘密杀害,死时47岁。
钨矿公司那几年,撑起了苏区,也撑起了红军。他的本事和牺牲,历史记得清清楚楚。
参考资料
两封家书见证毛泽民的革命成长路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