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凯旋 北京报道
楼市“小阳春”行情没能持续。5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今年4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4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持平或略降,同比降幅则是继续收窄。
业内认为,当前,房价出现了调整期,开发投资数据尚无明显改善,市场信心和交易动能均待提高。消息面上,近期“现房销售”模式备受关注,但其究竟是否适合立刻大范围执行则被广泛讨论。
房价出现调整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上涨0.1%转为持平。其中,北京和上海分别上涨0.1%和0.5%,广州和深圳则是分别下降0.2%和0.1%。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持平,与上月相同,三线城市则是环比下降0.2%,降幅与上月相同。
二手住宅价格下降更加明显。4月份,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上涨0.2%转为下降0.2%。其中,上海上涨0.1%,广州持平,北京和深圳则是分别下降0.6%和0.3%。二、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均下降0.4%,降幅比上月分别扩大0.2和0.1个百分点。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4月份,一线城市内部出现分化,上海新房市场在高端改善项目带动下呈现热度持续上涨的态势,传递出市场对未来积极预期。
不过,各线城市今年与去年的“房价差”还在缩小。据国家统计局数据,4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2.1%,降幅比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其中,上海上涨5.9%,北京、广州和深圳则是分别下降5.0%、6.3%和3.0%。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3.9%和5.4%,降幅分别收窄0.5和0.3个百分点。
4月份,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3.2%,降幅比上月收窄0.9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1.0%、0.6%、7.4%和3.7%。二、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6.5%和7.4%,降幅分别收窄0.5和0.4个百分点。
“4月份,房地产市场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无论是供应端还是需求端,都表现出一定的调整态势,市场信心和交易动能有待进一步提升,后续需要关注政策层面的调整以及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以判断市场能否出现明显的回暖迹象。”张波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开发投资跌幅扩大
前4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再度扩大,为27730亿元,同比下降10.3%。其中,住宅投资为21179亿元,下降9.6%。
房屋开竣工及施工数据尚未出现回暖苗头。数据显示,前4月,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为620315万平米,同比下降9.7%。其中,住宅施工面积为431937万平米,下降10.1%。房屋新开工面积为17836万平米,下降23.8%;房屋竣工面积为15648万平米,下降16.9%。
提及竣工,不得不说近期热议的“现房销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从现房销售模式来看,总的方向是明确的,即可以推进改革,但要遵循市场规律和房企诉求,同时要以试点来推进改革,而非全面铺开。
值得关注的是,此前连续9个统计期降幅均收窄的销售数据出现变化。前4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为28262万平米,同比下降2.8%,降幅比1—3月份收窄0.2个百分点。不过,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额为27035亿元,同比下降3.2%,降幅比1—3月份扩大1.1个百分点。截至4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为78142万平米,比3月末减少522万平米。
与此同时,企业到位资金降幅也有所扩大。前4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为32596亿元,同比下降4.1%,降幅比1—3月份扩大0.4个百分点。国房景气指数也出现回调,4月份为93.86。
分化格局或将持续
国家统计局方面表示,在各项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政策作用下,今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继续朝着止跌回稳的方向迈进,部分一二线城市交易有所恢复,房价运行总体稳定。
“但也要看到,当前房地产市场总体仍在调整转型过程中,刚性和改善性需求仍待释放,部分地区房地产去化压力依然较大,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仍需继续努力。”国家统计局方面表示。
在严跃进看来,二季度要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向好态势,关键是要挖掘购房需求、激活购房潜力,持续促进市场交易指标向好发展。各地需要加快摸盘需求,尤其是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等工作,进一步促进有效需求的释放。
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则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5月上半月,北京、上海、深圳以及杭州、南京等核心城市新房网签面积同比保持增长,5月份在优质供给支撑下,核心城市新房销售预计仍将修复,但整体市场恢复仍面临一定压力,城市分化格局或将延续。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