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徐州市云龙万达广场的献血屋,献血志愿者孔令喜手拿“将爱心传递,为生命加油”的宣传牌,捐献了两个治疗量血小板,当天是他的60岁生日,也是他最后一次无偿献血了。

孔令喜自1990年5月17日第一次无偿献血,至今已整整35年,献血总量达260000毫升,相当于一个成人人体血液总量的50多倍。如果按救助一个病人平均需要800毫升血液计算,他所献的血能救活300多个病人。孔令喜说,虽然自己献血“退役”了,但他将继续投身献血志愿服务事业,奉献无止境。


坚持无偿献血35年

孔令喜是徐州市心连心志愿公益服务中心负责人、徐州市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队长。他出生在徐州一个普通家庭,12岁那年,父亲因病不幸去世,母亲带着兄妹四人生活,本来就很拮据的日子更加困难了,邻里亲友经常给予照顾和资助。更为不幸的是,两年以后,母亲由于操劳过度又患上血源性疾病。也正是母亲患病后,他才深深懂得血液对生命的重要性。

孔令喜非常感激那些素不相识的献血者,是他们一袋袋鲜红的血液,让母亲的生命得到了延续。为此,孔令喜总想找一个机会回报在困难中关爱帮助过他家的人,回报那些素不相识的献血者。

1990年,徐州大力宣传无偿献血,孔令喜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他鼓起勇气第一次走上献血台,从此,他一次又一次伸出臂膀,积极参加这项“爱心事业”。

他把无偿献血变成自觉行动,每次别人献200毫升,他要献400毫升。2001年,孔令喜开始捐献血小板,基本上都是一个月两次预约捐献,每次都是两个治疗量。另外,他的很多生日都选择无偿献血来庆生。

孔令喜的人生格言是:爱,随着血液在延伸,献血献爱心,爱心共永存。在他的影响下,同事、邻居、亲友纷纷加入无偿献血的行列,弟弟已经无偿献血150次,妹妹无偿献血60次,兄妹三人被称为“孔氏献血三兄妹”,记载到中国无偿献血文献大典里。孔令喜荣获全国无偿献血“金杯奖”“全国志愿服务终身奖”“中国好人”“徐州市道德模范”等称号。


成立组织帮助别人

孔令喜不仅无偿献血,他还捐资助学、济困扶残。从20世纪90年代的一个夏天开始,孔令喜就决心去帮助困境中的人。截至目前,孔令喜个人已资助30多名家境困难的学生。

孔令喜帮助别人慷慨无私,对自己却非常苛刻,吃穿用能省则省。作为一名收入微薄的普通工人,35年来,他摆过地摊卖过小杂物,每个月的薪金除维持基本生活外,全部用来帮助他人及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他不光自己捐款捐物,还利用影响力动员社会各界人士为慈善公益事业捐款捐物,总数达300余万元。

孔令喜组织的心连心志愿者团队,至今已有千余名志愿者。他带领的志愿者团队集体签署了捐献器官遗体并加入中华造血干细胞骨髓库。

35年来,孔令喜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坚守着心灵深处对公益的热爱。他用实际行动展示了一名志愿者的时代风采。“虽然无偿献血退役了,但奉献是无止境的,我会继续为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器官等进行宣传,这是我一辈子的公益事业。”孔令喜说。

通讯员 孙新莲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张晓培

(通讯员供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