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菲律宾的中期选举初步结果出炉,马科斯阵营并没有获得足以弹劾莎拉的参议院席位。
这让他接下来的日子有点难了。
莎拉·杜特尔特基本保住了副总统的位置,避免直接被弹劾。
至于杜特尔特,想从海牙归来,短时间还是不可能的。
参议院选举
这次选举的焦点,并不止于参议员席次的分配,而是围绕副总统莎拉是否能在即将到来的弹劾审议中保住职位。
根据菲律宾法律,弹劾副总统需要参议院三分之二的议员支持,即至少16张赞成票。
因此,12席改选的参议员就成了决定性力量。
原本,马科斯阵营信心十足,试图借由此次选举重构参议院格局,为弹劾扫清障碍。
然而现实却狠狠打了他的脸。
最终结果显示,马科斯派系仅拿下5席,杜特尔特一方同样获得5席,剩下的2席则被反对派候选人夺得。
综合新老参议员的立场来看,支持莎拉的议员至少达到10人,弹劾案推进无望。
这一结果不仅打乱了马科斯的战略部署,更令其陷入“跛脚总统”的尴尬局面。
在菲律宾,总统推动法案需经参众两院通过,而在当前格局下,马科斯在参议院的影响力大打折扣。
他原本试图通过赢得议会控制权实现对杜特尔特家族的“清洗”,如今反被反噬,连总统府都不得不紧急澄清“马科斯没有参与弹劾莎拉”的传闻,试图与此前的政治操盘划清界限。
显然,这是一种退让和自保。
更加令马科斯难堪的是,其阵营内部出现了背叛者。
他的姐姐伊梅·马科斯,以及拥有庞大地方基础的卡米拉·维拉尔,选前被莎拉高调宣布加入杜特尔特家族主导的菲律宾民主党,选举期间更是得到莎拉的亲自站台背书,最终双双高票当选。
杜特尔特家族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阵营扩张,也进一步削弱了马科斯的政治根基。
而原本亲马科斯的部分明星候选人——那些靠自己名气当选而非马科斯扶持的资深政客和公众人物,在当选后极可能成为政治风向的变数,谁出价高、谁更有未来,才是他们考虑的真正方向。
在这种情况下,莎拉的地位反而更加巩固。
她不仅成功度过弹劾危机,还一跃成为2028年总统大选的热门人选。
从近期民调数据来看,莎拉支持率已突破60%,远远甩开马科斯仅有的20%出头的支持度。这种“强者恒强”的趋势,正在促使菲律宾各政治家族重新下注。
三年后,莎拉若成功当选总统,几乎已成共识。而马科斯,届时不仅将彻底失去权力平台,更可能面临司法清算。
地方选举获胜
这次中期选举中,杜特尔特家族展示了极强的韧性和政治操盘能力。
老杜本人虽身陷海牙,但在达沃市市长选举中却以压倒性优势连任,得票数是第二名的8倍。
其小儿子顺利当选副市长,长子当选国会议员,“杜家天下”在地方层面实现无缝对接。
这不仅是对马科斯打压的一次有力回应,更是向全国宣示,杜特尔特家族依旧是菲律宾政坛举足轻重的力量。
而杜特尔特家族的这场“复仇之战”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巧妙运用了“悲情牌”与民意结合的策略。
面对马科斯在背后推动的弹劾、拘捕和“政治打压”,杜特尔特阵营成功塑造出“为国家遭迫害”的形象,激起民众同情心。
这种情绪在选票上得到了最直接的体现,也使得莎拉化险为夷。
更微妙的是,这一结果还可能牵动菲律宾的外交风向。
杜特尔特家族在其执政期间一贯主张对华务实合作,这与马科斯政府上台以来“一边倒”亲美的立场形成鲜明对比。
如今马科斯在国会受阻、支持率暴跌,若继续强硬亲美、排斥对华接触,将进一步削弱其执政合法性。
未来三年内,为保住执政成果与政治生命,马科斯或将不得不在外交层面做出战略调整,尤其在南海问题上更趋务实。
这也正是外界所预测的“中菲关系可能迎来转机”的关键逻辑所在。
与此同时,马科斯所背负的政治风险并未结束。有媒体爆出,他在选举期间挪用政府救济金大规模贿赂选民,试图操控选情。
这一指控虽然尚未坐实,但若今后有政敌以此为由推动调查或发起针对马科斯本人的弹劾,将进一步加速其“跛脚化”。
而他自己也清楚,一旦卸任总统,没有豁免权保护的他,很可能步其父亲老马科斯当年流亡海外的后尘。
可以说,这场中期选举不仅决定了莎拉的命运,也为2028年的总统之争埋下伏笔。
莎拉挺过弹劾,将成为全国最具实力的政治人物之一;
马科斯提前“失控”,则意味着菲律宾未来三年的政治格局将趋于复杂与不稳定。
在这种权力此消彼长的背景下,菲律宾或许正站在一场更大政治变局的起点,而全球也正静观这个南海国家的下一步棋如何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