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哐当——"一声清脆的碎裂声在展厅内炸开,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这...这是什么?"李阿姨看着地上的碎片,整个人愣在原地。

"天啊!这可是清代珐琅彩瓷瓶,市场估价七万元!"

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快步走来,脸色铁青。

"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李阿姨慌乱地解释着,手微微发抖。

谁能想到,这位朴素的大妈在听到七万元赔偿金额后,竟然二话不说地掏出手机完成了转账,脸上还带着淡淡的微笑。

当她转身离去时,一个年轻员工突然盯着地上的碎片,脸色大变:"不对,快追!"



江南小城春节刚过,天气依然带着点寒意。李桂芳,一位退休教师,今年58岁,在小区里人缘极好,大家都亲切地叫她李阿姨。

丈夫早逝,她独自将女儿抚养成人,如今女儿在大城市工作,很少回家。

这个周六早晨,李阿姨早早起床,精心挑选了一套淡紫色的毛衣配深色长裤,又戴上那副老花镜,对着镜子整理了一下短发。

"小芳啊,妈今天去看那个陶瓷展览,你新房不是缺件装饰品吗?我看看有没有合适的。"

李阿姨对着手机说道。

电话那头,李小芳的声音充满歉意:"妈,您别破费了,我们公司最近忙,可能这个月都回不去。"

"我知道你忙,妈就是想给你挑个礼物。"

李阿姨笑着说,"你安心工作,别担心我。"

挂断电话,李阿姨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客厅墙上挂着女儿的毕业照,那是五年前的事了,如今女儿的来电越来越少,回家的次数也一年不过两三次。

李阿姨叹了口气,走到厨房给自己泡了杯茶。老旧的公寓虽小,却收拾得一尘不染。

墙角的书架上整齐摆放着各类书籍,其中不少是关于古玩收藏和文物鉴赏的专业书籍——这是她退休前的工作领域。

"这些年轻人,总是忙忙碌碌的。"

李阿姨自言自语道,手指轻轻抚过茶杯边缘,"也不知道小芳到底忙些什么,连个电话都没时间打。"

她起身走到阳台,望着楼下的小区花园。几位老人正在晨练,有说有笑。

李阿姨本可以加入她们,度过平静的一天,但那张报纸上的广告——"千年瓷韵:稀世珍品展"——吸引了她的注意。

"今天就当给自己放个假,去看看也好。"

李阿姨心想,却不知这个普通的决定会让她卷入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

她换好外出的鞋子,拿起挎包,最后看了一眼镜子里的自己——一位普通的中年妇女,虽已有些皱纹,但眼神依然清亮有神。那是常年从事专业工作的人才有的专注目光。

走出社区,李阿姨拦了一辆出租车。

"师傅,去华宁广场。"她说道。

"华宁啊,是不是去看那个古董展?"司机师傅健谈地问。

李阿姨点点头:"是啊,听说很不错。"

"我这两天拉了好几拨人去那儿,都挺有钱的样子。"

司机说着,瞟了一眼后视镜,"您也是懂行的?"

"就是退休了,找点乐子。"李阿姨谦虚地说。

司机笑道:"您别谦虚了,看您这气质,就不是普通人。我猜您以前肯定是做文化工作的吧?"

李阿姨愣了一下,随即笑了:"您眼光真准,我以前确实在博物馆工作过。"

"我就说嘛!"司机得意地说,"开出租这么多年,看人挺准的。"

车子在城市的街道上穿行,窗外的风景不断变化。李阿姨望着窗外,思绪却飘向了远方。

多少年前,她还经常带着年幼的女儿去博物馆,向她讲述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故事。如今,女儿已经很少有时间陪她了。

"到了,华宁广场。"司机的声音打断了她的回忆。

李阿姨付完车费,站在了宏伟的华宁广场前。这是城市最高端的商业中心,玻璃幕墙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大厅入口处,一条红毯一直延伸到电梯口,两侧是身着旗袍的礼仪小姐,手持展会宣传册。

"欢迎光临'千年瓷韵'特展!"一

位礼仪小姐微笑着递过宣传册,"顶层展厅,请跟随指引牌前往。"

李阿姨接过宣传册,轻声道谢。电梯内已经站了几位衣着考究的男女,他们谈笑风生,言谈中流露出对古董的热爱,但在李阿姨听来,其中不乏外行话。



"听说这次展出的清代官窑可是难得一见啊。"一位戴着金丝眼镜的男士说道。

"可不是,我朋友花了20万买了件乾隆年间的小瓷瓶,转手就卖了50万!"他旁边的女士附和道。

李阿姨默默听着,没有参与讨论。作为专业人士,她知道真正的古董交易没有那么容易,更不会有如此夸张的升值空间,除非是赝品交易或者骗局。

电梯到达顶层,门一开,奢华的布置立刻映入眼帘。水晶吊灯、红木展柜、丝绒地毯,处处彰显着高端。

但李阿姨的眼睛却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些不协调的细节——某些展柜的做工并不精良,看似名贵的装饰品也有不少是仿制品。

展厅内人流不算密集,但也有三四十人在参观。

李阿姨走得很慢,对每一件展品都认真观赏,专业的素养让她很快发现,展厅中展出的所谓"珍品",有不少是现代仿品,只有少数是真正有些年代的老物件,但价值也远没有说明卡片上标注的那么高。

"这位女士,您对瓷器很有研究?"一个温和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

李阿姨转身,看到一个年轻人,约二十五六岁,穿着展会工作人员的制服,胸前别着工作牌,上面写着"王学明"三个字。

"哦,只是喜欢看看。"李阿姨淡淡地说。

小王笑了笑:"我看您观察得很仔细,很多客人都是走马观花的。"

李阿姨打量了一下这个年轻人,他看起来很真诚,眼神清澈,不像其他工作人员那样带着商业化的笑容。

"你是学这个专业的?"李阿姨问道。

小王点点头,有些惊喜:"是的,我是陶瓷专业毕业的,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您怎么知道?"

"看得出来,你看展品的眼神不一样。"

李阿姨说,"年轻人学这个很好,要多积累经验。"

两人简单交流了几句,小王被另一位参观者叫走了。

李阿姨继续参观。

就在这时,她注意到展厅中央一个特别的展台,上面放着一个造型优雅的瓷瓶,标签写着"清代珐琅彩瓷瓶"。

瓶子周围只有一根细细的红绳作为防护,周围已经围了不少人。

"这是我们的压轴展品,市场估价七万元。"身后响起一个低沉的男声。

李阿姨转身,看到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正含笑望着她。

"我是张经理,这场展会的负责人。"

男人伸出手,"看您对瓷器很有研究?"

"那里,只是爱好而已。"李阿姨谦虚地说。

张经理看起来四十五岁左右,身材微胖,油光满面,带着一种市侩的精明。

他介绍道:

"这件珐琅彩是我们老板的私人收藏,平时不轻易示人。你懂行的话,一定能欣赏它的价值。"

李阿姨走进展台,仔细观察那件清代珐琅彩。

"确实是不错的藏品。"李阿姨含糊地说。

张经理似乎很满意她的反应:"您有收藏的打算吗?虽然标价七万,但对懂行的客人,我们可以有特别优惠。"

"我就是来看看,不打算购买。"李阿姨婉拒道。

张经理略显失望,但很快又恢复了热情:"那请您慢慢参观,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找我。"

说完,他转身去招呼其他客人了。李阿姨继续在展厅内漫步,注意到展厅一角站着一位身材高大的中年男子,西装革履,正和几位看似富有的客人交谈。



从气场来看,那应该就是张经理口中的"老板"。

展厅内人流渐渐密集起来,不少是带着孩子的家庭。孩子们好奇地东张西望,有些甚至想伸手触摸展品,被父母严厉地阻止。

李阿姨恰好站在那件"清代珐琅彩"附近,注意到一个约莫七八岁的小男孩在展厅里追逐打闹,他的母亲一边打电话一边漫不经心地喊着:

"小宝,别跑!"

那个小男孩根本不听,反而跑得更欢了。他绕着展厅跑了一圈,忽然朝李阿姨的方向冲来。

"小心!"

李阿姨刚要提醒,那小男孩已经撞到了她的腿上。

猝不及防的撞击让李阿姨失去平衡,整个人向前倾倒。她本能地伸手想要扶住什么,却恰好碰到了那个"清代珐琅彩瓷瓶"。

"哐当——"

时间似乎在这一刻静止了。

瓷瓶从展台上滑落,在大理石地板上摔得粉碎。清脆的碎裂声回荡在展厅内,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这个角落。

李阿姨惊呆了,脸色瞬间变得苍白。那个撞她的小男孩早已跑开,他的母亲也不知去向。

展厅里骤然安静下来,只有窃窃私语的声音。

"怎么回事?"张经理快步走了过来,看到地上的碎片,脸色立刻变得铁青。

"这...这是意外,有个孩子撞了我一下..."

李阿姨慌乱地解释道。

张经理深吸一口气,声音陡然提高:"这可是清代珐琅彩瓷瓶!市场估价七万元!"

他的声音引来了更多围观者,人群渐渐围拢过来。

"这位大妈不小心打碎了展品。"有人小声解释着。

"我看到了,是有个小孩撞了她一下。"另一个声音说道。

"那孩子的家长呢?应该他们赔才对。"

"跑了吧,我刚才看那女的一直在打电话,根本没管孩子。"

议论声此起彼伏,李阿姨站在原地,感觉所有人的目光都像针一样刺在她身上。

有那么一瞬间,她仿佛回到了年轻时在博物馆工作的日子,面对一件破损文物时的那种痛心与自责。

但很快,专业的直觉让她意识到了什么,眼神微微闪动。

张经理看了看周围的人群,又看了看地上的碎片,似乎在思考如何处理这个突发事件。

"张经理,怎么回事?"一个浑厚的声音响起。

人群自动分开一条路,那位身材高大的老板走了过来。他看起来约五十岁左右,浓眉大眼,穿着一身深色西装,气场十足。

"刘总,"

张经理赶紧迎上去,"这位客人不小心碰倒了我们的珐琅彩..."

那位刘总皱了皱眉,看了看地上的碎片,又看了看李阿姨,目光中带着审视。

"这可是我珍藏多年的清代珐琅彩,市场估价七万元啊。"

刘总语气中带着惋惜。

李阿姨深吸一口气:"对不起,是我不小心。虽然是被撞的,但确实是我碰倒的。我应该负责任。"

刘总和张经理对视一眼,明显松了一口气。

"阿姨,您真是明理人。"

张经理笑着说,"我们也理解是意外,不过这毕竟是价值不菲的藏品..."



"您看这个。"

他拿出手机,打开一个页面给李阿姨看,

"这是我们展品的入库登记和鉴定证书,清代乾隆年间的珐琅彩瓷瓶,市场估价七万元。"

李阿姨接过手机,认真查看证书。上面确实有鉴定机构的印章和专家签名,甚至还有详细的尺寸、纹饰描述和估价。

周围的人群仍在围观,有人拿出手机拍照,有人交头接耳地议论。李阿姨觉得自己像是站在聚光灯下,所有人都在等着看她如何反应。

"七万元,对吧?"

李阿姨打断了张经理的话,从包里拿出手机。

展厅里再次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没想到这位看起来普通的大妈会如此爽快地认赔。

"是的,七万整。"

张经理有些意外地说,"不过阿姨,您要不要再考虑一下?或者我们可以商量..."

"不用了,是我的责任,我应该赔。"李阿姨坚定地说。

她熟练地操作着手机,很快完成了转账。把支付完成的页面给张经理看:"转过去了,七万整。"

张经理看了看手机,确认收到款项后,脸上露出了掩饰不住的喜悦:"阿姨,您真是讲道理的人。虽然藏品没了,但认识您这样的明理人也是一种缘分。"

站在一旁的刘总也笑着点点头:

"是啊,现在像您这样爽快认账的人不多了。今天虽然损失了藏品,但认识了您这样的朋友,也值了。"

李阿姨淡淡地笑了笑,眼神中有一种难以捉摸的深意:"都是缘分。既然赔偿已经完成,那我就先走了。"

"好的好的,"张经理连忙说,"我送您到电梯。"

李阿姨没有拒绝,跟着张经理走向了电梯。路过小王身边时,她似乎有意无意地看了他一眼,眼神中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小王被安排过来清理地上的碎片。

他蹲下身,开始小心翼翼地捡拾那些锋利的碎片,心中却有些疑惑——刚才那位大妈的表情太平静了,对于七万元的巨额赔偿,她几乎没有任何犹豫,这实在不太寻常。

与此同时,李阿姨和张经理走到了电梯口。

"阿姨,真是太感谢您的理解和配合了。"

张经理满脸堆笑,"您放心,我们保证这笔赔偿金会用于购买新的展品。"

李阿姨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电梯门开了,她走了进去。

"再见,阿姨。"张经理鞠了一个躬。

电梯门缓缓关闭,李阿姨的脸上依然挂着那抹淡淡的微笑。

"搞定了。"回到展厅,张经理对刘总小声说道。

刘总点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他们相视而笑,丝毫没注意到角落里默默清理碎片的小王。

展厅很快恢复了正常秩序,游客们依旧在各个展柜前驻足观赏,仿佛方才的意外从未发生过。

刘总和张经理已经走向了另一个展区,与几位看起来颇有身份的客人攀谈起来。

小王蹲在地上,机械地清理着那些锋利的碎片,将它们小心地放入准备好的垃圾袋中。他的动作忽然顿住了,像是想到了什么。

他抬头看了一眼正在谈笑的刘总和张经理,又望向电梯的方向。那位爽快赔付七万元的李阿姨,已经离开有几分钟了。

没有任何预兆,小王突然丢下手中的垃圾袋,猛地站起身来。

"不对,快追!"

他大喊一声,不顾周围惊讶的目光,冲向电梯的方向。

小王究竟发现了什么?他为什么要去追刚赔偿了7万的大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