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爸,你认识我吗?"我几乎是颤抖着问出这句话。
坐在酒桌前的父亲抬起头,那双曾经威严的眼睛此刻充满了迷茫。
他仔细打量着我,就像在观察一个陌生人。
"小伙子,你是谁?"父亲最终开口,语气客气而疏离。
我心里一阵刺痛。三年了,父亲的阿尔茨海默症越来越严重,
他已经完全不记得我这个儿子了。在他眼里,我只是一个偶然出现在他生活中的陌生人。
可就在那天的年夜饭酒席上,当父亲突然站起身做出那个举动时,
我瞬间泪如雨下。那一刻,所有人都震惊了。没有人能想到,
这个总是把家人当陌生人的痴呆老人,心里藏着如此深沉的爱...
01
李明威永远不会忘记那通改变一切的电话。
"明威,你爸又丢了!"母亲张秀兰的声音在电话里带着哭腔,"
我就去菜市场买个菜的功夫,回来他就不见了!"
这已经是这个月第三次了。李明威放下手头的工作,开车满大街寻找。
最后在派出所找到父亲时,72岁的李国华正坐在椅子上,神采奕奕地和民警聊着天。
"我当年在钢铁厂的时候,一个班能出十吨钢材!"父亲说得眉飞色舞,
"那时候我们这些老工人,个个都是劳动模范!"民警看到李明威,松了口气:
"您父亲在马路边站了两个小时,我们担心他出事就带回来了。
老人家很健谈,一直在聊年轻时的事。"
李明威道了谢,走向父亲。"爸,我们回家吧。"
父亲抬头看他,眼神瞬间变得警惕:"你是谁?我不认识你。"
"我是明威,你儿子。"李明威耐心解释。
"胡说!"父亲激动起来,"我儿子还小呢,在上学。你这个人想干什么?"
民警在一旁小声说:"老人家的病情可能比较严重了,你们要多注意。"
回到家里,父亲把李明威当成了修理工,坚持要给他钱。"小伙子,
谢谢你送我回来,这是工钱。"父亲从口袋里掏出皱巴巴的十块钱递过来。
李明威看着那双曾经粗糙有力、如今却颤抖不已的手,心如刀割。
三年前父亲确诊阿尔茨海默症时,医生就说过,病情会逐渐加重,
最终可能连最亲的人都不认识。只是李明威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
妻子王芳下班回来,看到李明威愁眉苦脸的样子,叹了口气:"明威,
你也别太难过了。医生说这是必然的,我们要接受现实。"
"接受什么现实?"李明威有些激动,"他是我爸!"
"可是他已经不记得你了。"王芳的声音很轻,但每个字都像针一样扎在李明威心上,
"我同事说,像这种情况,很多家庭都会考虑护理院。专业的护理,对老人对家庭都好。"
李明威沉默了。他知道妻子说的有道理,但心里就是过不去那道坎。
02
深夜两点,李明威的手机响了。
"明威,快来!你爸出事了!"母亲的声音慌乱不已。
李明威迅速赶到父母家,推开门就看到不可思议的一幕。父亲穿着他仅有的一套西装,
打着领带,坐在沙发上,神情专注地整理着自己的头发。
"爸这是怎么了?"李明威问。
母亲擦着眼泪:"他说小翠要来约会,在这里等了三个小时了。"
小翠,那是父亲年轻时的初恋女友。两人分手五十多年了,小翠早就嫁人生子,
甚至孙子都有了。但在父亲的记忆里,他还是那个等待爱人的年轻小伙子。
"小翠怎么还不来?"父亲看了看手表,"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李明威走过去,轻声说:"爸,小翠今天不来了。她让我告诉你,改天再约。"
"真的吗?"父亲的眼里闪过失望,"那好吧,那我先换身衣服。"
看着父亲缓缓起身走向卧室,李明威的心情五味杂陈。母亲在一旁低声哭泣:
"明威,我真的撑不下去了。他每天晚上都要起来好几次,不是找小翠,
就是找你,说明威怎么还不回来。我一个人照顾三年了,实在是..."
李明威抱着母亲,感受着她身体的颤抖。69岁的母亲为了照顾父亲,
头发几乎全白了,人也瘦了一大圈。
"妈,要不然..."李明威艰难地开口,"要不然我们还是考虑一下护理院吧?"
母亲哭得更厉害了:"明威,我不是不想照顾你爸,可是我真的没办法了。
他有时候会把我当成小翠,有时候又认不出我。医生说这种病会越来越重,我..."
第二天,一家人坐在一起商量护理院的事。18岁的儿子李小宇正在准备高考,
最近因为爷爷的事情心情很烦躁。"爸,我支持你的决定。"李小宇说,"爷爷这样子,
确实影响我学习。昨天他又把我的同学当成了客人,非要留他们吃饭,搞得我很尴尬。"
王芳也点头:"明威,我查了几家护理院,条件都很不错。而且有专业的护工照顾,
比我们在家里强多了。"就在这时,父亲从房间里走出来,眼神清明地看着李明威。
"明威,是不是我给你们添麻烦了?"父亲的声音很轻,但每个字都清晰得让人心痛。
李明威愣住了。这是父亲三年来,第一次清醒地认出他。
"爸,没有添麻烦,你别胡思乱想。"李明威说。父亲苦笑了一下:"我知道自己的病,
脑子越来越不好使了。明威,对不起..."这句"对不起"让李明威差点当场落泪。
但就在他想说什么的时候,父亲的眼神又变了,重新变得迷茫起来。
"这位先生,您好,请问您是?"父亲又把他当成了陌生人。
03
春节临近,大嫂打来电话,说今年的年夜饭在李明威家办。
"嫂子,今年就算了吧。"李明威想推辞,"我爸这种情况,怕冲撞了大家。"
"明威,你这话说的。"大嫂的声音有些不满,"一家人团团圆圆的,
怎么能少了爸呢?再说,可能这是最后一次了..."最后一次。这四个字让李明威心头一沉。
大嫂说得对,如果真的要送父亲去护理院,那这确实可能是最后一次在家里办年夜饭了。
母亲在一旁听到了,坚决地说:"就在家里办!你爸虽然糊涂,但这个家总不能没有他。"
准备年夜饭的那天,奇迹般的事情发生了。父亲突然认出了李明威。
"明威,你什么时候回来的?"父亲的眼神清亮,就像病前一样。
李明威激动得说不出话。父亲这样的清醒时刻,这三年来只出现过寥寥几次,
每次都让他欣喜若狂。"爸,我给您买了新衣服。"李明威拿出一套深蓝色的唐装。
父亲接过衣服,爱不释手地摸着:"好看,明威有心了。"
但这种清醒只持续了不到半小时。当李明威再次和父亲说话时,父亲又把他当成了陌生人。
李明威在整理父亲衣柜时,发现了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子。打开一看,
里面放着父亲年轻时获得的"劳动模范"奖章,以及一张已经发黄的全家福。
照片里,父亲抱着幼小的李明威,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奖章被父亲藏在枕头下面,可见他是多么珍视这些回忆。可现在,
那些美好的记忆对他来说,就像破碎的镜片,怎么也拼不完整了。
"明威,别难过了。"母亲走过来,"你爸心里还是有数的,只是表达不出来罢了。"
李明威点点头,但心里还是堵得慌。
04
年夜饭这天,亲戚们陆续到达。大伯、大嫂、二叔、二婶,还有几个堂兄弟姐妹,
热热闹闹的。父亲穿着新买的唐装,坐在主位上。面对这些熟悉的面孔,
他的表情却是茫然的。"二弟,你还认识我吗?"大伯试探性地问。
父亲礼貌地点头:"您好,请问您是?"大伯的脸上闪过失落的神色。
这个曾经在家族里最有威望的男人,如今却连最亲的人都不认识了。
亲戚们开始小声议论:"病得这么重了,真可怜。"
"明威他们也不容易,照顾这样的病人。"
"我听说现在有很多专业的护理院,环境不错的。"
李明威听着这些话,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知道亲戚们是出于关心,
但这种被当作话题讨论的感觉让他很难受。
开饭时,父亲安静地坐着,偶尔问旁边的人:"你是谁家的孩子?"搞得大家都很尴尬。
李小宇在一旁翻白眼:"爷爷又开始了。"王芳连忙制止儿子:"小宇,别这样说话。"
饭吃到一半,大伯终于忍不住了:"明威,你爸这样子,确实该考虑护理院了。
一家人的生活都被影响了,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是啊,明威。"二婶也附和道,
"我们并不是不愿意照顾老人,可是这种病太折磨人了。专业的地方有专业的护理,对老人也好。"
李明威正要说话,母亲却先开口了:"这个话题就到这儿吧。今天是年夜饭,
我们高高兴兴的。"但话題已经抛出来了,现场的气氛变得凝重起来。
大家都在小心翼翼地避开这个话题,但每个人的眼神里都透露出同样的意思:
李明威该做决定了。就在这时,父亲突然有了异常的举动。
父亲突然站了起来,双手有些颤抖,开始在桌子上忙活着什么。
他的动作很轻很小心,嘴里还在嘟囔着什么,但声音太小,在座的人都听不清楚。
"老二,你又要做什么?"大伯疑惑地问。父亲没有抬头回答,专注地继续着手中的动作。
李明威一脸疑惑地问:"爸,你在干什么?"父亲终于抬起头,
那双原本迷茫的眼睛里突然闪出一种温暖的光芒。他看了看李明威,
然后看向桌上的众人,认真地说:"我..."
05
父亲从口袋里慢慢掏出几个塑料袋,小心翼翼地展开。
然后,他开始一样一样地往袋子里装菜。先是红烧肉,他的眼睛看到这道菜时明显亮了,
用颤抖的手夹了好几块,小心地放进袋子里。接着是糖醋排骨、白切鸡、炒青菜...
他装得很认真,就像在完成一项神圣的任务。"爸,你这是..."李明威的声音有些颤抖。
父亲抬起头,眼神里有一种李明威从未见过的慈祥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