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上海的党群服务中心
里面是什么样子吗?
近期
上海年轻人
打破了党群服务中心的
一些“刻板印象”
解锁在党群阵地
学习、办公、健身、社交等
新的生活方式
部分党群服务中心
更是被年轻人称为“天花板”
尽显年轻人的活力和松弛感
上海年轻人
在党群服务中心拿捏松弛感
“不用担心
去咖啡馆不消费不让待
咱就去党群中心
能让你免费坐一天
桌椅、插座、网络、饮用水
都给你安排好了”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
现场实际情况如何呢?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来到了
位于平型关路的
静安区大宁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
玻璃门上写着营业时间为
周一8:30-17:00
周二至周日8:30-20:30
大宁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一楼新心驿站。
乘电梯上二楼
沿着走廊右转
就能看到一台体型较大的跑步机
还有划船机、肩部推举训练器等
健身器材
这里是免费的健身角
窗上贴着“健身器材使用规章制度”告示
“我以前以为这里不是随便能进的
后来偶然间在社交平台上看到分享
才知道这里有免费的健身器材
比我去健身房花钱运动‘香’多了”
利用午休时间来这里运动的林先生
刚刚结束训练,正在拉伸
大宁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二楼免费健身角。
三楼思政图书馆“宁的书房”
视野非常开阔
背着书包的年轻人来来往往
记者在入口处碰上正好出来的莉莉
她告诉记者
自己现在是一名数字游民
“我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
在家里办公效率又很低
看到网友推荐就来这里了
氛围很好,很像学校的图书馆
充电喝水也都很方便,还免费”
不少年轻人带着电脑
在这里办公、学习
手边还放着一杯咖啡提神
基本只能听见敲击键盘的声音
大宁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三楼思政图书馆“宁的书房”。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
位于复兴路8号的
湖南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
进门右手边就是咖啡区
三两年轻人在窗边坐着聊天
询问之下,他们表示:
“我们就在附近上班
外卖吃腻了
在网上看到这里有社区食堂
就来这里吃午饭
午休结束后再回去上班”
湖南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社区食堂。
走上二楼
拐角处的门开着
出门就是一处鲜花露台
这里最近成了网红打卡点位
正在露台上拍照的晓玲表示:
“进来之后发现这里
空间大,干净明亮
非常人性化
希望这样的地方能越来越多”
湖南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露台花园。
三楼有间灯塔书房
正值午休时段
阳光透过落地窗照进来
窗外美丽风景一览无余
有人在小憩
有人在抽空阅读
也有穿着工作服的市民朋友
靠在墙上午睡
湖南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灯塔书房。
消除与年轻人之间的
时差和温差
上海像这样多功能、年轻化的党群阵地非常多。奉贤区奉浦街道团工委副书记陶诗雨告诉记者,街道所在党群阵地提供青年夜校课程,打造活力青年研学社,营建瑜伽、AI工具应用课、KPOP街舞等社群;开放教室免费预约服务,为青年提供社群交流、技能交换空间;每月开展“周五下班有more有young”活动,打造小酒馆式深度谈话空间,让青年社交破圈。
据奉浦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张晓婧介绍,党群服务中心是面向党员、基层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和周边群众开展党务政策咨询、办理党内业务、传播党建理论知识、提供党员政治生活的场所。
为深化党建带团建制度机制,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打破以往只有老人、小孩来党群中心的局面,消除与年轻人之间的时差和温差,奉浦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特意在晚间、周末开展新颖的青年活动。
“青年下午茶·周五下班有more有young”活动现场。(贤韵奉浦)
奉浦街道青年居民李亮是一位独立音乐教师。一年前,街道团工委与他交流后决定腾出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的教室用作青年夜校的开展,由李亮为青年们带来尤克里里课、吉他课。自此,他的课堂从小小的工作室来到了社区,青年们也能在家门口学到喜欢的乐器。
李亮坦言,党群服务中心为他配备了教学投影、音响设备,还通过微信公众号帮他招募学员,课堂从最初5人扩展到满员20人。 他和夜校青年组建了“六点半乐队”,因为每次青年夜校的课程都是六点半开始, 乐队在今年五四青年节的时候还登上了全区、街道的活动舞台。
从一个人的音乐工作室到一群人的梦想舞台,党群服务中心的灯光见证着当代青年与社区的双向奔赴。李亮也成长为能带动更多青年的社群带头人、社区合伙人。
契合青年多元需求
营造“心理安全岛”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姚项哲惠指出,上海的党群服务中心之所以能获得年轻人的青睐,关键在于其精准契合了年轻人的多元需求,为年轻人搭建起了一座低成本、高质量、多功能的“心理安全岛”。
当代年轻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社交场景却相对匮乏。在这种情况下,低成本且高质量的物理环境与心理环境对年轻人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上海的党群服务中心恰好满足了这些需求。
另外,年轻人普遍追求松弛感,而党群服务中心正好为他们提供了松弛感,让他们既可以发展兴趣爱好,又能保持一定的掌控感,得以拿捏松弛感与保持掌控感之间的平衡。
湖南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露台花园。
从社交层面来看,党群服务中心作为一个多功能场域,不仅为年轻人提供了社交空间,还契合了Z世代喜欢“半熟社交”的特点。无论是学习搭子、社交搭子还是兴趣活动搭子,都能在这里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 这种基于共同兴趣和需求的社交,进一步增强了年轻人在情感上的归属感。
此外,年轻人正逐渐从虚拟世界回归现实世界。党群服务中心作为一个线下实体空间,恰好满足了年轻人这一需求。在这里,年轻人参与各类线下活动,获得真切体验,这种真实的互动有助于他们形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
湖南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咖啡区。
你去过党群服务中心吗?
评论区聊聊吧~
沪团团来送福利啦!青春上海独家精美徽章共3款,你心动了吗?
想要想要!如何才能获得呢?
点亮本文文末【】与【】,并在评论区留言互动;当【】数达到200时,评论点赞第一的小伙伴将免费获得一套徽章哟~
作者: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秦春/文、图、视频
部分来源:贤韵奉浦
责任编辑:连翊辰 实习生 梁川
校审:姚佳森
终审:沈蔚
收藏“宝藏”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