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是劳动者的季节,在杭州湾畔的工业区里,在庄行蜜梨种植基地的田垄间,在南桥老城区的市井街巷中,每一份劳动都承载着对生活的期待。

在这个生机勃发的时节,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同样步履不停,“劳动”在执行一线。5月17日,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奉贤法院”)开展“奉执者行·贤城安薪”涉劳动者权益专项集中执行行动,执行干警以实干诠释肩负责任,用行动捍卫法律尊严。



早餐店老板王某因突发疾病,导致经营停滞、店铺停业,拖欠6名员工工资共计8.2万元。员工讨薪未果遂诉至法院,后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过程中,执行干警朱冬亮发现,王某因病住院,由其妻陪护治疗,且名下仅有一辆二手面包车和部分经营设备,并无其他可供执行财产。

王某生病未愈,员工等薪生计,情与法之间,能否找到一个平衡点?


朱冬亮决定组织双方协商,在耐心释法明理下,王某由其亲属代为变卖车辆先行支付5万元,剩余款项待店铺重新营业后按月支付,员工们也自愿放弃部分滞纳金。这场“温情执行”既保障劳动者权益,又为困境经营者留出生存空间。


左某与彭某曾是合作伙伴,二人合作的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导致合作的工程项目非但没有盈利,反而使二人背上赔偿款。

工程完工后,左某起诉彭某要求其支付工程分配款,彭某则反诉左某,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法院最终判决由左某向彭某承担相应的合伙债务。

进入执行后,双方曾于2024年年初自愿达成执行和解,但左某在第一期履行后便消失不见,再未按和解协议履行。


本次集中执行前,执行干警肖杰华经缜密排查,多方联系,查找“消失”的被执行人线索,在申请人彭某的全力配合下发现了左某行踪,最终与属地派出所联动,将左某从派出所传唤至法院,但其仍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最终法院对其采取司法拘留十五日的强制措施。


某装修公司拖欠15名工人薪资40万元,法定代表人张某称公司经营不善无力支付工资,法院经审理最终支持工人一方,但公司却一拖再拖,不主动履行,工人无奈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经查控发现,该公司名下无相应财产可供执行。面对多名工人的工资诉求,执行干警沈严不轻言放弃,通过全面梳理查阅该公司多年的银行流水信息,查到重要线索:该公司曾多次要求业主将装修款转至该法人代表个人账户,以逃避讨薪执行。


5月17日清晨,执行干警沈严带领法警突击检查该公司财务室,现场查获两套账册及张某用于收款的银行卡。在铁证面前,张某承认通过阴阳合同拖欠工资,企图达到“浑水摸鱼”逃避债务目的。鉴于其上述行为,法院依法对法定代表人张某采取司法拘留十五日的强制措施。


周六早晨,上海某洗涤公司法定代表人赵某仍沉浸在睡梦中,突然,其被一阵急促敲门声惊醒,执行干警唐桂兰的突降使他猝不及防。

上海某洗涤公司拖欠员工张某工资1.5万余元,经劳动仲裁后仍拒不执行。执行过程中,赵某不接电话也不到场申报财产、说明情况,经现场调查发现公司已人去楼空。


面对“躲猫猫”的被执行人,执行干警唐桂兰经过前期周密摸排,早已锁定赵某住处。被传唤到院后,在执行干警的再次释法明理下,该被执行人仍然态度嚣张,遂决定依法对赵某采取司法拘留十五日的强制措施。



本次集中执行共出动执行干警31人,出动警车11辆,查找被执行人33,拘传16人,拘留10人,罚款6人,执结案件6件(包括到场及拘传到院后达成和解协议、执行完毕),执行到位金额140余万元

近年来,奉贤法院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秉持“如我在执”工作理念,聚焦劳动者权益保障,积极探索创新机制,完善举措。与奉贤区总工会签署《劳动者权益保障执行联动机制备忘录》,建立“商调裁诉执”闭环工作机制,并对进入执行的涉众型劳动案件启动“快立”“快执”“快发”绿色通道。截止2024年底,依托该机制执行完毕涉众型劳动案件9批次共计437件,执行到位金额1561余万元。

劳动光荣,失信可耻;

权益无价,执行必达!

当“奉执者们”的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当司法温度的暖意触达每一个家庭,这座南上海的新城始终相信:守护劳动者“薪”愿,就是守护城市发展的根基。


素材提供:执行局

文字:陈觉晨

摄影:孙玉潇

责任编辑:孙玉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