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怎么可能?不可能!我的钱呢?我的钱都哪去了?"68岁的陈老师声音颤抖,手中的存折仿佛烫手山芋一般掉在了银行柜台上。
那本褪色的蓝色存折上,余额赫然只有0.5元。
银行大厅里,几位等待办理业务的顾客纷纷侧目。柜台后的年轻女孩一脸歉意,轻声解释着:
"陈老师,您的账户确实只剩下5毛钱了。系统显示,过去两个月内有多笔大额取款..."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陈老师拍着柜台,老泪纵横,"我攒了一辈子的钱,四十万啊!我这把年纪,这可是我活命的钱啊!"
清明节的早晨,本该祭奠逝者的日子,陈老师却发现自己的养老金几乎全部蒸发。
这个从教四十年的老人,面对晚年突如其来的打击,像是被人抽走了全身的力气,颓然瘫坐在银行的椅子上。
01
陈国平,市第三中学退休语文教师,教龄40年,桃李满天下。退休后的他独居在学校分配的老宿舍里,生活简朴到近乎寒酸。
夏天舍不得开空调,冬天穿着厚厚的棉袄在家里踱步,为的就是省下每一分钱。
"老陈,你这么省干啥?又不是没有退休金。"同事老王每次来串门,看到陈国平的生活状态都忍不住唠叨。
"我这不是给自己留点保障嘛。"陈国平总是这样回答,眼神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坚定。
陈国平有一儿一女,儿子陈志远在外省一家外企工作,女儿陈美玲嫁到了南方城市。子女们工作忙,一年到头难得回来一次。
电话联系也寥寥无几,逢年过节,微信上发个红包、说几句客套话,仿佛完成任务般的敷衍。
老伴五年前因病去世,从那以后,陈国平的生活更加简单。
每天早上去附近公园锻炼,回来吃简单的早餐,然后看看书、写写字,偶尔去趟菜市场。存折上的数字,是他最大的安慰和依靠。
从教37年,加上这些年勤俭节约的积蓄,陈国平的存款已经攒到了40多万。在这个不大的城市,这笔钱足够他安度晚年。
每次打开存折,看着那一串数字,陈国平都会感到一丝踏实。
02
银行大厅里的空调呼呼地吹着冷风,陈国平坐在椅子上,双手止不住地颤抖。
"陈老师,请您先冷静一下。"银行经理刘志强是陈国平的学生,闻讯赶来,亲切地拉着老师的手,"我们先查一下您这段时间的交易记录,看看钱究竟去了哪里。"
交易记录打印出来,密密麻麻的取款记录令人触目惊心。从两个月前开始,几乎每隔三五天就有一笔大额取款,从最初的8000元到后来的15000元不等。最后一笔是三天前,取了12000元,账户余额只剩下可怜的0.5元。
"这不可能是我取的!我的存折和密码一直锁在家里抽屉,从来没有给过别人!"陈国平急得直跺脚,白发下的脸憋得通红。
"老师,您平时会把密码告诉家人吗?比如您的儿女?"刘经理小心翼翼地问道。
"我..."陈国平愣住了。他确实把密码告诉过儿子和女儿,说是以防万一他有什么不测,子女们好处理后事。但这么多年来,他们从未动用过这笔钱。
"我需要报警。"陈国平咬着牙说,眼中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却倔强地不肯流下。
警方很快到达了现场。负责此案的张警官认真记录了陈国平的陈述和银行提供的交易记录。
"陈老师,这些取款是通过柜台办理的,按照规定,柜台取款需要本人持身份证和存折。我们需要调取银行的监控录像来确认是谁在进行这些操作。"
张警官解释道,然后转向刘经理,"需要麻烦你们提供这两个月内所有涉及陈老师账户取款的监控视频。"
03
案件立案后,陈国平被警方送回了家。他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进那间熟悉的老屋,却第一次感到如此陌生和冰冷。屋内的一切都和往常一样,却又似乎哪里不一样了。
"怎么会这样..."陈国平喃喃自语,颓然坐在沙发上。他想起了女儿上大学时急需学费,他二话不说就从积蓄中拿出来;
想起儿子结婚时买房,他咬牙掏出了十几万作为首付;想起老伴生病时花光了所有保险赔付,还是入不敷出...一切都是他,省吃俭用,硬撑下来的。
现在,他辛苦攒下的养老钱没了,他该怎么活下去?
陈国平颤抖着拿出手机,拨通了儿子的电话。
"爸,怎么了?"电话那头,陈志远的声音听起来很疲惫,还带着一丝不耐烦。
"志远啊,我...我的养老钱不见了..."陈国平的声音哽咽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什么钱不见了?您说清楚点。"
"我存折里的钱,四十多万,只剩5毛了..."
"什么?!"陈志远的声音一下子提高了八度,"您确定是不是弄错了?会不会是您自己取出来忘记了?"
"我已经报警了,银行说是有人在这两个月内一点点取走的。志远,你...你有没有用过我的存折?"陈国平小心翼翼地问。
电话那头又是一阵沉默。"爸,您这是怀疑我偷您的钱?"陈志远的声音冰冷下来,"我工作这么多年,年薪几十万,需要偷您那点钱吗?"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想问问..."
"您既然已经报警了,就让警察去查吧。我还有会议要开,先挂了。"不等陈国平回应,电话那头传来了嘟嘟的忙音。
陈国平颓然放下手机,又拨通了女儿的号码。这次,电话响了很久,却无人接听。他又发了微信,依然没有回复。
隔壁的李大爷听说了陈国平的遭遇,特意来看望。"老陈啊,这事确实邪门。你想想看,最近有没有什么可疑的人接近你?或者有没有把密码告诉别人?"
陈国平摇摇头:"我这把年纪了,每天就在小区里转转,哪来的可疑人物?密码嘛..."他犹豫了一下,"除了儿女,我谁都没告诉过。"
"那就奇怪了。"李大爷皱着眉头,"你放心,警察一定会查出真相的。这年头,到处都是监控,做坏事总会留下证据。"
04
接下来的几天,陈国平像是一下子苍老了十岁。他几乎足不出户,靠着冰箱里剩下的一点食物勉强度日。每天晚上躺在床上,他都会想起那些钱,那些他本打算安度晚年的钱。
第四天早上,张警官来了电话。"陈老师,我们已经调取了银行的监控录像,发现了一些线索。您方便来一趟派出所吗?"
陈国平顾不上吃早饭,匆匆赶到了派出所。在一间会议室里,张警官和另外两名警察已经等候多时。
"陈老师,请坐。"张警官拉开椅子,示意陈国平坐下。他神情严肃,眼中却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我们调取了这两个月内所有涉及您账户的取款监控,有了一些发现。"
陈国平紧张地扭着手指:"是谁?是谁拿了我的钱?"
张警官深吸一口气:"监控显示,取款的人都是同一个人。但在给您看录像之前,我想先问您一个问题:您认识李小芳吗?"
"李小芳?"陈国平愣住了,随即脸色变得苍白,"她...她是我的学生,十几年前的学生了。怎么会是她?她怎么会有我的存折和密码?"
"据我们了解,李小芳现在在市人民医院工作,是一名护士。"张警官翻开笔记本,"最近两个月,她总共取了您39.9995万元。"
"我不明白...她为什么要这样做?"陈国平喃喃道,眼中充满了困惑和心痛。
"这正是我们需要调查的。"张警官点点头,示意同事准备播放监控录像,"陈老师,请您仔细看一下这段录像,确认取款人是否是您说的李小芳。"
电脑屏幕亮起,显示的是银行柜台前的监控画面。一个身材瘦小的女子站在柜台前,手里拿着存折和身份证,正在办理取款手续。画面虽然有些模糊,但那个背影莫名地让陈国平感到熟悉。
当女子转身的瞬间,摄像头清晰地捕捉到了她的脸。
陈国平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身体前倾,双眼死死盯着屏幕,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一切。
"不...不可能..."他的声音颤抖,手指指向屏幕,"怎么会是她?"
画面中的女子约莫三十出头,眼角已有些细纹,面容疲惫但干净。她神情紧张地看了看四周,然后快速地将取出的现金装进挎包,匆匆离开柜台。
"您认识她?"张警官问道。
"我当然认识..."陈国平喉咙发紧,"那是我女儿,陈美玲!"
张警官和同事们交换了一个眼神。"陈老师,这就奇怪了。按照您刚才的说法,您以为取钱的人是您的学生李小芳,可实际上是您的女儿?"
"我...我搞混了..."陈国平结结巴巴地说,眼中的震惊逐渐转为困惑和心痛,"但我不明白,美玲为什么要这样做?她为什么要拿走我所有的钱?她知道这是我的养老钱啊!"
张警官关掉了视频,轻声说:"根据我们的调查,您女儿最近两个月一直在市人民医院出入。我们通过医院核实,她并不是去看病,而是..."
陈国平感到一阵头晕目眩,眼前发黑。当他看到张警官递过来的那张照片时,他的双腿突然失去了力量,踉跄着后退几步,跌坐在椅子上。
照片上,他的女儿陈美玲正推着一张轮椅,轮椅上坐着一个熟悉的身影...
当监控中的真相渐渐浮出水面时,陈老师感到呼吸都变得困难。他颤抖着手指向照片中轮椅上的人影,眼泪不受控制地涌出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