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在上海市长江口水域联合开展建设项目生态补偿项目苗种增殖放流工作,共放流双齿围沙蚕2341公斤、黄颡鱼73562尾。
据主办单位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介绍,该建设项目生态补偿项目将投入经费211万元,其中用于增殖放流经费120万元。
承办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专业人士介绍,近年来通过生态修复增殖放流及禁捕等措施,长江口渔业资源物种数和资源密度明显增加,长江口生态系统复杂性和稳定性显著提升。例如,中华绒螯蟹资源近年来旺发,甚至超过历史水平,已无需通过增殖放流对种群进行补充;刀鲚等长江口传统的经济物种资源量明显高于往年,“大规格”刀鲚个体越来越多,反映该物种恢复趋势不断向好。
据悉,长江口增殖放流物种的选择已从过去的“能放都放”到现在的“选择性地放”。本次放流的双齿围沙蚕为底栖生物,具有净化水质和改善底栖生境的作用,同时也是鱼类等生物资源的重要饵料,因此是较为理想的放流物种;黄颡鱼曾为长江口重要经济鱼类,通过增殖放流等措施,期望加速资源恢复。
原标题:《增殖放流!长江口“大规格”刀鲚个体越来越多》
栏目编辑:赵菊玲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