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台上的桂芳
与学生交流的桂芳(前中)
她不是诗人,却用生命书写教育诗行;她不是园丁,却让万千桃李吐露芬芳。在马鞍山市红星中学的校园里,语文教师桂芳的故事如同桂花香,清雅绵长,浸润着每一个被她温暖过的心灵。
小桌椅旁静待花开
在桂芳的办公桌旁,始终有一张小桌椅。桌上摆着牛奶、饼干和一摞定期更换的书籍,仿佛在等待某个学生随时推门而入。这张桌椅是她的“秘密花园”——专为那些成长中遇到困难的学生而设。
十年前,张同学因患轻度抑郁症被贴上“问题学生”的标签。家长几近崩溃,学校束手无策,桂芳却主动揽下责任:“让孩子来我班上吧。”从此,这张小桌椅成了张同学的“避风港”。他时而焦躁摔书,时而蜷缩啜泣,桂芳总是轻声安抚:“别怕,我陪着你。”她深信,只要有耐心,花总会开放的。十年间,她陪着这个学生从初中读到大学再到工作,从深夜哭诉的电话到奖学金报喜的短信,桂芳的承诺从未失效。同事劝她“该放手了”,她却摇头说学生是她放不下的牵挂。
如今的小桌椅依旧静立,但“常客”早已不止一人。有学生考试失利,悄悄来吃一块饼干;有学生心事重重,默默来翻几页书。他们说,这里能听见桂老师的心跳声,能触摸到最真实的温暖。家长含泪感慨:“遇到桂老师,是孩子一生的福气。”
托举星光的传灯人
2016年安徽省语文优质课大赛前夕,一位青年教师代表学校参赛,桂芳陪着她逐一研习几十篇参赛篇目。不料,青年教师还是在比赛过程中陷入困境。彼时桂芳的大女儿生病,自己又有孕在身,被医生告知“胎盘低置,禁止久站”。但她不放心,硬是挺着孕肚赶到赛场。指导时,她双膝跪在宾馆床边,一手撑腰,一手在教案上勾画,从下午3时一直到深夜3时。看到桂芳尽心吃力的样子,青年教师更用心了,第二天临场出色发挥,获得了分会场第一名的好成绩。
这种“跪”式服务的姿态早已成为她的习惯。怀孕9个月时,她跪在毛毯上辅导另一位青年教师演讲;家里老人生病,她深夜守在病床前批改作业。有人不解:“何苦这么拼命?”她却说:“教育人的脊梁,弯下去是为了托举更多人站起来。”
二十余载耕耘,桂芳带出的不仅是“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更是一支点灯、传灯的教育队伍。2024年,她成为安徽省桂芳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将“独行快”的智慧化为“众行远”的力量,带领团队积极探索新课改,承办多项大型活动,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辐射至全省上千名教师。如今,桂芳的“徒弟圈”已辐射全省,有同行称赞:“桂老师用情怀点亮了一片教育星河。”
从诗意语文走向广阔天地
桂芳的课堂是流动的诗。诗意教学是桂芳的创举,她把演讲、朗诵、读报、话剧等手段融入教学。这种“声情教学法”有着独特的芬芳,让声声入耳、句句入心。除了课堂,剧场、图书馆、小花园,处处是学生诵读和表演的天地,桂芳希望带着学生在有声的语文天地里触摸到诗意的世界。
2016年以来,她先后创办“桂子诗话”公众号和视频号,至今推送300多期诗词赏析。无数少年从这里爱上古诗词,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有人成为教师,传承她的“声情教学法”;还有人在《南方周末》研究院做研究,坦言“桂老师的读报课点燃了我的新闻理想”。
荣誉接踵而至: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名师、全国先进工作者......面对这些荣誉,桂芳淡然一笑,说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传道解惑、今年年初,她撰写的《和孩子一起读诗》正式出版,并在今年世界读书日赠送给学生。“你看,桂子落纷纷,每一粒种子都会找到自己的春天”。是啊,这位“桂子妈妈”的芬芳早已越过校园的围墙,在无数人的心里酿成了永恒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