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飞机,你一般会提前多少时间到机场?你知道航空公司让你提前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吗?
有人说是这是规定,没错,但为什么要这么规定呢?乘客的时间不值钱吗?
近日有一对母子,在航班起飞前40分钟办理值机,被拒后大闹机场,因为她的儿子要赶去参加第二天公务员考试。
可即便如此‘正当’的理由,航空公司也没有为二人特事特办,而是坚持原则和规则。
看到工作人员不为所动,女子更是跪在值机台前号啕大哭“哎呀,耽误了我的事啊,孩子要考试呀。”
孩子考公固然重要,可迟到就是迟到。没有提前规划,错过了办理值机的时间,这是母子二人的客观错误。但是搬出耽误儿子考试这个‘后果’,来企图给予工作人员压力,达到‘开后门’通融的结果,这不只张冠李戴,更是道德败坏。
怪不得儿子都到了能考公的年龄,母亲还得陪着。龙生龙、凤生凤、巨婴培养出来的孩子,大概率好不到哪去。
许多人都知道,乘坐飞机出行,需要提前至少1小时到达机场办理值机手续,在购买机票时,通常也会提示咱们最好提前两小时到达机场。
这个常识很多人知道,但是却不知道原因。
这对母子提前了40分钟,看起来时间的确还充足。因为这40分钟对乘客来说,只是等待或排队登机的时间,可对于飞机来说,却是异常重要、会影响到飞行安全的一个时间段。
这段时间,飞机需要进行配载平衡、登机排队/确认、行李装卸、航食补充、机舱清洁、燃油加注等工作,机组人员还要检查飞行计划、气象数据、确认仓单等一系列工作。
之所以提前40分钟停止办理值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为了预留出足够的时间,为飞机进行配载平衡。
航班的配载平衡,是地面与飞行衔接的关键环节,需要通过科学计算和调配旅客、行李、货物的重量,以及装载的位置和重心,来确保飞机重心始终处于安全范围之内。
这类需要考虑货物位置和重心的情况,在轮船、汽运、铁路等领域,都极为重要。因为运输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遇到转弯倾斜、上下坡倾斜等情况,重心偏移会在某些特定情形下造成更大程度的重心动态偏移,出现事故的可能性会随之大幅提高。
历史数据显示,在1970—2005年间,全球共有82起飞行事故与配载平衡有关。最出名的一起是,一航班因儿童较多,在重量预估时不慎使用了成人体重参数,后舱配重轻了数吨,导致飞机机头偏重,起飞时滑行距离过长,险些冲出跑道。
好在机长经验丰富,当机立断加大油门果断拉升,才避免了事故。
所以,航班的配载平衡,是起飞前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是需要提前计算、合理规划,确定后不可随意改变的工作,因此民航局才会规定在起飞前40~45分钟,停止办理值机手续,为的就是给这项工作留出充足的时间,不至于忙中出错,降低出错可能。
这项工作实际上非常繁琐,不仅需要非常细心,还需要严格、缜密的流程和审核,以确保不出现疏忽和错误。
民航客机,有一项数据叫‘最大可用业载’,也就是特定航线上,某类型飞机可装载的最大业务载量(重量)。
根据常识咱们知道,飞机不可能超载飞行,因此多数情况下,飞机是在最大业载之下飞行(实际运载的旅客、行李、货物、餐食等总重量)。也就是说,飞机会有一部分剩余业载。
在停止办理值机手续后,这些数据基本需要快速的整理出来,然后经过科学地计算,配置出该次航班的配载平衡图(也叫舱单),然后严格依照舱单快速完成飞机的重量配比,让飞机重心保持在设计安全范围内。
有人也许会纳闷,坐飞机时好像没有要求称过体重,他们是怎么计算乘客重量的呢?
确实坐飞机不用称体重,但是会按照成人70kg,儿童35kg这个重量标题,来估算出一个乘客的总重量,然后加上行李、货物等额外重量数据,来计算和分析出一个科学的配载位置,
包含乘客座位、货物装配位置等。
也因为乘客的总重量是预估的,所以这个数据是更加至关重要,不能轻易变动的。为啥呢?大家可以这么想,如果这个重量是准确的,那多一两个人,一两百公斤的重量,对重心的影响有多大,需不需要调整,或者如何调整,其实很容易得出结果。
就像一个天平,如果都用明确重量的砝码来维持平衡,那当然非常简单。可如果天平两端各站几十人,好不容易调整到了平衡状态。此时突然一边加了一人,又不平衡了,是不是又得花很多时间称重,计算。
更重要的是,还有一项最为重要的重量,需要根据这个数据来配比——燃油。
一般来说,民航客机配备的燃油重量,是结合飞行距离、运载重量、航线、天气、温度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计算得出的一个数据,然后按照国际要求额外加上10%的应急储备油量。
像是一般的国内航线,比如杭州至深圳约1200公里短途航线,A320客机大约需要9—10吨燃油。
这些航空燃油,也会影响飞机的配载平衡。因此,民航局才会制定提前停止办理值机的规定。
飞机是当前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但这个安全是建立在严格、规范、细致、科学基础之上的。安全归安全,可一旦出事儿,就是全军覆没的结局,所以有关飞行安全的所有规定,都必须严格执行,没有任何商量、妥协的余地。任何一个人天大的事,都不能不顾及他人生命安全。
为啥要写这些,就是看到有人说,明明还有40分钟才到飞机起飞时间,时间还很充足,为什么不能通融一下这对母子呢?太不人性化了。
总有人喜欢站在同情‘弱者’的角度,为不守规矩的人求情。那些求情、同情的人,本质上和这对母子是同一类人,你认同吗?
也总有人说“规矩是人定的,规矩是死的,可人是活的”,这话没错,但不能不分场合吧。
有些规定是为了某些秩序,可有些规定是为了生命!
秩序或可通融,可生命,容不得一丝通融。
全文完,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