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行李箱已满,但购物清单上的‘心动标记’还在疯长。”站在东方明珠悬空观光廊上,俄罗斯游客加琳娜望着黄浦江景感慨道。今天,这支由19国1200余人组成的中亚会奖团,结束了为期5天的上海之旅。他们的行李箱里装满了国潮服饰、草本茶饮和智能小家电,更装满了对中国的好奇和对重逢的期待。
从黄浦江畔到全球舞台
5月15日至19日,安利中亚地区2025年领导力培训研讨会在中国上海举办。这是安利首次将中亚地区领导力培训研讨会落地中国。
作为研讨会首站,上海承载着特殊意义。安利中亚业务总监叶卡捷琳娜·波尔托拉茨卡娅介绍,纽崔莱创始人卡尔·宏邦于1915年旅居上海期间,从中国农民“粗粮+蔬菜”的饮食结构中获得灵感,孕育出“药食同源”的营养补充剂理念。代表团特别探访了宏邦旧居旧址,在位于黄浦区斜土路的安利上海旗舰体验馆观看了《百年溯源》纪录片,通过老照片、文献资料追溯品牌与上海的不解之缘。
上海既是安利全球最大市场的枢纽,更是创新模式的策源地。安利上海旗舰体验馆通过引入更多时尚设计、科技元素及互动体验,满足公众对高品质健康生活的多样化需求。不少经销商参观后惊叹:“原来营养品可以这样融入烘焙等日常场景。”
“我们今年研讨会的主题是‘梦想的力量’——而上海是将这一愿景变为现实的理想之地。这是一座充满变革、雄心和机遇的城市。”安利中亚地区总经理尼克如此评价。
从城市地标到生活细节
不同于传统商务考察的紧凑严肃,本次行程处处洋溢着“生活温度”。会务组特意将下榻酒店选在人民广场板块——加琳娜入住的酒店恰好位于南京路步行街西端,推开窗便能望见百年历史的和平饭店尖顶,下楼即可踏入“中华商业第一街”的繁华。“每天傍晚培训结束,我们都会沿着南京路散步。”加琳娜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橱窗里的旗袍展示像流动的艺术,还有老字号糕点铺飘来的现烤鲜肉月饼的香气,总能勾起好奇心。”
在外滩历史建筑群导览中,金牌导游师文以沙逊大厦的“金字塔尖”、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大厦的“罗马柱穹顶”为例,解读了上海开埠史与金融开放进程。
在东方明珠电视塔悬空观光廊,来自俄罗斯的坤妮迎着江风轻盈起舞。透明玻璃下方,黄浦江蜿蜒如缎,陆家嘴建筑群的钢铁森林与浦西石库门的红瓦屋顶尽收眼底。她的裙摆掠过玻璃幕墙,指尖仿佛触碰到云端——这个被誉为“城市空中会客厅”的透明空间,此刻成为她独舞的舞台。
在豫园,坤妮学会了用支付宝购买青团,“这里扫码支付比我们的银行卡还快”;在南京路新世界大丸百货,工作人员协助完成退税登记,“从购物到机场退税全流程英文指引,对首次来中国的游客来说,太友好了”。
生活方式的“中国种草”更是贯穿行程。来自俄罗斯的经销商叶卡捷琳娜·帕夫诺娃的丈夫在南京路步行街采购了安吉白茶、正山小种等茶叶,“在莫斯科,我们常见的中国茶是红茶。在这里,光中国绿茶就有十余种不同产地,仿佛欣赏了一场嗅觉的即兴音乐会”。参观完上海植物园后,叶卡捷琳娜·帕夫诺娃记录下10种药食同源植物,“回去要把‘枸杞明目’‘茯苓祛湿’等知识分享给客户”。
从旅游入口到灵感枢纽
自去年12月中国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以来,目前中国对54国人员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中亚客群可经上海入境,延伸至江苏、浙江等地,形成“上海入境—长三角联动”的旅游动线。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2025年上海正以日均超3万人次的入境旅客人数,构建起中国“入境游第一站”的新形象。
“百年前,上海启发了一个全球品牌;百年后,上海正在启发更多人重新认识中国。”叶卡捷琳娜·波尔托拉茨卡娅表示,当1200余名中亚经销商带着上海的温度、中国的灵感回到家乡,他们不仅是企业的经销商,更成为中国生活方式的“民间推广大使”。随着“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深化,这样的“双向奔赴”正让上海成为连接中国与中亚的“灵感枢纽”——不是单向的文化输出,而是多元文明的互鉴共生。
从纽崔莱的百年溯源到支付宝的便捷支付,从豫园的非遗体验到陆家嘴的灯光秀,上海用历史的厚重与创新的活力,为中亚客群勾勒出一幅立体的“中国画像”。正如加琳娜在行李箱上贴的标签:“上海,未完待续”——这座城市的魅力,正等待着更多国际访客前来解锁。
原标题:《1200余名中亚会奖团成员今日结束旅行,行李箱装满中国灵感》
栏目编辑:杨硕 题图来源:杨玉红 摄 图片来源:杨玉红 摄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杨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