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坝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市教育大会精神,推动由重庆一中、南开中学、树人小学等全国知名优质品牌学校为总校的12个教共体建设工作,构建起“3年全覆盖、3段全衔接、3年一周期”的“3个3”的实施路径,成功创成2025年“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力争2027年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构建“幼有优育、学有优教”的公平优质有温度的基础教育体系,赋能沙坪坝区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
“我们家孩子这学期的转变太大了,自从学校成为南开中学教共体成员校以来,孩子的自信心增强了,学习也变得主动了。”这是南开五云实验学校一位家长发自内心的感慨。这位家长说,以前孩子因为小学同学上的中学比自己的学校好,导致缺乏自信、也不爱学习。自从学校成为南开中学教共体成员校后,孩子发生了以上转变。
沙坪坝区教育底蕴丰厚,教育资源富集,教育形态完备,已经基本实现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如何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优质均衡,持续擦亮“沙磁教育”的金字招牌呢?
沙坪坝区践行“成就每个孩子的与众不同,让他们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的教育理念,推动集群化办学迭代升级,建设紧密型教共体,构建起“3年全覆盖、3段全衔接、3年一周期”的“3个3”的实施路径,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
统筹规划布局
三措并举破解发展壁垒
迭代升级办学模式,优化资源配置。结合区域人口变化、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教育发展的迫切需求,优化集群化办学,建立紧密型教共体,探索“名校+新校”“名校+弱校”办学模式。首批教共体由重庆一中、南开中学、树人小学等12所品牌学校组建,新增领办校23所,教共体覆盖学校达85%,到2027年覆盖率达到100%。强化经费保障,夯实投入基础。设置教共体建设专项资金,由教共体总校统筹使用,用于教共体各学校完善教育资源配置、教师绩效差额补助、评价考核激励、特色项目支持等。实施捆绑考核,压实协同责任。围绕发展增值度、社会满意度、改革创新度等建立教共体办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各教共体将办学绩效评价内容作为评优树先、干部使用、政策调整的重要依据,推动成员校与总校在内部治理上深度融合、一体化运行。
革新管理体系
三管齐下,缩小校际差距
推行总校负责制,统一管理方向。实行总校长负责制,总校党组织书记兼任教共体总校长,总校选派优秀管理人员到成员校担任教学、德育、科研等关键管理岗位干部、中层干部,逐步将总校办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等融入成员校。统筹师资配置,均衡教师布局。教共体总校统一招聘、统一培训、统一分配、统一使用新进教师,不断凝聚思想共识,推动教师从“学校人”向“教共体人”转变。建立双向交流机制,聚焦主干学科、薄弱学科、特色课程开发等需求,总校和成员校互相遴选教师跨校任教、跟岗学习。畅通动态管理,扩容优质资源。完善准入准出制度,教共体建设以3年为一周期,通过教共体总校和成员校形成合力、融合发展,成员校在治理能力、教学质量、社会影响力等方面有明显提升后,可解除与总校的帮扶关系,成为独立的优质学校,组建新的教共体,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增量,全力实现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全覆盖。
深化教学改革
三维发力促公平提质量
衔接课程体系,保障发展机会。教共体内实行教学常规统一管理、教学监测同步实施。结合各成员校实际制定统一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分段分层分类开发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课件、试题库、作业设计等优质资源。加速教科研训整合,统筹教共体教师培养和研修活动,设立由学科名师、市区级骨干教师主持的学科工作室,举办联合教研,总校到成员校指导教育教学,推动教学质量整体跃升。贯通人才培养,共享教育资源。依托总校优质赛事平台,带动成员校积极参与,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快速提升成员校教师专业素养。探索开展基础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为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搭建跨校学习平台。积极对接获得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优质教育资源,高品质共用优质联盟校文体场馆、创新实验室等。拓宽交流路径,均衡提升综合素养。畅通教共体学生学习交流渠道,组织学生参与不定期、短周期的校际共培活动,在课程、德育、教学、文化、交际等方面深入体验交流,学生回到原学校后分享学习体会,今年以来共开展学生集体交流活动43场,惠及学生3万余人,达到“出去一个,带动一批”效果,破解学生培养模式局部化、单一化问题。
下一步,沙坪坝区将积极探索沙坪坝区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实践,把其余学校逐步分批次纳入紧密型教共体建设,在2027年实现紧密型教共体建设全面覆盖。到2030年,将实现区域基础教育学段全覆盖、优质学校全领衔、参与学校全提升,打造具有全国全市影响力和辨识度的全域优质均衡新样态,构建“幼有优育、学有优教”的公平优质有温度的基础教育体系,为重庆市建设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贡献沙坪坝教育智慧和力量。
上游新闻记者 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