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11月9日至21日在粤港澳大湾区举行。第十五届全运会的主体育场设置在广东奥体中心体育场,这里的改造也即将完成。


作为第九届全国运动会的主场馆,广东奥体中心体育场飘带造型的屋盖设计,是其最独创性的设计之一。本次升级改造方案,整体保留了飘带形屋盖,并使用新技术、新材料进行形象和功能优化提升。而在视觉元素上,花瓣状的看台,以及颜色鲜明的座椅等,都力图展现新时代大湾区的风貌气韵,使旧馆焕发新活力。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奥体改造项目技术负责人郭嘉介绍,他们在座位的设计上,用4种蓝色体现了大湾区的蓝,在这4种蓝的基础上,又加入了广东的木棉红,还有香港的紫荆紫,澳门的青莲绿色。把这3种颜色又融入4种蓝色当中,整体体现了一种动感、活跃、开放、融合的视觉的效果。


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主体育场,广东奥体中心体育场的改造工作目前已经接近了尾声。这次改造工作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实现了体育场馆空间的开放化。从这个坡道走上来之后,可以很容易直面宏伟的广东奥体中心。而这也恰恰体现了大湾区务实开放包容创新的精神特质。


不仅广东奥体中心体育场的主入口设计进行了巨大的改变,同时,体育场原本被玻璃幕墙封闭的二层空间也完全开放,被改造成了一个具有800米环形开放式跑道的全民健身活动空间。这些设施赛后都将向市民免费开放,在服务大型赛事的基础上,也真正实现“人民的体育公园”理念。


目前,广东奥体中心体育场的改造工作已经接近完成,即将于5月底交付给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开幕式团队,届时十五运的大幕也将由此开启。 全运会为媒促消费 做好赛事经济文章

伴随着全运会场馆的更新完善,以及各项赛事活动的持续举办,以全运会为媒的赛事经济,也持续在大湾区绽放消费活力。 这几天,全国游泳冠军赛暨全运会资格赛正在深圳进行,众多奥运冠军的参与点燃了现场观众的热情。据了解,仅此一项赛事,就创造票房超过800万元。


2025年以来,深圳已经连续举办了男足U20亚洲杯,乒乓球亚洲杯、女子冰球世锦赛等多项国际赛事。这些赛事吸引了国内外观众来深观赛、旅游,为深圳带来了“游客流量”和“经济增量”。特别是乒乓球亚洲杯举办期间,5天共10场赛事吸引了超过13万人次观赛。其中,83.5%的观众来自深圳市外,票房总收入约7200万元。


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何建辉介绍,据不完全的统计,面向市民的体育活动一年超过1万场次。从促消费的角度来讲,每年精选100件以上的赛事,跟文旅消费紧密结合。2023年,深圳人均体育消费超过3800元,在全国主要城市和体育消费试点城市中排在前列。 而在广州,仅一场世界田联接力赛就汇聚现场观众近7万人次。本届全运会,广州赛区将承办约40%的比赛项目,同时广州计划筹办超500场赛事活动,为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体育动能。


广州体育局副局长赵灵峰介绍,广州有良好的体育基础,群众参与度也高。2024年,体育消费总规模达到631亿元。2025年可能会更好,而且有全运会这样一个强力的支撑。


据统计,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对主办城市的消费拉动明显。2023年,成都大运会带动住宿、餐饮、零售消费438.3亿元,环比增长14.2%。杭州亚运会期间,体育及相关消费489.6亿元,环比增长15.6%。


随着十五运会筹备推进,大湾区粤港澳三地正加速构建“体育+文旅+商业+科技”的四维模型,全力将全运会的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编辑:杨书杰 责任编辑:刘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