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7日,特朗普前脚刚从中东带着“三天狂揽数万亿美元”的新闻标题凯旋;后脚就在推特账号24小时内连发两条动态,从高调宣称"中东格局已变"到破防怒斥沃尔玛,最终抛出"愿访华"的橄榄枝
这和他之前一直强调对中国施压、把问题归咎于中国的做法截然不同,关税战还没落下帷幕,特朗普怎么开始搞“攘外先安内”的戏码了?策略的意外转向,背后透露出什么信号?
“大棒”挥向自家人
刚从中东“凯旋”,特朗普还没消停两天,就在社交媒体上连放两炮,目标却不是中国,而是自家的“体面人”。
先是对零售业航母沃尔玛开火,劈头盖脸就是一句:“美国消费者不应为中国商品支付更高价格!”此言看似强硬,实则自揭伤疤——美国对华加征的10%关税,已导致沃尔玛等零售巨头成本激增,被迫涨价。
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美国核心通胀率因关税推高0.8%,家庭年均支出增加1200美元。
特朗普的怒吼,实则是承认对华“极限施压”的失败。他曾幻想通过关税逼迫中国让步,却未料到中国以“对等反制+稀土管制+实体清单”的组合拳,将压力悉数反弹。当美国消费者为日用商品涨价买单时,特朗普的“贸易战必胜”叙事已彻底破产。
紧接着,5月16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成了靶子,被特朗普冠以“太迟先生”的雅号,催着他赶紧降息。
然而,一周前他还将通胀归咎于“中国操纵汇率”。这种“对内甩锅”的急转弯,暴露了美国经济的深层危机:关税战叠加债务高企,迫使美联储在抑制通胀与稳定增长之间左右为难。若继续加息,企业融资成本飙升;若转向降息,美元信用恐遭重创。
特朗普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只要美元宽松放水,就能稀释掉他那些关税政策带来的副作用,让全世界都来为美国的政策买单。
可鲍威尔前几天刚撂下话,现在降息时候未到!还顺带敲了警钟,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可是在增加呢。这两通操作,火气不小,显然这位总统有点坐不住了。
对华施压碰壁,内部“开刀”另寻出路
特朗普最近和一周前的表态,那变化可不是一点半点,之前,恨不得把所有问题都扣在中国头上。现在呢,风向转了,开始冲着“美国自己人”发力。
无论是敲打沃尔玛这样的商业巨头,还是给美联储这样的金融中枢施压,都透着一股无奈:看来,单靠外部施压,想让中国乖乖低头,这算盘是打错了。
既然硬骨头啃不动,那就只能调转枪口,从内部找找突破口了。
说白了,特朗普可能也回过味儿来了,之前那种“中国很快就会屈服”的乐观判断,恐怕是过于一厢情愿。几个回合下来,对方不仅没趴下,反而腰杆更直了。
眼瞅着外部压力这剂药不太灵光,特朗普自然而然地想到,是不是该从自家后院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找点“退烧药”先缓解一下眼前的症状。这种策略重心的转移,虽然有点出人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
中东“画饼”难充饥,盟友圈子也漏风
而特朗普这次所谓“数万亿”的大单,听着挺唬人。可细看这账本,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这些数字的含金量,连美国媒体都直言“水分过半”:沙特此前承诺的6000亿美元对美投资,实际落实不足三分之一;卡塔尔的“万亿豪言”更像是为美国军工巨头定制的“面子工程”。
耐人寻味的是,这场中东“金元外交”的庆功宴尚未散场,特朗普突然向中国抛出橄榄枝:“愿意飞到中国谈判”。更讽刺的是,他一边宣称“中东国家不会倒向中国”,一边又不得不承认“中美关系很重要”。
相比之下,中国在全球供应链里的核心位置那可是实打实的。对中国加关税,立竿见影地就会影响美国国内的物价稳定,这一点特朗普政府比谁都清楚。光靠那些军售订单和画在纸上的长期合作意向,根本解决不了眼皮子底下的通胀压力。
更麻烦的是,他那套“对等关税”的说辞,在盟友圈子里也不怎么受待见。欧盟、日本、韩国这些老伙计,过去几个月没少对美国的单边主义做法表达担忧,觉得这是净瞎搅和全球贸易秩序。
访华橄榄枝暗藏玄机
面对特朗普的反复无常,中国始终坚守“平等、互惠、尊重”的谈判底线。王毅外长赴美谈判时,中方以“三连击”反制亮明态度:
对等关税:针对美国煤炭、液化天然气等关键产业精准打击;实体清单:将谷歌、PVH集团等美企列入不可靠清单,切断技术霸权链条;规则反击:在WTO起诉美国违规,联合欧盟推动多边仲裁机制。
这种“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策略,不仅验证了中国经济的抗压韧性,更迫使特朗普从“对抗”转向“竞合”。正如外交部原副部长所言:“任何‘美国优先’的胁迫外交,终将反噬自身。”
正是被国内通胀、贸易摩擦、国际谈判僵局这几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特朗普才急吼吼地抛出访华的意愿。美国财长贝森特最近也放风说,未来两三周内,美方会公布新的关税调整方案,还特别强调,美国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全球贸易环境,而不是没完没了的多边关税战。
这番话,等于给特朗普的访华意愿又加了个注脚:重新审视对华经济关系,已经是火烧眉毛的事了。特朗普大概是希望通过访华,跟中方当面锣对面鼓地沟通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个既能解决问题,又能让自己“体面”下台阶的方案。
有意思的是,特朗普在表达访华意愿的时候,还特意提了一句,“如果中国愿意开放市场,将对中国的和平和统一非常有帮助”,这话里有话,明摆着是想把台湾问题也掺和到贸易谈判里来。
这种拿“台湾牌”当筹码换经济利益的把戏,他头一回当总统的时候就玩过,结果呢?没成功。现在又老调重弹,更像是手里实在没啥好牌可打,只能把压箱底的旧货翻出来试试了。
对于特朗普的这份“邀请函”,北京方面倒是不急不慢,没立刻给个准话。中国的态度一直都很清楚:谈,可以。但必须在平等、尊重、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谈,特别是核心利益这块,没得商量。想让中国在对方看似顶不住的时候主动递梯子?恐怕想多了。
任何谈判要想有进展,都得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来,光耍嘴皮子可不行。中美之间的这点事儿,错综复杂得很,绝不是一两次外交姿态就能轻松搞定的。这盘棋接下来怎么走,还得慢慢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