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那家医院、本科生14篇SCI论文的事情后,舆论场上,黄杨钿甜及其曾经作为公务员的父亲,成了新的质疑对象。
起因是一对耳环。
5月11日,黄杨钿甜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成人礼照片。照片中,她戴的耳环被指是奢侈品牌GRAFF经典系列,官方售价约230万元。网友据此推算其家资,觉得一个公务员家庭出身的三四线明星,正常情况下,应该不具备这样的高消费能力。
随后,黄杨钿甜再次发文分享类似照片,并称“耳环是妈妈的 ”。黄杨钿甜爸爸杨伟也发文回应:耳环不是正品,涉及的雅安灾后重建、赈灾贪官等均为谣言。
黄杨钿甜先说耳环是妈妈的,然后这位父亲又说耳环不是正品,这就成了“佩戴了妈妈的山寨耳环”。也难怪,网友会进一步质疑:如果是不值钱的山寨货,还有必要用妈妈的吗?而且是成人礼这样的重要场合?
在缺乏直接证据的情况下,这样的质疑确实有些“下意识”,但也未必不符合某些常理。毕竟,此前也出现过以杨达才为首的好多个“表哥”,以及北极鲶鱼的爷爷、周公子、“严书记”等事件。
有人问,杨伟都辞职那么多年了,已经是个普通人了,是不是就没法查了?
事实上,公职人员不仅退休后可能被查,辞职多年后被查的案例也比比皆是。
比如工商银行原副行长张红力辞职5年后被查,博士学历都是骗的;交通银行天津市分行原行长郭宏伟辞职8年后被查;还有新余原市委书记、江西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主任汪德和,辞职下海十多年照样被查。
而且,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干部离岗离职后要严格执行从业限制规定,避免利益冲突。
一是不能违规接受原任职务管辖地区和业务范围内的企业和中介机构等单位的聘用;
二是不能违规从事与原任职务管辖业务或者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活动;
三是党员领导干部离职或者退(离)休后,不能违规担任上市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独立董事、独立监事等职务。
杨伟究竟有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其实是很容易查知的。
按照杨伟的自述,他曾在雅安城市管理局执法支队工作,后调入雅安市投资促进局下属的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工作,主要从事招商引资、对接服务和单位网络建设工作。这种工作的特殊性,也是网友质疑和其下海经商有无关系的关键所在。
有网友爆料同名且电话号码相同的线索
杨伟还表示,其所有工作内容从未负责雅安灾后重建招投标项目,招标审核、资金收支等工作,更从未入职四川慈善总会,网传相关内容实为同名同姓人员,与本人毫无关系。事实是否真的如此,也是一查便能核实的,这可是数字化时代。
不能说,辞职了,原单位就和其没关系了。如果曾在待过的岗位上涉嫌违法违纪,或者有某些线索,相应的涉事单位也是应该积极受理的。
杨伟在公开声明中,也已经表示会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那么雅安当地不妨就介入查一查,这样对谁都好。
近年来,舆情处理及其工作机制愈发成熟,国办曾发文定规则,涉及地方的政务舆情,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行回应,涉事责任部门是第一责任主体,本级政府办公厅(室)会同宣传部门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涉事责任部门实行垂直管理的,上级部门办公厅(室)会同宣传部门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且有24小时内、48小时内等时间规定。
其中还强调,涉及公众切身利益且产生较大影响的、涉及民生领域严重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都属于政务舆情需重点回应的。
那么,一位辞职公务员被质疑可能存在贪腐,且热搜上了好几个、好几天,算不算政务舆情?又算不算重大?
群众心里有杆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