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在石谷解凭空消失,半个月都杳无音信。
父亲暴瘦,母亲沙哑,只盼孩子赶快出现。
男童失踪之谜牵动人心。
石谷解惊现佛光,最后希望转向五雷山岔路。
那么,男童现在究竟是否还幸存?
这次走失究竟是意外还是人为?
福建莆田那个走丢的八岁小男孩已经牵动大伙儿的心整整十六天了。
五月十九号这天,山里头的温度忽高忽低。
前些日子无人机在天上嗡嗡飞,热成像仪把整片林子都扫了三遍。
可活生生的人愣是找不着半点影子。
要说最让人揪心的还得数天气。
别看白天太阳晒得人冒油,天一擦黑温度直接掉到十度以下。
孩子当时就穿件薄衬衫,这些天要是没吃没喝还冻着,铁打的身子也扛不住。
当妈的嗓子早就喊哑了,天天攥着个扩音喇叭在山上转悠,原先合身的衣裳现在直晃荡。
孩子他爹跟着救援队翻山越岭,鞋底磨穿了两双,脚底板的水泡破了又起。
有村民看不过去给送饭,两口子扒拉两口就说饱了。
这搁谁身上能有胃口吃饭?
山里头的路可不像城里马路那么规整。
主路就一条两尺宽的石头道,旁边尽是些七拐八弯的岔路。
救援队长老李指着地图比划:“上礼拜拉网式搜索,把主路周边三公里翻了个底朝天。”
现在得往五雷山南坡找,那地界儿老藤蔓缠着野竹子,人钻进去就跟掉进绿窟窿似的。
要说这搜救的门道可多了去了。
警犬队牵了六条黑背过来,狗鼻子贴着地皮来回嗅。
无人机带着热感应摄像头在天上转,操作员盯着屏幕生怕漏了哪个发热点。
最玄乎的是前天有个队员拍云海,照片里模模糊糊有个亮点。
大伙儿凑着手机屏幕瞅了半天,最后队长拍板:“管它是浮光还是反光,派个小队过去瞧瞧。”
天气预报说往后三天都得下雨,这可把救援队急得直跺脚。
雨水不光冲山路,连人身上的气味都能给冲没了。
警犬训导员小王蹲在地上给狗子顺毛:“要是真下起雨来,这几个宝贝的鼻子可就派不上大用场了。”
现在每天天亮就开工,天黑透了才收队,手电筒电池都耗掉十几盒。
附近几个村的乡亲们也没闲着。
开小卖部的老刘把整箱矿泉水往救援指挥部搬,开农用车的师傅自发当起运输队。
有个七十多岁的老猎户来帮忙,说他年轻时在这片打过野猪,熟得跟自己家后院似的。
派出所民警挨家挨户提醒,让大伙儿别信网上那些乱七八糟的传言。
石谷解山里光是野瀑布就有七八处,岩洞暗沟更是不计其数。
现在所有救援力量都往五雷山方向集中,那地界儿山势更陡,有些崖壁得绑着绳子才能下。
新调来的军用级无人机带着夜视仪,天黑后还在坚持作业。
有个参与过汶川救援的老兵说了句实在话:“有时候找不着未必是坏事,没消息总比坏消息强。”
山里的夜风刮得人骨头缝发凉,救援队的帐篷亮着星星点点的光。
对讲机里的电流声时不时响两下,谁也不敢关机器。
孩子的照片贴满了整面指挥板,那双黑溜溜的眼睛看得人心里发紧。
山脚下的临时指挥部里,地图上画满了红圈圈,橡皮擦都快磨没了。
这事儿给所有当爹妈的都敲了警钟。
村小学连夜开了安全课,老师们带着孩子模拟走失该怎么办。
镇上的登山俱乐部自发组织巡山队,把容易迷路的岔路口都系上了反光带。
连卖糖葫芦的老汉都在三轮车上贴了寻人启事,见着带孩子的就多嘴提醒两句。
眼瞅着黄金救援期越来越远,可没人敢说放弃两个字。
市里省里的专家来了好几拨,卫星地图铺了满桌子。
孩子的外婆天天在佛堂里烧香,供桌上的长明灯十六天没熄过。
村里有个百岁老人拄着拐棍到山脚下,说是要给孩子喊魂。
救援队的小伙子们虽然不信这些,可路过香案的时候都会放轻脚步。
这节骨眼上,多份念想总不是坏事。
现在整座山都绷着根弦,每块石头后面都可能藏着希望。
搜救队的铁锹碰到个土堆都要扒开看看,无人机飞过树梢都要拉近镜头瞅瞅。
孩子的玩具车还在自家院子里停着,车轱辘上沾着半个月前的泥巴。
所有人心里都憋着股劲儿,就等着哪天突然有人喊一嗓子:找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