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
2025年5月17日,彭博新闻社传出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政府正准备出售由国家资助的媒体机构,美国之音(VOA)的总部大楼。根据特朗普政府削减政府开支的计划,位于华盛顿的美国之音总部大楼被列为“加速处置”的几处房产之一,标志着这家自1942年创办以来,作为美国国家软实力工具的关键机构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打击。
特朗普政府的这一举措,结合其对美国国际媒体署(USAGM)预算的全面削减,表明了一个危险信号:美国的全球软实力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不仅仅是对一个媒体机构的削减,而是对美国全球影响力、对外宣传战略及其国家形象的严重削弱。
美国之音作为美国政府资助的媒体机构,自二战时期起便肩负着传播美国价值观、文化和政治立场的重要任务。该机构的成立初衷是通过广播和后来的多种媒体形式,对抗纳粹的宣传机器。随着冷战的升温,美国之音成为美国与苏联阵营进行意识形态对抗的前锋,传递亲西方的声音,致力于塑造“自由世界”的舆论阵地。然而,今天,这一机构却成为了特朗普政府削减预算和缩减政府开支计划的牺牲品。
特朗普政府的削减政策,并非偶然,而是其广泛的“美国优先”战略的一部分。特朗普早在2017年便提出,要通过“强硬外交”和削减海外支出,减少美国在全球事务中的“干涉”,优先考虑国内经济与利益。在他看来,美国之音不仅是“激进的宣传工具”,更是一个“纳税人的负担”。因此,特朗普不仅通过削减美国国际媒体署的预算,限制其海外宣传活动,还直接解雇了该机构近600名合同工,标志着美国国内政治形势对外传播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在美国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也在国际社会中掀起了广泛讨论。美国之音作为美国政府的重要宣传工具,其权威性和传播能力长期以来对美国的全球形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尤其在冷战期间,美国通过这些渠道有效地向世界各地传播西方民主思想与自由市场经济的理念,成功地将其自身塑造成全球领导者。然而,特朗普的这一决策却直接挑战了美国的软实力,并可能导致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进一步衰退。
特朗普政府对美国之音的削减,表面上是一次对政府开支的缩减,但实际上却深刻揭示了美国全球领导地位的衰退。随着国际形势的复杂化,全球舆论战和信息战变得愈加重要,而软实力的削弱将直接影响美国在全球事务中的话语权。如今,特朗普的这一决策让外界深刻质疑美国是否还具备领导世界、引导国际潮流的能力。
如果将美国之音的削减放在更广泛的背景中看待,可以发现这背后深刻的政治信号和外交含义。特朗普政府的对外政策强调“美国优先”,推动“撤退主义”和“孤立主义”,主张减少对外援助与干涉,削减一切与其核心利益无关的国际事务投入。美国之音的削减和总部大楼的出售,无疑是这一政策的延续和体现。随着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战略深入人心,美国在全球的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正在发生明显退化。
事实上,美国之音不仅是美国政府与世界其他国家沟通的桥梁,还是美国外交战略的一部分。在全球信息化、网络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国家间的信息战已成为新型的战争形式,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正确塑造国家形象、传播文化价值观,成为了大国竞争的重要手段。美国之音自成立以来,凭借其覆盖广泛的广播平台、电视节目以及社交媒体影响力,向全球范围内传递着美国的声音,这在塑造美国“自由世界”领导者形象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特朗普政府削减美国之音及相关机构预算的举措,反映了当前美国政府对全球舆论战的冷漠态度。正如美国国内媒体批评的那样,这种“收回领导力”的行为,意味着美国将进一步孤立于世界之外,放弃了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美国之音的削减,不仅会削弱美国对外传播其核心价值观的能力,更会让全球观众对美国的影响力产生疑虑。
在这个信息爆炸、网络全球化的时代,控制话语权的国家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占据更多主动权。而特朗普政府选择削减这项软实力工具,显然是不理智的。随着全球局势的变化,各国在国际舞台上日益依赖信息战来达成政治与经济利益。如果美国放弃其在这一领域的领导地位,它将不仅仅在全球战略博弈中失去话语权,还可能被其他崛起中的大国超越,最终导致全球影响力的彻底丧失。
特朗普政府的这一举动不仅是对美国之音的削减,更是对全球舆论控制和外交手段的自杀式行为。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信息和文化领域,而非传统的硬实力对抗。美国的选择,必将成为全球政治舞台上一道难以忽视的警示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