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情节存在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昏黄的灯光照在狭小的客厅里。
赵晓云在厨房烧水,卧室里传来母亲断断续续的低语。
三十年过去,赵晓云早已习惯这样的生活。
一个月前的那个雨夜,母亲突然在电闪雷鸣中挣扎着坐起身。
眼神清明地抓住赵晓云的手臂:"晓云,深圳……罗湖区银湖,别墅,我们的房子在那里,很大很美……"
母亲说完这句话,又开始浑浑噩噩。
赵晓云只当母亲是阿尔兹海默症出现的幻觉,轻轻拍母亲的手背做安抚。
直到她真的决定去看一看,到了以后却愣住了……
01
昆明的夜晚总是来得特别早,尤其是这个五月的雨夜。
窗外雨点密集地砸在老旧小区斑驳的外墙上,发出"哗啦啦"的声响,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雨水淹没了。
赵晓云在狭小的厨房里忙活着,汗水从她额头滑落。
四十岁的她已经比同龄人显得苍老许多,额头上几缕不服帖的银丝在昏黄的灯光下格外刺眼。
她熟练地将小米淘洗干净,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然后点燃了煤气灶。
"唉,又快没气了。"她拧了拧煤气罐,叹了口气,"下个月得想办法换个新的了。"
家里的经济状况一直很拮据。
作为一个小小民俗饰品店的老板,赵晓云每个月的收入刚好够维持她和母亲的基本生活,再加上母亲的医药费,几乎月月都是紧巴巴的。
她不时看一眼砂锅,又望向卧室方向。
那里躺着她的母亲,赵芳,一个已经与世界脱节三十年的灵魂。
粥终于熬好了,香气弥漫在这个五十多平米的老旧公寓里。
赵晓云小心翼翼地盛了一碗,放在餐盘上,又加了几片腌制的小菜,这是母亲为数不多能接受的食物之一。
"妈,晚饭好了,您起来吃点东西吧。"她端着餐盘走进卧室。
"今天我熬了您最爱吃的小米粥,还放了一点红糖,您尝尝甜不甜。"
卧室里光线昏暗,只开了一盏小台灯。
床上的老人瘦骨嶙峋,眼神空洞地望着天花板,好像那里有什么只有她能看见的东西。
七十岁的赵芳,皮肤像是被风干的纸一样贴在骨头上,头发稀疏苍白,眼睛深陷在眼窝里。
这样的状态,已经持续了整整三十年。
"妈,您听到我说话了吗?"赵晓云放下餐盘,在床边坐下,小心翼翼地扶起母亲,把枕头垫在她背后,"您要是不吃点东西,身体会吃不消的。"
医生说了,现在天气变化大,您得多补充点营养。"
赵芳没有回应,眼神依旧空洞。
她只是机械地张开嘴,像个听话的孩子一样,任由女儿一勺一勺地喂着粥。
"这粥熬得不错,软糯香甜,您以前最喜欢吃我煮的小米粥了。"赵晓云一边喂,一边轻声说着,尽管她知道母亲可能听不懂。
"您记得吗?您总说我煮的粥比外面买的好吃十倍。"
窗外的雨越下越大,雨点敲打窗户的声音越来越响。
突然,一道闪电划破夜空,紧接着雷声轰鸣。
"轰隆隆——"震耳欲聋的雷声在头顶炸开。
就在这一瞬间,赵芳的身体猛地一颤,眼中突然闪烁起从未有过的清明光芒。
她的瞳孔收缩了一下,然后猛地抓住赵晓云的手腕,力气大得让人意外。
"晓云!"她的声音虽然颤抖,却异常清晰,"晓云,你听我说!"
赵晓云手中的碗差点掉在地上,热粥溅了她一手也浑然不觉。
她不敢置信地看着母亲,心跳陡然加速。
"妈?妈您说什么?"赵晓云的声音都在发抖,她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
"您能听见我说话?"您能认出我来?"
"深圳......"赵芳急促地喘着气,眼神紧紧盯着女儿,像是要把所有的力气都用在说话上,"深圳罗湖区银湖......有我们的房子,一栋很大很美的别墅......"
"妈,您在说什么啊?什么别墅?"赵晓云完全愣住了,手足无措地看着母亲突如其来的变化。
"200多平米......两层楼......有花园......"赵芳的声音越来越虚弱,但眼中的清明依然在闪烁。
她紧握着女儿的手,像是担心自己随时会再次失去意识,"那是我们的家......我们的家......记得,一定要回去......"
"我们的家?深圳的别墅?"赵晓云惊讶地重复着,"可是,可是我们一直住在昆明啊,我从小就在这里长大......"
话音未落,赵芳的眼神又开始涣散,像是有一层雾气慢慢覆盖上来。
她的手失去了力气,重新回到了那副神志不清的样子,好像刚才的清醒只是一个美丽的幻觉。
02
"妈!妈!"赵晓云心急如焚,轻轻摇着母亲的肩膀,"您再说一遍,什么别墅?"
什么深圳?我们真的在深圳有房子吗?"
可是赵芳已经重新陷入了浑浑噩噩的状态,嘴里开始不停地嘟囔着听不清楚的话语,眼神又恢复了那种空洞的样子。
赵晓云呆坐在床边,心跳得厉害。
三十年来,这是母亲第一次说出这么清楚的话。
深圳?别墅?这些词语在她心中反复回响,像是一把钥匙,开启了一扇未知的大门。
她的目光落在墙上那张泛黄的老照片上,那是她前几天整理东西时在母亲的旧箱子底部找到的。
照片上
那个女孩,正是年轻时的母亲赵芳,看起来不过二十出头的样子。
赵晓云走到照片前,仔细端详着。
这么多年来,她从未见过母亲年轻时的照片,也从未听母亲提起过深圳。
在她的记忆中,母亲一直是现在这个样子,神志不清,与外界几乎没有交流。
"深圳的别墅......"赵晓云喃喃自语,"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窗外的雨依旧下个不停,雷声也渐渐远去。
屋内只剩下赵晓云急促的呼吸声和母亲含糊不清的嘟囔声。
那晚,赵晓云辗转反侧,一夜未眠。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赵晓云就起床了。
她给母亲做好早饭,安顿好一切,然后拨通了小丽的电话。
"小丽,我今天可能不去店里了,你能帮我照看一下吗?"
电话那头的小丽还带着睡意:"晓云姐,这么早啊......没问题,我会准时去开门的。
是不是阿姨身体不舒服?"
"不是,我要带我妈去看周教授。"赵晓云简单地说,不想多解释昨晚的事情。
挂了电话,她又联系了出租车,然后帮母亲换好衣服。
令她惊讶的是,今天的赵芳出奇地配合,没有像往常那样抗拒穿衣服。
"妈,我们今天去看周教授,好不好?"赵晓云一边帮母亲梳头,一边轻声问道。
赵芳依旧没有回应,但她的眼神似乎比平时多了一些东西。
也许是赵晓云的错觉,她总觉得母亲今天的目光不像往常那样完全空洞。
出租车按时到达,司机是个热心的中年人,看到赵晓云搀扶着年迈的母亲,立刻下车帮忙。
"去哪儿啊?"司机一边发动车子,一边问道。
"市区老城区,清平街48号。"赵晓云报出了周教授诊所的地址。
"哦,周教授那儿啊。"司机点点头,显然对这个地址很熟悉,"我送过不少病人去那儿,周教授医术不错,就是地方有点偏。"
"嗯,他治疗我妈已经十几年了。"赵晓云看着窗外,昆明的早晨雨过天晴,街道显得格外清新。
"您妈贵庚啊?"司机从后视镜瞄了一眼后座的赵芳。
"七十了。"
"看着挺硬朗的啊,就是......"司机欲言又止。
"就是神志不清。"赵晓云帮他说完,语气平静,"阿尔兹海默症,已经三十年了。"
"三十年?"司机惊讶地拧过头看了一眼,差点撞上前面的电动车,"那您......"
"我四十了,从十岁起就看着我妈这个样子。"赵晓云叹了口气,"习惯了。"
车内陷入了沉默,只有赵芳偶尔发出的含糊不清的低语。
四十分钟后,出租车停在了一栋老式的砖房前。
这是昆明老城区的一处老建筑,外墙已经有些斑驳,但门口的牌匾擦得很亮:"周氏神经内科诊所"。
赵晓云付了车费,扶着母亲慢慢走进诊所。
一进门,她就看到了正在整理药柜的周教授。
周教授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花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戴着一副老式的金丝眼镜,穿着整洁的白大褂。
他是昆明有名的神经科专家,虽然已经退休多年,但依然在自己的小诊所里坚持看诊。
03
"周教授,打扰您了。"赵晓云扶着母亲走进诊所。
"晓云来了啊。"周教授推了推眼镜,微笑着迎上前。
怎么没提前打电话?阿姨今天看起来气色还不错。"
"周教授,我妈昨晚突然清醒了一下。"赵晓云一进诊所就迫不及待地说道。
"哦?"周教授推了推眼镜,"具体说说怎么回事。"
赵晓云把昨晚的事情详细地讲了一遍,周教授一边听一边点头,时不时在病历本上记录着什么。
"她真的说得很清楚,提到深圳,还说有什么别墅。"赵晓云有些激动,"周教授,这是不是说明我妈的病情有好转?"
周教授沉思了片刻,语气谨慎:"晓云啊,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偶尔恢复部分记忆是有可能的,特别是在强烈刺激下。
不过......"
"不过什么?"
"这也可能只是病情进展过程中的一个插曲,不要抱太大希望。"周教授看向坐在一旁发愣的赵芳。
"不过,如果你妈真的提到了具体的地点和事情,倒是可以顺着这条线索查一查。"
"可是我从来不知道我妈去过深圳啊。"赵晓云皱着眉头,"她年轻的时候就已经这个样子了,我都不记得她正常的时候是什么样。"
"你父亲呢?他有没有提过这事?"
"我爸在我很小的时候就不在了,我对他也没什么印象。"赵晓云摇摇头,"从小到大,家里就我和我妈两个人。"
周教授站起身来,在赵芳面前蹲下:"赵芳,你还记得深圳的房子吗?"
赵芳没有反应,眼神依然空洞。
"试试看吧。"周教授拍拍赵晓云的肩膀,"对于她这种情况,任何可能恢复记忆的机会都不应该错过。"
而且,万一真的有那栋房子呢?"
从诊所出来,赵晓云的心情五味杂陈。
她开了一家小小的民俗饰品店,生意不算太好,每个月除了店铺租金和生活费,剩不下多少钱。
照顾母亲的医药费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如果母亲真的在深圳有房产......
"不行,不能想太多。"她摇摇头,先把母亲送回家,然后匆匆赶到店里。
"晓云姐,你今天怎么这么晚才来?"店员小丽正在整理货架,看到赵晓云进来赶紧迎上前。
"家里有点事。"赵晓云简单地说了一句,然后走到收银台后面坐下。
店里很安静,偶尔有几个游客进来看看,但买的人不多。
赵晓云心不在焉地看着手机,在网上搜索深圳银湖别墅的信息。
"天哪!"她忍不住惊呼出声。
"怎么了晓云姐?"小丽好奇地凑过来。
"你看这个,深圳银湖别墅区的房价......"赵晓云的声音都在颤抖。
手机屏幕上显示,银湖别墅区的房价每平米都在十几万以上,一栋200平米的别墅至少价值几千万。
"几千万?"小丽瞪大了眼睛,"晓云姐,你没事吧?
看这么贵的房子干嘛?"
"我......"赵晓云欲言又止,"没事,随便看看。"
傍晚回到家,赵晓云再次翻出那张老照片,仔细打量着照片上的每一个细节。
确实是一栋很漂亮的别墅,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周围绿树环绕。
她又找出了那本残缺的日记本,一页一页地翻看。
大部分内容都很模糊,但在最后一页,她发现了几行用力很重的字迹:
"不能相信他......他会抢走一切......必须保护好房子和晓云......"
他?是指谁?赵晓云的心跳加速。
"妈,您觉得我们该不该去深圳看看?"她坐在母亲身边问道。
赵芳没有回答,但当听到"深圳"两个字时,她的眼神似乎有了一丝波动。
04
经过两天的犹豫,赵晓云终于下定了决心。
"小丽,我可能要请几天假,你帮我看着点店里。"她对店员说道。
"晓云姐,你要去哪啊?"
"去......"赵晓云停顿了一下,"去深圳一趟。"
"深圳?你去深圳干嘛?"小丽很意外。
"有点私事。"赵晓云没有多解释,"这几天店里就麻烦你了。"
她又找来了多年的闺蜜红梅,请她帮忙照看店铺。
"晓云,你这是怎么了?突然要去深圳?"红梅是个直爽的女人,说话没有顾忌,"你妈身体这个样子,你怎么还要带她出远门?"
"红梅,我......"赵晓云把近几天发生的事情告诉了闺蜜。
"你说什么?你妈在深圳有别墅?"红梅瞪大了眼睛,"真的假的?"
"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我想去看看。"赵晓云说道,"万一是真的呢?"
"万一是假的呢?你这不是折腾自己吗?"红梅有些担心,"而且带着你妈,路上多不方便。"
"我已经决定了。"赵晓云的语气很坚定,"红梅,店里就拜托你了。"
红梅看着好友坚定的眼神,只能叹了口气:"好吧,你小心点,有什么事随时给我打电话。"
买好火车票,赵晓云开始收拾行李。
她把那张照片、日记本,还有那把老式的钥匙都装进包里。
"妈,我们明天去深圳,好不好?"她对母亲说道。
奇迹再次发生了,赵芳缓缓转过头看向女儿,眼中闪烁着清明的光芒:"深圳......我们的家在那里。"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火车,母女二人终于抵达了深圳站。
"妈,我们到了。"赵晓云扶着母亲走下火车,深圳的热浪扑面而来。
令她惊讶的是,一向神志不清的母亲今天显得格外安静,甚至主动配合着女儿的搀扶。
"不一样了......"赵芳小声嘟囔着,"都不一样了......"
"什么不一样了?"赵晓云问道。
但赵芳又陷入了沉默。
她们在火车站附近找了一家便宜的旅馆住下。
房间不大,但还算干净。
"妈,您先休息一下,明天我们就去找那栋房子。"赵晓云帮母亲脱掉外套。
当晚,赵晓云几乎一夜没睡。
她在手机上反复查看银湖别墅区的地址和路线,心情忐忑不安。
第二天一早,她们吃过早饭就出发了。
坐在出租车上,赵晓云拿出那张照片给司机看:"师傅,您知道这是哪里吗?"
司机瞄了一眼:"这是银湖别墅区吧?那可是深圳最高档的别墅区之一,住的都是有钱人。"
"真的在银湖?"赵晓云的心跳加速。
"当然。"司机看了看后视镜里衣着朴素的母女俩,"你们去那里干什么?"
"我们......"赵晓云犹豫了一下,"去看朋友。"
半个小时后,她们到达了银湖别墅区门口。
这是一个戒备森严的高档社区,门口有保安站岗,还有电子门禁系统。
"请问您来找谁?"保安拦住了她们。
"我们......"赵晓云拿出照片,"我们来找朋友,就住在这个别墅里。"
保安接过照片看了看,又上下打量着这对衣着朴素的母女,眼中闪过一丝狐疑:"这照片看起来有些年头了,您确定朋友还住在这里吗?"
"确定。"赵晓云强装镇定。
保安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放行了:"进去吧,不过不要在里面乱逛。"
05
进入社区,赵晓云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宽阔的道路,精心修剪的绿化,一栋栋豪华的别墅错落有致地分布着。
"妈,您还记得路吗?"她问道。
令她意外的是,赵芳竟然开始主动往前走,脚步越来越坚定,仿佛对这里很熟悉。
"我的家......"赵芳一边走一边小声说着,"我的家在这里......"
她们沿着弯曲的小径走了大约十分钟,最后停在了一栋独栋别墅前。
这栋别墅确实和照片上一模一样,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白色和灰色相间的外墙,虽然经过了三十年,但依然保持得很好。
"就是这里。"赵芳指着别墅,声音坚定而清晰。
赵晓云的手开始颤抖。
眼前的别墅显然不是空置的,花园修剪得很整齐,门前停着一辆豪华轿车。
她深吸一口气,从包里拿出那把老式钥匙,走向大门。
但门锁已经换成了现代化的电子锁,她手中的钥匙根本插不进去。
"怎么办?"她看向母亲。
赵芳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注视着这栋别墅,眼中有种复杂的情感。
赵晓云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按响了门铃。
"叮咚——"
门铃声在别墅里回响,几秒钟后,里面传来了脚步声。
"吱呀——"
大门缓缓打开。
那一刻,赵晓云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
就在她看清后,却猛地一愣,整个人呆立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