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5月19日,广州市招考办发布《2025年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报考指南》(以下简称“《报考指南》”)。广州市教育局介绍,今年普通高中招生计划90476个,较2024年80416个招生计划增加10060个招生计划,增幅12.51%。其中公办增加5598个(含综合高中414个,含民办公费班498个),占新增学位的55.65%。

广州市教育局表示,90476个计划中,普通高中公办计划68872个(含综合高中1514个),民办公费班1314个,合计70186个,占比77.57%;民办普高20290个(含905个中外合作办学,不含公费班),占比22.43%。

《2025年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报考指南》网址:https://gzzk.gz.gov.cn/zkzz/zkxx/zkzx/content/post_10269374.html

省市属学校都有扩招

根据《报考指南》,今年省市属学校招生计划共12666个,占总招生计划的14.00%,较去年11423个招生计划增加1243个,增长率为10.88%。

广州市第六中学花都校区今年开始招生,预计招收300名学生。与2024年相比,13所省市属学校均扩大招生规模,加大优质公办学位供给。

广州外国语首次在第三批次招生,第三批次招生计划不少于50个,当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未完成的剩余计划不足50个时,按50个计划投档录取;当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未完成的剩余计划大于50个时,按剩余计划投档录取。该校首次成为单校区招收达1000人(含普通高中计划720人、中外合作项目280人)的学校。

除此之外,广州市第六中学、广州外国语学校、广东广雅中学、广州市执信中学、广州市第二中学、清华附中湾区学校、广东华侨中学、广州市协和学校、广州市艺术中学等都增加了招生计划。

自主招生学校和计划数增加

记者从广州市教育局了解到,2025年30所自主招生学校继续保留自主招生资格,共有 56 个校区开展自主招生,招生计划为 2413 个,相比 2024 年增加了 345 个名额。新增 6 所招生学校(校区),分别是广州市第六中学(花都校区)招 35 人、广州市真光中学(广钢校区)招 23 人、广州市第七中学(桂花校区)招 16 人、广州市海珠外国语实验中学(江海校区)招 21 人、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智慧城校区)招 21 人、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江府校区)招 16 人。

随迁子女继续实行“两统一”

随迁子女招生政策保持“稳定”。各区招收随迁子女比例的权限统一,户籍生和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投档录取规则统一。随迁子女录取政策与2024年相同。在公办普通高中相关批次及类别计划投档时,随迁子女与户籍生同时投档录取,当随迁子女投档数已达到面向随迁子女招生最大计划数时,就不再投随迁子女,即随迁子女录取人数不超过其最大计划数。

外区生计划增加

记者了解到,今年有16所学校将不超过25%的招生计划面向外区招生,分别是:黄埔区7所(广州实验中学、广州市玉岩中学、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广州科学城中学、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实验学校、广州市黄埔区开元学校、广州市黄埔区苏元学校);南沙区4所(广州市第二中学南沙天元学校、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南沙实验学校、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沙中学、广州市南沙东涌中学);从化区3所(广州市从化区流溪中学、广州市从化区从化中学、广州市从化区第五中学);增城区2所(广大附中增城实验中学、广州市增城区应元学校);

其他区属示范性普通高中可将不超过15%的招生计划面向外区招生。

民办学校公费班增幅达61.03%

2025年共29所民办普通高中开设公费班,招生计划从2024年816个增加至2025年1314个,增加了498个计划。具体开设民办公费班的学校名单为: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广州市海华高级中学、广州市为明学校、广州市海珠中学、广州市爱莎文华高中、广州市华美英语实验学校、广州思源学校、广州天省实验学校、广州市源雅学校、广州市庆丰实验学校、广州市珠江高级中学、广州市华文高级中学、广州市黄埔区天健学校、广州市明珠高级中学、广州南方学院番禺附属中学、广州市星执学校、广州市衡美高级中学、广州市华万高中、广州市南外实验学校、广州市北培高级中学、广州市央美现代高级中学、广州市明贤实验高级中学、广州龙涛外国语学校、广州英豪学校、广州市黄广附属学校、广州市华商外语实验高级中学、广州理工实验学校、广州市香江中学、广州市华汇高级中学。

综合高中扩招,计划增加414个

2025年5所区属公办中职学校继续开展综合高中试点工作,招生计划较2024年增加414个,达到1514个。综合高中招生要求学生的中考成绩要求不低于当年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补录规则也与普通高中一致。

具体招生计划分别是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324个)、广州市海珠工艺美术职业学校(220个)、广州市天河职业高级中学(400个)、广州市花都区职业技术学校(350个)、广州市番禺区新造职业技术学校(220个)。

采写:新快报记者 邓善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