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结束了对中东三国的高调访问后,特朗普风风火火地返回美国,带着价值数千亿美元的合作协议,意气风发。5月16日,他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语气强硬地声称,这几个国家原本打算靠拢中国,但被他“成功扭转”,现在他们“不会再倒向中国”。他反复强调,美国与这些中东国家的关系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紧密程度。
他还表示,自己与这三位阿拉伯国家的领导人早已相识多年,彼此熟悉。他盛赞他们“非常优秀”,并认为中东地区在能源、地缘和战略层面上都极为重要。借此机会,特朗普不忘批评拜登政府对这一地区的“冷漠与忽视”。
这套组合拳打得人眼花缭乱,活脱脱把国际政治演成了川剧变脸。
不过咱们也不是吃素的,这边厢中国外汇储备结构悄然生变,黄金储备蹭蹭往上涨,美债持仓量却跌到了十年新低,这波操作可比美国政客的嘴炮实在多了。
先说特朗普这个"访华意愿"的水分有多大。这老哥五月份刚在中东签了石油大单,转头就在推特上嘚瑟"海湾国家不会再和中国眉来眼去",这话听着就像夜市摊主吹嘘自家烤串全城第一。
美国白宫15日对外宣布,特朗普此此次访问获得的三国投资承诺突破两万亿美元,从表面上来看,特朗普也真是“赢麻了”,不过此前2017年美方与沙特签署的协议到最后都不了了之,这也使得美方目前协议的“含金量”大打折扣。
虽然有这些顾虑,但是这并没有令当前特朗普目前的自信有所减损,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他语气坚定表示:“这几个国家本来想靠近中国,但他已经改变了‘这一局面’”,并补充称“与这些国家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紧密”。
特朗普之所以想访问中国是因为——中国对美国和特朗普都很重要。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我们经济、军事力量够强大。
结合其在中东之行后面临的诸多问题,如美国在国际上的一些政策窘境,以及中美经贸关系等方面,他可能希望通过访华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或改善中美关系以缓解美国国内相关压力。不过,他同时在采访中吹嘘让中东国家远离中国等言论,也显示出其立场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产业链里藏玄机,小材料撬动大棋局
中国这次拿共聚聚甲醛开刀,看着是个小东西,其实里头大有文章。这玩意儿可是个高性能材料,电子产品、汽车制造都少不了它。以前,中国在高端品类上头,主要靠进口。
现在加征关税,一方面是回应那些不公平的贸易手段,另一方面,也是在给自家企业腾地方,鼓励技术升级,把供应链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这可不是简单地收点税就完事了,这背后是中国在下一盘大棋。中国不再满足于当个“世界工厂”,给人家打下手,而是要往全球产业链的上游走,争取更多话语权和主导权。
这种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才是真正能改变力量对比的关键。特朗普想用几句好听话就让中国放慢脚步?恐怕是想多了。
真金白银手中握,金融棋盘风云变
除了在产业链上暗暗发力,中国在钱袋子问题上也越来越有自己的盘算。你瞧,中国的黄金储备在不断增加,手里头的美债却在悄悄减少,都降到好多年来的低点了。
这说明啥?说明在中国经济块头越来越大、美国那边通货膨胀高烧不退、政府债务雪球越滚越大的背景下,中国也在留一手,防范风险呢!
更别提人民币国际化的步子也没停下。现在全球支付体系里,人民币占的份额比以前多了,就连中东那边卖石油,都开始尝试用人民币结算了。这些金融层面实打实的动作,可比那些外交场合的客套话有分量多了。毕竟,钱袋子硬气,说话才有底气。
特朗普当年主动挑起贸易战,给中国商品加那么多税,很多到现在还没取消呢,他还想搞什么制造业回流美国,拉拢一帮人建个不带中国玩的产业链。他这次中东之行,不也是想削弱中国在那儿的影响力吗?所以啊,中国这次的“加税通知”,更像是在亮明态度:想跟中国打交道,就得拿出真东西,别玩那些虚头巴脑的策略游戏。
政治秀场烟雾多,国家利益才是真
有人分析说,特朗普团队之所以一会儿唱红脸一会儿唱白脸,说到底还是为了美国国内那点选举的破事儿。中期选举压力大,有些农业州日子不好过,工业区失业问题也头疼,打“对华强硬”这张牌,能忽悠不少选票。
不过,美国国内也有明白人说了,老跟中国对着干,最后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物价涨了,老百姓日子更难过。
对于这些政治小把戏,中国这边早就见怪不怪,也做足了准备。想当年贸易战打得那么凶,有些外资企业在中国的生意照样做得风生水起。现在,中国手里还攥着稀土这些关键资源的牌呢,真要是卡一卡出口,那些高度依赖这些资源的美国产业,恐怕也得跟着吃苦头。
结语
说到底,中美这两个大块头未来怎么走,还得看双方能不能在各自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上互相给点面子,拿出点能让大家建立信任的实际行动来。特朗普要是真想重启对话,光靠嘴上说说恐怕是不够的,得拿出点比口头表态更有分量的东西才行。
眼下看来,他等来的不是访华的红地毯,而是一份明明白白的关税“提醒单”。这场大国之间的互动,还在考验着双方的智慧和耐心呢。至于接下来会怎么演,或许,行动本身就是最好的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