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朗普在中东只待了3天,就轻松拿下数万亿美元的投资,可谓赚足了风头。回国后,他在接受采访时突然说:“我愿意去中国访问,中美关系太重要了。”
这话一出,立马引发热议。那特朗普为什么突然想来中国?这背后到底有什么目的?其实,从他最近发的两条社交媒体动态,就能看出端倪。
第一条:点名沃尔玛别涨价,关税自己扛
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点名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警告他们不准把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必须自己想办法消化。
原来,之前有美国媒体爆料,沃尔玛早就偷偷让中国供应商开足马力生产,还承诺“关税问题不用你们操心,我们来解决”。结果呢?沃尔玛所谓的“解决”,就是直接涨价,让美国老百姓买单。特朗普一看,立马怒了,直接公开喊话施压。
第二条:逼美联储赶紧降息
特朗普又发了一条,炮轰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动作太慢,要求立刻降息。他这是想靠“印钱”,来缓解“关税战”对美国经济的冲击。
但美联储可不买账,鲍威尔前几天刚说:“现在不是降息的时候。”还警告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越来越大。
特朗普态度变了:从“甩锅中国”到逼自己人
对比他一周前的发言,能发现一个明显变化——他不再把所有问题都赖在中国头上,而是开始逼美国企业和美联储想办法。这说明他终于明白了一件事:对中国施压根本没用,中国不会像他想象的那样低头服软。既然压不动中国,就只能回头逼自己人。
其实,特朗普有个最简单的解决办法。他现在最该做的,就是取消之前对中国加征的不合理关税,尤其是因为“芬太尼问题”额外加的那部分。如果能直接把关税从现在的30%降到10%,美国的经济压力就能大大缓解。
但问题是,他不敢这么干。因为全球还有70多个国家在盯着美国,如果他对中国让步,这些国家立马会跟着学,那他的“美国优先”贸易政策就彻底破产了。最近,特朗普已经通知这70多个国家:“我们没空一个个谈判了,以后改写信沟通。”这摆明了是谈不下去,只能敷衍了事。
说白了,特朗普想访华,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方面就是关税战打不下去了,美联储又不配合。他急需找个台阶下,但又不能显得自己认输,所以想亲自来中国谈,看看能不能找个“体面”的解决办法。
而另一方面,就是美方最近对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格外"上心"。从5月12日到16日,短短五天时间里,美国方面就通过不同渠道连续三次向中方打听"什么时候能放开稀土出口",急迫的心情藏都藏不住。
但中国早就看穿了他的心思,态度一直很明确:要谈可以,但必须平等相待、互相尊重,别想着一边打压,一边让中国帮忙解围。这场博弈,最终结果如何,还得看特朗普能不能放下架子,真正拿出诚意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