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的核心主旨就是快意恩仇,因此其主线剧情往往都是通俗易懂的,这样“快餐式”的创作方向决定了绝大多数故事难免会让读者看了就忘,但金庸的故事却是例外。
金庸故事成为经典的原因有很多种,但在笔者看来,最核心的一点就在于他的故事中有太多细节,值得读者玩味。
(谢逊、张翠山、殷素素剧照)
比如《倚天屠龙记》中那谢逊与张无忌的关系就值得细品,他们虽是义父与义子的关系,但相处起来,与亲生父子几乎无异,而关于冰火岛上的那段经历,金庸也写得着实含糊,这背后莫不是有何隐情?
一、化敌为友
谢逊是个十分复杂的人,最初的他可不是后来那般疯癫的模样,而是谦谦君子,也是阳顶天眼中的接班人,奈何成昆害死他全家,导致他堕入魔道,时而神志不清。
当张翠山与殷素素遇上谢逊时,他已是那心性不稳定的狂人了,而他们一同流落冰火岛之时,谢逊也没少给那二人制造麻烦。
张翠山夫妇虽然也有不俗的武艺,却如何是那明教法王的对手,他们能做到的,也只是勉强不被杀死而已。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段时间之后,那殷素素腹中的胎儿已经要出生了,那一日,谢逊依旧在发狂,追着张翠山就要痛下杀手,结果此时一声清亮的婴儿啼哭宛如一声禁令一般,顿时让谢逊定身。
(殷素素、张翠山剧照)
书中只道:“只听得婴儿不住哭嚷,突然之间,谢逊良知激发,狂性登去,头脑清醒过来,想起自己全家遭害,儿子还不满三足岁,活泼可爱,竟也难逃仇人毒手。这几声婴儿啼哭,令他回忆起无数往事……谢逊忽问:‘是男孩还是女孩?’张翠山道:‘是个男孩。’谢逊道:‘很好。剪了脐带没有?’张翠山道:‘要剪脐带吗?啊,是的,是的,我倒忘了。’”
一旁的张翠山也不知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分明方才还想要自己命的魔头,此刻却变得无比温柔。
谢逊手中的剑原本是要取他性命的,结果却用来给那孩子割了脐带,当真是滑稽。
此时书中只道:“张翠山接过长剑,割断了婴儿的脐带,这时方始想起,谢逊已迫近身边,可是他竟不动手,心中奇怪,回头望了他一眼,只见谢逊脸上充满关切之情,竟似要插手相助一般。”
你一时都分不清,这到底是张翠山的媳妇生了,还是谢逊的媳妇生了。
他甚至主动去接了一盆热水,要给那婴孩洗个澡。
张翠山夫妇见谢逊是真心没想加害那孩子,便暂时安心了。
但他们没法完全信任这疯子,于是他们夫妇二人一合计,不妨让这孩子跟谢逊姓“谢”,等于是让无忌孩儿成了谢逊的孩子,他自然就不会加害自己的孩子了。
(殷素素剧照)
谢逊闻言,也确实是喜上眉梢,当他抱着那孩子时,仿佛又回到了曾经那个谦谦君子的形象。
“谢逊伸出双手,将孩子抱在臂中,不由得喜极而泣,双臂发颤,说道:‘你……你快抱回去,我这模样别吓坏了他。’其实初生一天的婴儿懂得什么,但他这般说,显是爱极了孩子。”
这一刻当真是父爱满满。
而张无忌后来的所作所为,也对得起谢逊的宠爱。
二、情同父子
读过原著的人都知道,张翠山夫妇带着张无忌回到中原之后没多久就双双殒命了,对于张无忌而言,那些师叔师伯并不亲,毕竟他是与父母和义父一同长大的,因此这世上与他最亲的人就是义父了。
后来张无忌与义父重逢相认的场景也着实让人感动,他还打趣当初张翠山只带着一个姑娘流落荒岛,而张无忌身边却有四个,他说这话时有着一种“老父亲见自家养的猪会拱白菜了”的骄傲之感。
再到屠狮大会上,张无忌拼尽全力去迎战三渡,哪怕豁出性命也要救出义父,这份真情,足以感天动地。
(谢逊、张无忌就砸后)
若不是血脉相连,何意做到这一步?
是啊,莫不是他们不是义父与义子的关系?
这事儿确实值得细品。
三、细思极恐
当年张翠山夫妇与谢逊一同在冰火岛生活时,其实那疯子不仅仅只是想杀了他们而已,他甚至对殷素素有非分之想。
说来可耻,殷素素好歹是他兄长殷天正的女儿,他却要对殷素素下毒手,而且是当着张翠山的面。
比如这段描述就很直观:“一日晚间,张翠山因白天没有安睡,这晚拥着海豹皮倚冰而卧,睡梦中忽听得殷素素大声尖叫:‘放开我,放开我。’张翠山一跃而起,在冰山的闪光之下,只见谢逊……口中荷荷的,发出野兽的声音。”
他们一同在冰火岛上生活了数月,这样的事即便不是天天都在上演,应该也不止一两次,殷素素每一次都能逃脱谢逊的束缚吗?
怕是难。
而张无忌出生的时候,谢逊与张翠山还有这么一段值得玩味的对话:“谢逊听得婴儿哭声洪亮,问道:‘孩儿像妈妈呢还是像爸爸?’张翠山微笑道:‘还是像妈妈多些,不大肥,是张瓜子脸。’谢逊叹了口气,低声道:‘但愿他长大之后,多福多寿,少受苦难。’”
为什么听到那孩子长得像妈妈,他就叹了口气?
(殷素素、谢逊剧照)
若无意外,他不过是想确认那孩子到底是张翠山的,还是他的,得知那孩子不像张翠山,那定是像自己了,只是他没把话挑明。
而那孩子若是像他,命运是否会如他一般凄苦?他不敢细想,于是说了句“但愿他长大之后,多福多寿,少受苦难”也就合情合理了。
当然,这不过是猜测。
谢逊那日的狂喜或许也仅仅只是看到了新生命的出生,让原本绝望的他有了活下去的动力。
张无忌到底是不是谢逊的孩子,没人知道,只知道他们四人在荒岛之上已经成了一家人,哪怕曾经是仇人,如今也成了亲人,这个孩子成了他们珍视彼此的纽带,似乎那所谓的“真相”也就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