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弥小木

周六出行坐地铁,8号线中兴路站出来时,发现两边的广告换了。

以前是一两句话+风景画。

现在?是亲密关系的使用物品广告。



大屏大屏的广告,就那样直晃晃地挂在出口的两边墙上。

这些个广告,放在地铁出口,真的合适吗?

地铁站点出来的行人,不只是大人,还有孩子们啊。

那么大屏幕的广告,不只有大人看得见,孩子也看得见啊。

那么大屏幕的广告,是想让孩子关注什么?

那些原本为大人投放的广告,可能也会引起孩子们的关注。《媒体与青少年:发展的视角》就对这个问题做了相关的描述。

《媒体与青少年:发展的视角》中,举了烟草广告的例子。《媒体与青少年:发展的视角》里指出:

烟草广告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使吸烟者在还未开始吸烟之前就受到广告的吸引。因而,1971年开始,电视上禁放烟草广告。但是,今天,一半的香烟广告发布在青少年喜欢的杂志上。

烟草广告如此,亲密关系物品的广告呢?

投放在地铁出口的广告,是压根没考虑到孩子的视角吗?还是自动过滤掉孩子?

《儿童广告伦理》中提到:

广告可能会对儿童的生理、心理、语言、行为和社会性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也会影响儿童道德水平的发展。

8号线中兴路段的这些个广告,会对路过关注到广告的孩子产生怎样的影响,谁知道?如果有什么不良影响,广告商负责吗?

不知道上海其他地铁出口,是否还有这样的亲密关系物品的广告。如果有,是不是可以考虑换个地方投放?

上海地铁出口的广告位,可以有其他很多选择,就算是满满的商业味道,也好过直晃晃地投放亲密关系物品的广告。

如果这样的广告后续仍旧一直投放,作为普通人还真没什么办法。只不过,内心对投放广告的这个品牌,毫无好感可言。

地铁出口的广告位,要是实在没什么好投放的,风景与简单的话语,也挺好的,比如下面这两张。



Hi~我是弥小木

过好当下最要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