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因“亲华”两个字,遭亲美派猛烈围攻。

韩国还有半个月就举行总统大选,四大候选人开启首场电视辩论,上来就火药味十足。

国民力量党候选人金文洙、改革新党候选人李俊锡不约而同对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发起围攻,指责他所谓的“亲华立场”,只因他之前在公开场合对中国说了句“谢谢”。


【韩国总统选举首场电视辩论,李在明遭到围攻】


两人切入的角度非常耐人寻味,没有从韩国自身综合利益出发,而是先入为主地认为,一旦让李在明这样的“亲华派”上台,美韩关系将遭遇重大变故。

金文洙开口就是,从美国的角度来看,李在明的对华外交立场“令人震惊”,李俊锡跟着附和说,李在明提议不介入台海问题,可能会让美国改变对半岛问题的政策,要是美方以后觉得半岛生变也无所谓,韩国接下来的处境会很被动。

话里话外,他们还是企图把台湾问题和半岛问题挂钩,觉得只要迎合美国,得罪中国这个邻国也无所谓。

可见,这些人还是没有汲取过去的教训。已经被弹劾的前总统尹锡悦,就是因为将台海和半岛相提并论,在中韩之间制造了大量的外交风波,最后不得不在中期选举吞下败果。

韩国总统选举的电视辩论,其中一名候选人上来先拿中国说事,张口闭口都是“从美国角度”,考虑到发言者和尹锡悦同属于极端亲美的国民力量党,能说出这番话,也就不足为奇了。


【李在明在电视辩论中因为“亲华”2个字遭到围攻】


面对围攻,李在明积极为自己辩护,拒绝被单方面打上“亲华标签”,强调外交需要根据形势与风向的变化,时刻保持灵活判断,而且必须以韩国自身利益为参考系。

李在明的看法是,美韩同盟当然是韩国安全与外交的基本支柱,但并不意味着韩国要对美国一边倒,甚至把所有筹码都押注到美国。

尹锡悦政府就是这么干的,过去几年,韩国迎合美国的力度有多大,国际社会有目共睹。

结果搞了几年外交下来,得罪的邻国何止中国一个。为了迎合美国战略需要,韩国过去在俄乌问题上大打擦边球,直接导致俄韩关系恶化。

李在明就针对这一点,对金文洙和李俊锡发起反击,主张妥善管理外交政策,找到理想的平衡点,而不是持极端立场,把问题变得更复杂。


【李在明支持率断档领先】


李在明还顺便批评了一下代理政府与美国正在进行的贸易谈判,说新总统还没选出来,就着急让步,是很不负责的表现。

看他这副架势,如果最后选上总统,美韩关税谈判或许会面临新的变数。

李在明、金文洙、李俊锡这三人的言语交锋,成了这一轮电视辩论的最大看点,以至于另外一名候选人都没有多少存在感。

话又说回来,无论李在明是否“亲华”,金文洙和李俊锡都要对他发难。

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李在明现在的支持率断档领先,超过了50%,可见他已经最大程度地凝聚了在野力量,俨然成为当前韩国政治的最大公约数。

虽说在国民力量党完成内部整合后,有了稳固基本盘的金文洙也在迎头赶上,支持率已经超过了30%,可想在剩下半个月的时间内拉近差距,并没有那么容易。


【尹锡悦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已经无以为继】


内政上不容易找到突破口,由于戒严风波的关系,国民力量党仍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哪怕紧急迫使始作俑者尹锡悦退党切割,现在也为时已晚。

至于法律上,李在明也暂时脱离了风险。韩国法院决定将对李在明违反《公职选举法》一案的重申,推迟到总统大选之后。这样他又少了一个后顾之忧。

所以最容易留给别人借题发挥的,可能也只有李在明相对理性、务实的外交姿态了。在韩国极端亲美人士眼中,不要说“亲华”了,哪怕就是采取中立姿态,都是一种“原罪”。

后面如果还有电视辩论的话,李在明的“亲华立场”估计会被反复提及,被连番围攻更是家常便饭。

说是四大候选人,但今年的大选,能够进入到最后角逐的,可能还是李在明和金文洙这两个,剩下的两人难免陪跑。

在电视辩论时和金文洙一起围攻李在明的李俊锡,从一开始就不指望胜出,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晰,就是要当好一个搅局者。


【李在明的支持率断档领先】


电视辩论结束后,李俊锡随即对自己的支持者表示,自己会用一张“必胜牌”来阻止李在明当选为总统。

而他口中的“必胜牌”,就是不断炒作台湾问题。给出的理由是,一旦台海突发意外情况,持中立态度的李在明,不会让美国感到满意。

可能只要如此渲染,那些对美韩关系患得患失的主力选民,在正式投票之前还会掂量再三。也只有这样,其他候选人在面对李在明时,依然有“一战之力”。

金文洙等人的猛烈攻势,能不能阻止李在明不好说。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韩国对美国一边倒的亲美政策,早就无以为继了,尹锡悦政治生命的终结,就是最好的注脚。

新总统调整对外方针势在必行,如果还是在错误的道路上狂奔,唯一的结果就是重蹈尹锡悦政府的覆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