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第16个“5·15”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去年以来,我省昆明、红河、曲靖等各地公安机关围绕群众关心、社会关注、企业所盼、发展所需,全力打击和治理经济犯罪,不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为经济发展创造了安全、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取得显著成效。
昆明警方快侦快破民生小案
去年以来,昆明公安建立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对各类突出经济犯罪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全力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为维护经济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紧盯重点领域,组织开展打击突出经济犯罪专项行动,强化重大疑难案件攻坚,快侦快破民生小案,更加注重追赃挽损效果。2024年,全市公安经侦部门共破案1731起,抓获905人,各项指标均同比上升,打击经济犯罪成效显著。
严打金融犯罪,全面加强刑事执法与金融监管部门行政执法联动协调,依法严厉查处金融领域“黑灰产”突出违法犯罪。组织开展打击假币犯罪,查获假人民币近50万元,有效遏制假币犯罪蔓延势头;有力开展“歼击24”专项行动,共立案侦办各类地下钱庄和洗钱犯罪7起,强力斩断一批非法资金转移通道,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突出打击保险诈骗犯罪,侦办案件9起,成功打掉盘踞昆明市保险诈骗团伙3个,推动云南省大数据反保险欺诈工作落地见效。
严打商贸犯罪,聚焦保障民生,重拳整治危害市场秩序的行业重点,破获一批非法经营、合同诈骗、串通投标等商贸领域违法犯罪案件,为群众、企业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19亿元,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打击走私犯罪,充分发挥公安“打私办”职能作用,强化与海关缉私部门协同配合,建立“打击走私违法犯罪执法协作机制”,共查办走私类案件41起,抓获70人,切实增强打击走私治理合力。
红河警方攻坚大案专案
去年以来,红河公安牢固树立经济犯罪可防可控的理念,明确“打防结合、以防为主”的主导思想,全力推进突出经济犯罪的防范治理工作取得成效。
以打促防,严打突出经济犯罪。始终坚持严打扰乱市场秩序、破坏金融管理、危害税收征管等多发性犯罪,坚持大案攻坚与专案侦办相结合,打深打透、以打促防,维护良好市场经济秩序。
联动联防,构建综合治理格局。在省公安厅的指导帮助下,积极推动以州委、州政府名义制定出台打防经济犯罪的工作机制,压实各县市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职责,健全完善组织协调、宣传教育、监测预警、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推动形成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的经济犯罪防范治理工作格局。
宣传预防,提升群众防范意识。持续深化拓展“5·15与民同心·为你守护”主题宣传活动和日常宣传引导,采取“线上+线下”“传统+新媒体”相结合,主动联合财政、市场监管、金融监管、银行等部门,深入开展打击防范经济犯罪系列宣传活动。
源头控防,推动行业前端治理。紧盯各类投资理财、互联网金融、网络传销、养老服务等重点领域,依托“千名经侦民警进千企”活动,发挥派出所主防作用,全力做好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对发现的风险隐患,充分运用公安经侦“两书一单”工作机制,提醒行政监管、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强化源头防控、前端治理,积极预防减少案件发生。
重点盯防,全力维护群众利益。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经济领域风险隐患,实施重点盯防,积极联动金融办、市场监管、税务、金融监管等部门,坚持行政前置、行刑衔接,采取联合约谈、宣讲法律、责令退款、监督清退、现场宣传、注销登记等方式方法,分类施策有效化解,做到风险隐患发现在早、处置在小。
曲靖警方深化警企联动
去年以来,曲靖公安不断优化便民利民措施,在全市探索推行“一企一警”警企联动工作机制,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向企业拓展延伸,用优化警务服务“小切口”,推进营商环境“大提升”。
在全市2200余家规模以上重点企业,安排889名民警担任联络员,设立警企服务站(室、点)32个,点对点联系服务企业,统一规范出入口相关服务,做到“无事不扰、有事即办、进一次门、事项多办”,既高效服务企业,又避免给企业造成负担。市公安局与市工商联共同建立的警企联席协作机制,被全国工商联评为全国民营企业产权司法保护协同创新百佳实践案例之一。
全面整合警种职能和服务事项,培养一警多能“全科警察”,扎实推动“一窗通办”改革,111项公安政务事项实现政务服务中心“一窗通办”,78项进驻派出所“一站式”办理,202项实现“最多跑一次”。自今年2月运行以来,共接待企业群众2.5万余人次,办事时间平均缩短15分钟,办事效率提升了80%,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曲靖警方让企业需求作为第一信号,以企业园区警务站为支撑,严格落实“企业点单、挂联民警派单、部门警种办理接单、结果企业评单”工作闭环管理,及时高效办理企业对道路交通、治安环境、户籍管理、矛盾纠纷调处、法律咨询服务等方面的诉求。去年以来,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114个、帮助整改安全隐患81起,化解矛盾纠纷456起,确保“小事不出车间、大事不出企业、矛盾就地化解”,为企业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保障。
建立涉企案件报警受理“绿色通道”,对职务侵占、挪用资金、合同诈骗等损害企业权益违法犯罪,实行挂牌督办、提级侦办,形成“受理、核查、立案、侦办、挽损”高效闭环。2024年以来,共侦办侵害企业权益违法犯罪案件100余件,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4亿元,有力保障了企业合法权益。
记者 孟维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