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我国尚处于抗日战争的艰难时刻,但是谁能想到,不可一世的英国人,竟然向我国求助,最终一支跨越国境支援英国的远征军出发了。
当时为什么强大的英国会找我国求助,我国又为什么会在抗日战争的艰难时刻,派出远征军呢?
鸦片战争以来的第一次!
1840年,中英之间爆发了鸦片战争,这场战争堪称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事实上,中国近代史就是以鸦片战争为标志的,经过这场战争,我国进入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此以后,列强环伺,不断在中国攫取各种权利。
其实,该说不说,鸦片战争的主角正是中国和英国,在1840年的时候,腐朽的晚清政府根本就不是英国人的对手,在对方船坚利炮的打击下,清军完全处于下风。
但是所有人都想象不到的是,100年后,也就是1942年,这个曾经在100年前把古老中国打的披头散发的国家,竟然向中国发出了请求援助的信号。
要知道,抗战爆发之后,我国领土沦陷大半,尤其是东部地区陷入日本人之手后,情势危急。
因为当时不但是我国的领土被日军侵占,更关键的是,随着东部沿海地区沦陷,我国已经丧失了通过海路与外界联系的机会。
为了能够获得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援,国民政府不得不穿越险峻的高山,修筑滇缅公路,以此来与外界保持联系。
所以在当时,云南就成了我国与外界联系的桥头堡,包括滇缅公路,滇越铁路,驼峰航线,中印公路等,都是以云南为中心的 。
毫无疑问,滇缅公路因为运输量最大,沟通效率最高,成为了日本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为了拔除这根刺,日本开始入侵缅甸,就一个目的,那就是通过占领缅甸,彻底切断我国与外界的联系。
当时,缅甸可是英国的殖民地,但是,英国在缅甸的防务大致上也只有五六万的兵力。
毕竟在二战的时候,英国本土的状况也相当艰难,所以根本就分兵乏力,因此当日军大举进攻缅甸的时候,英国人根本就抵挡不住。
1942年初,缅甸形势急转直下,1月份的时候,日军还仅仅只是在缅甸东部活动,但是到了3月初,缅甸首都仰光就沦陷了;
到了四月,缅甸另一座大城市曼德勒也已经岌岌可危,如果曼德勒失守,那么滇缅公路就会被彻底切断了。
如若这样,不但我国的形势会变得更加严峻,对于英国人来说,这个问题可能更大,因为一旦曼德勒失守,缅甸就会彻底脱离英国的掌控。
所以,在这个背景下,英国人不得已,只能向我国求援。
希望我国能够派出军队入缅作战,英国人的请求一出,中英两国可谓一拍即合,因此,国民政府决定派出以杜聿明为总指挥的远征军入缅作战。
离开本土支援他国,这件事还是鸦片战争之后的第一次,在当时可是相当具有象征意义的事件。
远征军
从1942年开始,我国曾经两次派兵远征缅甸。
然而,两次入缅作战,结局却大不相同。
1942年年初,第一次入缅作战的时候,因为战略失当,我军一共派出了11万人远征,结果仅有4万余人返回。
虽然这一次远征,的确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日军快速占领缅甸,但实际上,从最终的结果来看,日军既实现了切断滇缅公路,切断我国与外界联系的目的;
同时又达到了借助缅甸这个跳板威胁印度,甚至是进攻印度的目的。
要知道,印度也是英国的殖民地,如果印度也被日军占领,那么整个亚洲都几乎限于日本之手,到时候局面只会更加艰难。
因此,在第一次远征大败的情况下,国民政府还是果断的组织了第二次远征。
当时国军的一部分部队在撤退的时候,已经无法顺利回国,只能撤退到印度再做部署,而再第二次远征开始之后,败退印度的国军与从云南出发新增派的部队,从东西两路向缅甸反攻。
事实上,在第二次远征开始的时候,情势的危急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
当时,日军不但几乎完全占领缅甸,甚至还从中缅边境入侵云南。
要不是我军及时炸毁怒江上的惠通桥,甚至连昆明都有可能沦陷。
两次远征的过程中,我军投入兵力总共突破40万人,伤亡人数更是高达10万人以上,堪称惨胜。
但如若不是国民政府果断的派出远征军,那么以当时英国在东南亚和南压地区派驻的防务力量,恐怕整个东南亚和南亚,都会沦入日本的殖民地。
如果真的是走到这个结局,那么我国的抗日形势无疑就更加困难了。
滞留缅甸的老兵
不得不说,缅甸远征军是我国在二战期间最为惨烈的一支,这不仅仅是因为我军的伤亡非常惨重。
更重要的是,我军在参与两次远征之后,有很多士兵再也没有回国的机会,永远的滞留在了缅甸。
那为什么会有人滞留在缅甸,没办法回国呢?
其实原因也非常简单,正因为远征缅甸的危险系数极高,战斗的状况异常惨烈。
因此,很多士兵在受伤或者与大部队走失的情况下,就被滞留在当地,以至于根本就无法与大部队取得联系。
比如就有这样一位老兵,他名叫王之平,就是曾经远征军的老兵。
当时,因为日军已经切断了滇缅公路,王之平和战友无法通过陆路到达缅甸,只能乘坐飞机前往。
可谁知道,他们起飞没多久之后,就得到了日军开始袭击印度的消息。
这可不得了,如果印度都已经遭到了日军的打击,那不是意味着缅甸全境都已经沦陷?
现在飞机可是正准备飞往缅甸,到时候一落地,岂不是就要落在日本人的手里。
因此,一飞机三十多人无一例外,个个都愁容满面。
果不其然,当飞机落地的时候,意外发生了,30多名远征军,竟然一下子跑了一群,仅仅只剩下六七个人还留在机场,继续执行任务。
此后,王之平主要的任务就是运送物资。
然而在缅甸作战的条件,可是比国内还要艰苦的多。
毕竟,在国内,虽然战况激烈,但好歹能盼上补给,但在缅甸,因为日军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想要获得足够的补给,那是相当不容易的。
好在王之平谨慎小心,再加上对胜利的渴望,让他一路挨到了日本无条件投降。
按理说,这个时候,他就可以随大部队回到回国了,但谁知道,在这个时候,缅甸的情况可不止是战争,还伴随着恐怖的通货膨胀。
王之平辛辛苦苦积攒的路费,一夜之间就变成废纸,王之平就此不得不留在了缅甸。
而这一待,竟然就是整整六十年。
等到王之平再度回到家乡的时候,已经是2009年,此时,王之平早已经年逾90。
当他回到老家河南的时候的,老人不由得非常动情,毕竟,这趟归家之旅,他等了超过半个世纪。
老人回到老家的时候,更是做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举动,他抓起故乡的一抔黄土,竟然直接咽了下去。
这一举动,在平常看来,无疑是脑子不正常,可发生在王之平的身上,却令人动容,毕竟,这口黄土那可是老人的家乡,也是很多人至死未曾回到的故乡。
家中的亲人,也再难重逢。
而两次远征,到底有多少人再也没能回家,甚至长眠于缅甸,又有谁能知道呢?
【免责声明】:本文创作宗旨是传播正能量,杜绝任何低俗或违规内容。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私信及时联系我们(评论区有时看不到),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