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市场份额不断被蚕食、在新能源车市场存在感低微的合资车企,何时能吹响新能源反击战的号角?从2025年3月份至今,这个答案愈发清晰。】
撰文|青 枫、编辑|禾 子
处于低谷中的合资车企,开始真正打响反击战。
广汽丰田铂智3X上市1小时订单破万,上汽通用别克GL8(参数丨图片)陆尚上市两周大定突破1万台,东风日产N7上市即累计斩获超1万台订单。今年以来,合资品牌在新能源车市场可谓是捷报频传。尤其是铂智3X,不仅仅是订单层面,终端销售方面的表现也一样亮眼:在4月份这个第一个完整交付月就以6727辆的成绩,登上了合资新能源车销量第一,并与比亚迪、吉利、埃安等一众自主品牌竞技,进入同级别新能源车销量的Top10。
放眼过去,这是刷新记录的存在。回望过去5年,合资品牌在新能源车市场的存在感很低。尽管丰田、大众甚至BBA都一直在努力推进电动化和混动化,但就是没有一款车型能迅速成为爆款。
那为何铂智3X、GL8陆尚、东风日产N7三款车型能行?那绝对是各自品牌对过去传统造车的多维度颠覆,包括合资模式的改变,用产品经理思维造车,以及高度本土化的开发落地,一改以往被动挨打的格局。
不破不立,开启新合资时代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初期,“用市场换技术”是因地制宜的方针。外方负责产品和技术导入,中方负责生产和销售,这种老旧的合资模式在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后,虽壮大了合资品牌,但随着风口与格局的改变,显然已经不适用。
毕竟,电动时代的大背景下,拥有先发优势的中国自主品牌,早已成为新能源车市场的掌舵者,推动电动化+智能化的飞速发展,重塑了新能源车产业链。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一举突破50%,实现对合资品牌的反超。
过去,合资品牌在智电化转型速度上,无论是效率还是技术总是滞后的,开发一款新车的周期普遍在48个月左右。而在中国本土,新车型的开发周期最短只有14-18个月,更迭速度堪比数码电子产品。
况且,合资品牌此前开发智电汽车基本以全球车型为主,喜欢把全球车拿到中国市场来卖,当中还存在繁琐的沟通和决策问题,而在中国市场频频受挫的销量已经证明,此路是行不通的。在新能源车市场,必须不破不立。
用产品经理思维,因地制宜
目前,合资品牌大刀阔斧地调整战略、转变角色以及改变玩法。
毕竟,没有谁比中国人更了解电动车。在2025丰田技术空间活动上,丰田公布的中国首席工程师天团,是清一色的“全华班”。丰田汽车公司副社长、首席技术官中嶋裕树更表示:“在中国的开发,一定要在中国执行。”
因此,在产品研发和定义方面历来主张日本人担任CE制度的丰田,在中国“进化”出了RCE体制,即开创性的中国首席工程师。比如广汽丰田铂智3X,它就是RCE制度的产物,由广汽丰田工程师柳文斌主导,是面向中国消费者彻底本土化开发的产品。
研发决策权从品牌发源地移交至中国本土,如果说以往合资品牌更多地以全球化目光,用企业思维去打造新能源产品,那么如今的合资品牌,就是用产品经理思维去打造更适合中国市场的新能源产品,甚至学习自主品牌并紧追上来。
比如铂智3X,虽然不是全球车型,但却被广汽丰田视为“革命之作”。因为它是广汽丰田对当前中国新能源车市场最深刻理解的一个成果,将丰田家用SUV的标签最大化,把空间优势和人性化配置最优化。
又比如东风日产N7,很明显就是冲着小鹏近期卖得最好的MONA 03而来的,包括尺寸、舒适家用以及性价比层面,都是带有针对性的降维打击。N7把日产沙发厂的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升级了AI零压云毯座椅,并发布了全域智能防晕车技术,这就是东风日产电动车的灵魂所在。关键是相差无几的起售价,车型却大了整整一个级别,明显提升性价比。中大型车的定位,无论是空间体验和气场感,都迎合当下中国消费者对“大车”的青睐。
而别克的优势在于商务出行,GL8陆尚则以24.99万元起售价,直击家庭用户的价格敏感带。同时,在陆尚上市一天前,别克发布了自研的“逍遥”融合架构,它是由泛亚技术中心主导开发的。
将更多的开发工作放在中国市场,对市场发生的变化迅速感知并作出反应;将项目决策权更多地交给中方工程师团队,确保产品定义和技术研发更迎合中国消费者需求,这些为合资新能源产品的畅销铺路。
高度本土化,重塑价值体系
如果将时间的指针拨回到3年前,你会发现合资新能源车的售价与市场趋势格格不入,甚至是高高在上的存在。而如今,铂智3X、GL8陆尚、东风日产N7三款车型的阶段性热销,除了产品力足够出色,价格优势也是一大因素。
合资品牌不再是市场定价模式,更多的是竞品定价模式。以铂智3X为例,起售价为10.98万,最高配车型也不过15.98万,几乎与同级别自主品牌产品处于相近的价格区间。“15万级唯一带激光雷达的全场景智能驾驶辅助车型”的Slogan,已喊出底气。
还有东风日产N7,中大型纯电车的定位,11.99万元的起售价,放在以往那是不敢想象的事情。放眼同级,比亚迪汉要16.58万起售,小鹏P7+要18.68万起售。一番对比后,性价比满满。
这背后,正是充分利用中国完整新能源产业链达到降本增效的结果。以铂智3X和东风日产N7为例,它们的高阶智驾方案都是由Momenta提供,可以实现全场景智能驾驶辅助等功能,智驾水准不输自主品牌甚至新势力。
基于中国消费者需求和本土化定义设计的产品,无论是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辅助、舒适空间还是冰箱、彩电、大沙发,以及价格环节,合资新能源产品都在向自主品牌去靠拢,用全新的价值体系给到中国消费者最大的诚意。
点评
历经新能源产品1.0的试水和阵痛,合资品牌逐渐将研发决策权转移到中国市场,充分利用中国新能源产业链优势,无论是广汽丰田铂智3X还是东风日产N7,都已经深深体现合资新能源本土化战略的持续推进。从产品定义方式和定价策略来看,无疑是合资新能源转型的阶段性成功案例,吹响了新能源反击战的号角,推进合资新能源产品进入2.0时代。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