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真实案件改写,所用人名皆为化名,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案件真实画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声明:作者专属原创文章,无授权转载搬运行为一律追究到底!
深夜十一点半,夏风吹拂着梧桐小区的树叶。
一声沉闷的巨响打破了夜的宁静,紧接着是一阵刺耳的尖叫。
"有人跳楼了!快来人啊!"
小区的灯一盏接一盏亮起,睡眼惺忪的居民们纷纷开窗查看。
梁保安第一个跑到现场,手电筒的光照在地上那个少年的身体上。
血,很多血,从少年头部蔓延开来,在地上形成一片暗红色的湖泊。
"是李家的孩子!"一个女人捂着嘴哭喊。
梁保安立刻拨打了110和120,然后联系小区物业确认身份。
"是8栋2单元1202室李建国家的儿子,15岁。"
救护车的鸣笛声划破了夜空,但医护人员摇了摇头,少年已经没有生命体征。
警方封锁了现场,白色的帐篷很快搭起。
"李建国和周丽夫妇已经联系上了,他们正从姐姐家赶回来。"物业主任对警方说。
一个小时后,一辆出租车急急刹住,李建国和周丽跌跌撞撞地下车。
"我的儿子!我的儿子在哪?"周丽撕心裂肺地喊着,冲向警戒线。
当她看到白色帐篷下露出的那只熟悉的运动鞋时,双腿一软,直接跪在了地上。
"不可能,这不可能!"李建国摇着头,不停地喃喃自语。
"我儿子刚中考考了满分,全家都在等着庆祝啊!"
他向前冲去,警察拦不住他。
他撩开白布,一眼看到了儿子苍白的脸,那双总是闪烁着求知光芒的眼睛,此刻却永远闭上了。
李建国的手在发抖,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那是刚刚收到的中考成绩单。
"满分,720分啊!"他泣不成声,"我们还约好明天庆祝的..."
周围的邻居议论纷纷,谁也无法理解,一个前途无量的少年,为什么会选择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
"平时看着多乖的孩子啊,那么懂事..."
"昨天我还看见他提着垃圾下楼,还跟我打招呼呢。"
"这孩子,怎么想不开啊..."
警方初步判断是跳楼自杀,现场没有发现他杀痕迹。
"需要尸检吗?"法医低声问。
"按程序来吧。"警官看着这对失魂落魄的父母,轻轻叹了口气。
李建国抱着儿子的遗体,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
周丽坐在一旁,目光呆滞,像是一尊雕塑。
第二天上午,松山区警局的谈话室里。
李建国和周丽面容憔悴,坐在桌前接受警方询问。
"李明是我们唯一的儿子,今年15岁,刚刚初三毕业。"李建国声音嘶哑。
"从小学习就特别好,是老师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一旁的周丽翻开手机相册,里面全是儿子的照片。
那是一个清秀的男孩,笑起来眼睛弯成月牙,额前的刘海有些长。
"我们家条件不好,我在工地干活,他妈在超市收银。"李建国搓着粗糙的双手。
"但再苦也要让孩子好好学习,这是我们俩的共识。"
周丽擦着眼泪,"我们省吃俭用,给他报了很多培训班,英语、奥数、钢琴..."
"每个月工资一发下来,除了房租和基本生活费,剩下的都给孩子花。"
警官记录着,不时地点头。
"李明平时什么样?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或压力?"
"他性格有点内向,但人很善良。"李建国回忆道。
"经常帮助班上学习差的同学,老师说他很有爱心。"
周丽插话,"邻居有困难也会主动帮忙,小区里的老人都夸他懂事。"
"真的想不通,这么好的孩子,为什么会..."她说不下去了。
下午,警方来到了李家的住处。
房子不大,两室一厅,但收拾得很整洁。
客厅的墙上挂满了奖状,红底金字,密密麻麻。
书橱里摆满了奖杯和奖牌,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这些都是明明从小到大的荣誉。"李建国有些自豪地说。
警官走进李明的房间,床铺整洁,书桌上放着几本习题册,写得密密麻麻。
墙上贴着一张倒计时表,上面写着"距离中考还有X天",但已经被划掉了。
周丽坐在儿子的床上,轻抚着他的校服,"三天前,中考成绩公布,明明考了720分,全市第一名。"
"重点高中当天就打电话,说提前录取他,还要给特等奖学金。"
李建国的眼圈又红了,"我们太高兴了,就去他姑姑家报喜。"
"明明说他想在家休息几天,我们就让他一个人在家。"
"计划第二天回来,全家一起庆祝,还约了亲戚朋友..."
周丽拿起床头柜上的相框,是李明穿着校服的照片,笑容阳光灿烂。
"昨天下午,我还给他打过电话,他说一切都好。"
"谁能想到,晚上他就..."她说不下去了,泪水模糊了视线。
警方在房间里仔细搜查,看似没有异常。
"李明最近有没有表现出什么反常的行为?"警官问道。
李建国思索了一下,"这一周他确实情绪有点低落,我们以为是考试累的。"
"中考前他太拼了,经常熬到深夜,我们想让他放松一下。"
周丽忽然想起什么,"对了,他这几天很少出门,也不太看手机。"
"以前他经常跟同学约着出去玩,最近都不去了。"
"我们问他,他就说想静一静,休息一下。"
李建国叹了口气,"现在想想,或许这就是征兆,只是我们没察觉到。"
警官看向书桌上的电脑,"平时李明会用电脑做什么?"
"主要是学习,查资料,有时候会打打游戏放松一下。"李建国回答。
"可以检查一下他的电脑和手机吗?"警官问。
李明的父母点点头,递上了儿子的手机和电脑密码。
第三天上午,松山区实验中学的办公室里。
赵老师是李明的班主任,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女性,面容和善但此刻充满疲惫。
"李明是我带过最优秀的学生之一,从初一到初三,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她叹息道。
"不仅学习好,品德也很好,是班干部,经常帮助其他同学。"
赵老师翻看着手中的档案,"从来没有出现过任何违纪行为,是真正的模范生。"
"最近有没有发现他有什么反常表现?"警官问道。
赵老师思索了一下,"中考前一个月,他确实比平时安静了许多。"
"但我以为是备考压力大,毕竟他一直是全校关注的焦点。"
这时,一个男生敲门进来,是李明的同桌陈辉。
"李明前段时间收到过几个陌生电话。"陈辉说,神情有些紧张。
"每次接完电话,他都会变得心神不宁,有一次甚至提前请假回家了。"
"你知道是谁打来的电话吗?"警官立刻问道。
陈辉摇摇头,"不知道,但有一次我听到他说'我已经做得够好了,你们还要怎样'。"
"当时我很奇怪,但他不愿意多说,就没再问了。"
赵老师惊讶地说,"这件事他从来没跟我提过。"
下午,警方在社区走访时,遇到了住在李家楼下的杨大妈。
"警察同志,我有个发现。"杨大妈左右看看,压低了声音。
"案发前几天,我看到一个陌生男子在小区门口徘徊,眼神不对劲。"
"他好像在观察李家那栋楼,来回走了几次。"
"什么样的人?年龄、穿着记得吗?"警官追问。
"四十多岁的样子,穿深色衣服,戴眼镜,看起来挺精明的。"杨大妈回忆道。
"我当时觉得奇怪,就多看了两眼,他发现后就急忙走了。"
傍晚,警方再次来到李家,带来了法医的初步报告。
"尸检确认是高坠致死,身体无其他外伤,排除他杀可能。"
李建国神色黯然,"那我们还能查什么?既然确定是自杀..."
"我们在李明的房间发现了这个。"警官拿出一个透明证物袋。
里面是一本被撕去大部分内容的日记本,只剩下几页残留的内容。
"剩下的内容表明,李明最近确实压力很大。"警官翻开笔记本,读道:
"越来越喘不过气了...像被什么东西束缚着..."
李明的父母面面相觑,眼中满是震惊和不解。
"还有,我们查了李明的手机通话记录。"警官拿出资料。
"生前最后通话是一个陌生号码,查询后发现是'志远教育'培训机构的。"
"志远教育?"李建国皱眉,"那是明明报考的重点高中配套的提前培训班。"
"按理说,他们不该这时候联系明明啊。"
警官点点头,"我们已经准备去调查了。"
李建国想起什么,"对了,明明最近是有些不对劲。"
"中考成绩出来后,我打电话告诉他,他没有我想象中那么高兴。"
"声音很平静,只说了句'嗯,我知道了',然后就匆匆挂了电话。"
周丽补充道,"当天晚上我回家,看到他坐在窗前发呆。"
"问他想什么,他只说'没什么',然后就回房间了。"
警官若有所思,记录着这些细节。
第二天,警方联系上了几位李明的女同学。
"李明最近是不是受到了什么网络骚扰?"警官问道。
女生们面面相觑,最后一个叫林小雨的女生开口了。
"有传言说,有人一直在匿名论坛上发帖子说李明的坏话。"
"说他作弊,说他靠讨好老师才能得高分,各种难听的话。"
"你们知道是谁发的吗?"警官追问。
林小雨摇摇头,"不确定,但..."她犹豫了一下。
"但大家都怀疑是郑小虎,他一直嫉妒李明的成绩。"
"郑小虎是谁?"
"我们班的,成绩也不错,但一直是第二名,永远比不过李明。"
另一个女生插话,"郑小虎脾气很坏,家里有钱有势,没人敢惹他。"
"李明是唯一一个不怕他的人,还公开驳斥过他的错误答案。"
警官记下了郑小虎的信息,"李明知道这些帖子吗?"
"知道,大家都在传,他不可能不知道。"林小雨说。
"中考前,有人把那些帖子打印出来,塞进了他的抽屉。"
"那天他看到后,脸色很难看,整个人都不对劲了。"
调查小组商议后,决定将郑小虎列为重点调查对象。
"李明自杀前的这几天,郑小虎在干什么?他们有接触吗?"
经过进一步调查,警方发现郑小虎的父亲是当地一家知名企业的高管。
郑小虎不仅学习成绩好,还是校篮球队的主力,深受女生欢迎。
唯一的"遗憾"就是成绩始终比李明差一点,尤其是数学和物理。
"据说郑小虎中考成绩出来后,气得摔了手机。"一个同学偷偷告诉警方。
"他扬言要'让李明好看',说这次绝对不会放过他。"
晚上,警方又一次来到李家,带来了新的发现。
"我们查到了一件事情。"警官神色凝重,"中考成绩公布那天下午,郑小虎和几个朋友在李明回家的必经之路上等他。"
"有目击者看到他们拦住了李明,好像在争吵。"
李明的父母瞪大了眼睛,"那个郑小虎,他对我儿子做了什么?"
"目前还不确定。"警官说,"但我们在郑小虎的手机里发现了一些对李明的侮辱性信息。"
"甚至有恐吓内容,说要'让他付出代价'。"
周丽捂住嘴巴,"是他害死了我的儿子吗?"
警官不置可否,"我们正在调查。目前已经找郑小虎谈话了。"
"如果他的行为与李明的死亡有因果关系,会追究他的责任。"
李建国握紧了拳头,眼中充满了悲痛和愤怒。
"我一定要弄清楚,到底是什么逼得我儿子走上绝路!"
第四天上午,松山区警局会议室。
"关于'志远教育'的王教练,我们有了一些发现。"
刘警官将一份资料放在桌上,神色凝重。
"王明强,45岁,'志远教育'高中部主管,负责重点高中的衔接培训。"
"有十年以上教学经验,但履历中有几处疑点。"
李建国和周丽坐在一旁,紧张地听着。
"他为什么会在那个时间点联系李明?"李建国问道。
小郑警官接过话头,"根据通话记录,王教练在李明自杀前一天晚上八点左右给他打了电话。"
"通话时间长达23分钟,是李明生前接听的最后一个电话。"
李明的父母面面相觑,显然他们并不知情。
"我们已经约谈了王教练。"刘警官说。
两小时后,审讯室里。
王明强看起来很紧张,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我只是按程序联系李明,邀请他参加暑期衔接班。"
"他成绩那么好,学校要求我们优先联系。"
"通话内容是什么?"刘警官问道。
"就是介绍课程安排,师资力量,还有一些学习建议。"
王教练不自然地笑了笑,"很正常的招生电话。"
"那为什么通话长达23分钟?"小郑警官追问。
王明强明显愣了一下,"可能...可能是李明有很多问题要问吧。"
"我们认为你在撒谎。"刘警官直接说道。
他拿出一份档案,"我们查到,你去年在'启明教育'任教时,曾被家长投诉虐待学生。"
王明强脸色变了,"那是误会!家长无理取闹!"
"最后不了了之,你就离职到了'志远教育'。"
"这和李明的事有什么关系?"王明强声音提高了。
下午,警方联系了几位曾在王教练班上学习的学生。
"王教练对待学生很严厉,近乎苛刻。"一个男生说。
"他有一套特殊的教学方法,要求必须严格执行。"
另一个学生补充,"李明就读过他的周末班,但中途退出了。"
"李明说过王教练的训练方式令人难以接受,甚至有些过分。"
"过分到什么程度?"刘警官问道。
学生犹豫了一下,"他会当众羞辱成绩退步的学生。"
"还会威胁说,不听他的指导会影响未来前途。"
傍晚,在取得搜查令后,警方来到了王明强的住所。
这是一套普通的两居室,但书房里的情况却很不普通。
墙上贴满了学生的照片和成绩单,其中就有李明的。
书桌抽屉里存放着多名优秀学生的详细资料,包括家庭住址、日程安排和性格特点。
"这些是什么?"刘警官指着这些资料问道。
"这只是我跟踪学生学习进度的资料!"王明强辩解道。
"作为老师,关注学生情况有什么问题吗?"
这时,技术人员从王教练的电脑中发现了一段录音。
"你们必须听我的,否则会后悔一辈子。"
"我的方法是唯一正确的,只有我能让你们成功。"
听到这些,李建国握紧了拳头,"就是他害死了我儿子!"
"等等,还有一个重要发现。"小郑警官说。
"根据教育局会议记录和签到表,案发当晚7点到10点,王明强一直在参加全市教育工作会议。"
"有多人证实他全程在场,签到、发言和离场时间都有记录。"
"这是绝对可靠的不在场证明。"
李建国一下子瘫坐在椅子上,"怎么会这样..."
回到警局,调查组重新分析案情。
"王教练虽然行为可疑,但有确凿的不在场证明。"
"即使他对李明施加了心理压力,也不足以直接导致自杀。"
"必须寻找新的突破口。"
就在这时,陈辉又来到警局,神色慌张。
"警察同志,我有重要的事情没告诉你们。"
"其实李明和郑小虎之间,还有更深的矛盾..."
陈辉坐立不安,声音颤抖。
"其实...李明和郑小虎的矛盾比大家知道的严重多了。"
"半年前,有个叫王小雨的女生转学到我们班。"
"她成绩不错,但性格内向,不太合群。"
陈辉回忆道:"郑小虎看她长得漂亮,总是找各种借口接近她。"
"但王小雨对他没兴趣,这让郑小虎很没面子。"
"后来,郑小虎和他的朋友开始欺负王小雨,藏她的书包,在她背后说坏话。"
刘警官认真记录着,"李明是怎么牵扯进来的?"
"有一次,郑小虎在走廊上拦住王小雨,说要请她吃饭。"
"王小雨拒绝了,郑小虎就抓她的手腕不放。"
"李明正好路过,上前制止,和郑小虎发生了肢体冲突。"
"从那以后,郑小虎就把李明视为眼中钉。"
调查组很快找到了王小雨核实情况。
这个瘦小的女孩低着头,声音几乎听不见。
"是的,李明帮过我...如果不是他,我可能早就转学了。"
"郑小虎确实说过要报复李明,但我以为只是说说而已。"
调查显示,郑小虎在学校有暴力前科,曾因打架被处分多次。
但每次都因为他父亲的干预,最终不了了之。
郑小虎的父亲是松山区"恒信集团"的副总,在当地颇有影响力。
"恒信集团?"刘警官皱眉,"难怪学校对郑小虎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我们需要约谈郑小虎一家。"
下午,一辆豪华越野车停在警局门口。
郑父西装革履,气场十足,郑小虎则一脸不屑。
"我儿子和这事没关系,别浪费大家时间。"郑父开门见山。
刘警官不动声色,"那我们先核实几个事实。"
"中考成绩公布那天,你是否堵过李明?"
郑小虎瞟了父亲一眼,"遇到了,打个招呼而已。"
"只是打招呼?"刘警官拿出一份证词。
"多名同学证实,你和几个朋友围住李明,言语威胁他。"
"他们听错了!"郑小虎声音提高了。
刘警官继续,"我们在你手机里发现了大量针对李明的侮辱性信息。"
"甚至有恐吓内容,比如'这次一定让你好看','你会后悔的'。"
郑小虎脸色变了,"那只是...开玩笑..."
"还有,你创建的匿名账号在多个平台发布针对李明的不实言论,称他作弊、讨好老师。"
郑父打断,"青少年之间开玩笑而已,别小题大做。"
"即使有点过分,也不至于导致自杀吧?"
刘警官语气严肃,"网络暴力导致青少年自杀的案例不在少数。"
"如果证实郑小虎的行为与李明死亡有因果关系,将面临严重法律后果。"
这时,小郑警官接了个电话,神色变得复杂。
"郑小虎确实有嫌疑,但我们刚收到一个重要证据。"
"案发当晚8点到11点,郑小虎在家中直播打游戏,全程有实时互动。"
"直播平台提供的后台数据显示,IP地址确实来自郑家。"
"多名粉丝可以作证,直播过程中郑小虎一直在镜头前。"
郑父冷笑,"现在你们相信我儿子清白了吧?"
晚上,李家。
李建国和周丽坐在沙发上,神情疲惫。
"先是那个王教练,现在又是郑小虎,都有不在场证明。"
"到底是谁害死了我们的孩子?"周丽泪流满面。
李建国握着妻子的手,"警方会找到真相的。"
社区里的流言四起,各种猜测甚嚣尘上。
"听说那孩子是学习压力太大了..."
"不会是学校老师体罚学生吧?现在这种事不少见..."
"我看八成是受了什么刺激,年轻人嘛,承受能力差..."
李建国听到这些闲言碎语,心如刀绞。
第二天早上,学校举行了李明的追思会。
班主任赵老师哽咽着讲述李明生前的点点滴滴。
全班同学都来了,唯独不见郑小虎的身影。
放学后,几个与李明关系较好的同学来到李家,送来李明的课本和文具。
"阿姨,李明是个特别好的人。"一个女生哭着说。
"虽然他成绩好,但从不摆架子,还经常帮助我们。"
"谁会想到他会...会这样..."
周丽抱着女孩,两人相拥而泣。
李建国接过那些课本,翻看着儿子工整的笔记。
心中的疑问越来越强:为什么?儿子经历了什么,竟然选择结束生命?
第六天上午,李家。
李建国开始整理儿子的遗物,每一件都让他泪流满面。
在书桌抽屉深处,他发现了一部旧手机。
"这是明明初一时用的那部,后来换新的了。"
他尝试开机,但手机提示需要密码。
李建国试了几个数字组合,都无法解锁。
"需要专业人员帮忙。"他拨通了刘警官的电话。
下午,技术人员成功破解了手机密码。
里面大多是日常笔记、课程表和备忘录。
但有一条特别的记录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他们都不知道真相,只有我承受着一切。"
这条记录写于李明自杀前三天,没有更多上下文。
"这是什么意思?"周丽紧张地问。
刘警官摇摇头,"目前还不清楚,但这可能是重要线索。"
小郑警官查看了李明的QQ空间记录。
"李明生前最后一天浏览了多个关于'大城市高中生活'和'名校学生日常'的帖子。"
"看起来是在为进入重点高中做心理准备。"
在学校的调查中,体育老师提供了一个新发现。
"李明最近上体育课时经常心不在焉,之前他可是校田径队的好苗子。"
"有次踢足球,球滚到他脚边,他却像没看见一样,呆立在原地。"
"我问他怎么了,他只说'有点累',但眼神很奇怪,像是...害怕什么。"
警方又一次仔细搜查了李明的房间。
在床垫下,发现了一个隐藏的信封。
里面装着几张模糊的照片和一张名片。
照片拍摄于夜间,光线不佳,但可以看出是某个场所的内部。
名片上印着"星光培训中心",背面手写着一串数字。
"这是什么地方?"刘警官疑惑地问。
"老板因涉嫌违规办学被调查,但最后不了了之。"
刘警官盯着照片,眉头紧锁,"立即联系学校,看看李明是否上过这个培训班。"
调查结果很快出来:李明从未在"星光培训中心"注册过课程。
"奇怪,为什么李明会有这个培训中心的名片?"
"照片上拍的是什么地方?为什么藏得这么隐蔽?"
警方决定前往已关闭的培训中心进行调查。
这个地下二层的场所已经空置,蜘蛛网布满角落。
与照片对比,确认这里就是拍摄地点。
"这里应该不只是普通培训那么简单。"刘警官说。
经过询问附近商户,一个惊人的信息浮出水面。
"那个培训中心是幌子,实际上是个赌场。"
"专门针对家长和学生,打着'学习交流'的旗号诱人下注。"
"他们有个特别邪门的项目,让人猜学生考试成绩......"
这一发现让调查方向彻底转变。
警方立即扩大调查范围,发现多名学生家长曾被骗入该赌场。
一些人输掉大笔积蓄,甚至背负高利贷。
李建国听到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
"明明怎么会和赌场扯上关系?这不可能!"
"我们的孩子从不涉足这种场所,他每天除了学校就是家!"
晚上,李建国和周丽在家中翻箱倒柜,试图找到更多线索。
"会不会是...明明发现了什么不该知道的事?"周丽猜测。
"又或者,有人逼迫他做什么?"李建国担忧地说。
在反复检查了李明的书桌、衣柜和书包后,一无所获。
李建国精疲力尽,坐在儿子的床上,无力地靠在枕头上。
忽然,他感到枕头下有一个硬物。
他伸手一摸,掏出了一张对折的纸条。
"这是..."李建国缓缓展开纸条。
随着纸条一点点展开,他的表情从疑惑转为震惊,再到彻底的崩溃。
血色从他脸上一点点退去,手剧烈地颤抖起来。
纸条从他指间滑落,轻轻飘到地上。
"这...这不可能...我的孩子怎么会..."
李建国如遭雷击,瘫坐在地上,泪如雨下。
周丽闻声赶来,"怎么了?找到什么了?"
她弯腰捡起纸条,目光所及,整个人如坠冰窟。
"不...不...这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