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家对于交通的直观感受不仅有城市路网的四通八达,还有日臻完善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在柯桥,县道贯穿城乡、乡道往来交织、村道阡陌纵横,公路等级由低至高,公路养护由人工升级为智能;从“村村通”到“路路美”,从“双脚丈量”到“抬脚上车”,一条又一条“四好农村路”在青山沃野之间跨越与延伸,不仅串联起千家万户,更连接起乡村的幸福生活。



激活资源

“公路+”赋能乡村新发展

“起点和终点都是在这段平坦宽阔的公路上,两侧是农田、山峦和溪流,有一种跑在风景里的感觉。”上周日,2025全国登山挑战赛(会稽山站)在稽东镇开赛,跑者们从香榧公园出发沿着香榧大道一路往前,从空中俯瞰,香榧大道宛如绸带绵延向远方。香榧大道于2023年9月改造完成,缩短了周边官桥村等地通往集镇的路程,也成为乡村赛事的一条美丽赛道。

这是我区一直以来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的生动写照。今年,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为要求的“四好农村路”提出已有11个年头。这些年来,我区持续升级农村路网,先后完成等外路和差等路、低等级公路等5轮提升改造行动,目前已建成高标准农村公路1330公里,全区二级及以上农村公路达444.24公里。

与此同时,我区以公路为发展轴,以运输服务设施为基础支撑,全面激活农村闲置土地、山林、水域、文化等资源,通过提升南部山区公路等级和质量,带动沿线采摘、农家乐、文体赛事活动等业态发展,还催生了“会稽诗路”“山阴兰桂”“鉴湖渔歌”等12条网红公路游线。过去一年,王坛镇、稽东镇依托王崇线、绍甘线、车谷线等美丽公路,积极探索“公路+”模式,助力舜江源自行车爬坡赛、会稽山香榧马拉松、浙里乡村健康跑(村跑)会稽山站等活动举行。



持续发力

拓宽乡村幸福路

从平王线平水大道路口出发,沿着平坦的柏油路沿山而行,一路上可以看到不少骑行爱好者的身影。95后蒋琳琳每个周末都会与好友相约出来骑行,平王线是她打卡频次最多的一条路线。当记者问及为何选择平王线时,蒋琳琳的回答很简单:“景美路好,是绍兴广大骑友心中的骑行天堂。”

平王线起于平水镇平水大道,终于王坛镇绍甘线,全长约23.18公里,沿线涉及平水镇的梅园、祝家、宋家店、合心、王化、小舜江和王坛镇的舜皇、肇湖、坎上、王坛等10个行政村。自1970年通车以来先后历经三次改造提升,从过去断断续续的碎石路蝶变为如今的“全国最美农村路”之一,串联起若耶溪、日铸岭古道、舜王庙、小舜江南北溪等自然人文风景,激发乡村旅游潜力,也带动了沿线茶叶、竹笋、竹制品等农产品销售。

放眼柯桥农村地区,像平王线这样的“精品”道路不在少数:沿线茂林修竹的绍大线、一步一景的福漓线、青山掩映直上“云端”的王崇线、串联起研学和土菜产业的车谷线、五村四季揽十景的绍甘线……一条条公路在秀美的群山和村庄之中,呈现出亦路亦景、路产相衬的绿美新画卷。



提质改造

从“标配”走向“高配”

“四好农村路”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建好是基础,管好是手段,护好是保障,运营好是目的。近年来,我区不断优化“路长制”平台数字化场景应用,整合有痕巡查、清单销号、智慧巡路等功能,常态化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并联合多部门力量实施联合执法,严查超限超载、占道经营等行为,实现农村道路隐患即排即治。今年以来,累计发现并整改各类路域环境问题696处,发现、处置问题效率提升3倍以上。

在公路养护、重点任务、应急保障等方面,我区实现统一管理、整合运营,同时依托物联网、AI识别等技术,开展路面自动化检测及桥梁无人机巡检,提升路面管护工作协同效率。截至目前,已集成监控节点数据2600余个,路面自动化巡检率达100%。

去年起,我区又按下“四好农村路”提档升级“加速键”,启动了《柯桥区“四好农村路”2.0版提质改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计划通过3年努力,对西上线、尹大线等30余条道路进行提升改造,提质改造公路约278.2公里,动态消灭差等路、提升次等路,加快推进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百人以上自然村通等级公路工程,同步推进农村公路与森林防火巡护道共同建设……未来,柯桥的农村公路画像也更加清晰。

柯桥传媒集团 全媒体记者 方剑萍/文 赵炜/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