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8日,印巴停火协议正式到期,双方矛盾仍未解决,克什米尔争端持续,印度暂停《印度河用水条约》的威胁也未解除,局势一触即发。
此前,莫迪政府因国内支持率下滑(2025年2月民调显示其支持率跌至51%),试图通过对外强硬来转移压力,挑起与巴基斯坦的冲突,却低估了巴方实力而吃了败仗 。尽管印度拒绝承认失败,还在全国庆祝“胜利”,但其高层仍在谋划报复。巴基斯坦虽在空战中获胜,却因总体实力逊于印度,选择见好就收达成停火,可其善意未得到印度理解。
停火后,巴基斯坦并未迎来平静。境内武装分子频繁袭击,阿富汗边境冲突不断。1893年英国划定的“杜兰线”将普什图族一分为二,阿富汗塔利班政权拒绝承认该边界,双方常因边境问题爆发交火。5月17日,巴基斯坦边境巡逻队与阿富汗塔利班边防部队激烈交火,造成双方人员伤亡。此外,阿富汗大量难民滞留巴基斯坦,巴方在遣返过程中也引发了部分紧张局势,导致边境袭击事件频发。
同时,俾路支省也不太平。5月,俾路支解放军(BLA)攻占曼戈切尔市,劫持政府大楼与能源设施,威胁中巴经济走廊关键节点瓜达尔港。卫星通讯记录显示印度情报机构(RAW)向BLA提供资金与战术培训,利用俾路支问题牵制巴军东线部署。俾路支省武装分子近期还公然宣布独立,企图在乱局中给巴基斯坦政府施压。该省贡献了巴基斯坦40%的天然气产量,但70%的居民仍处于贫困线以下,武装分子借此煽动分离主义。他们使用民用无人机侦察军方动向,单兵装备成本低,却迫使巴军投入大量资源清剿。印度通过支持BLA,以较低成本实现了对巴基斯坦的有效牵制,使巴基斯坦腹背受敌,战略处境艰难 。巴基斯坦面临的复杂局势,是全球化时代边缘国家生存困境的一个缩影,未来充满挑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