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培到底是什么?有哪些形式?今天我想和大家具体聊一聊规培的5种不同的形式,也希望能够为大家的职业规划提供一个参考。
第一种最常见的就是专业型硕士并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这也是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临床和口腔专硕的现状。具体来说,我们需要按照规培的轮转计划,在医院干33个月的活。在研一、研二期间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在研三的4到5月份参加规培考试。
对于这类同学,大部分专硕是拿不到工资的,因为他们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目前只有上海的专硕,他们的人事档案在上海市卫健委,能够获得相对完整的工资和绩效。当然,这也是有代价的,比如没有应届生身份。
北京的一些医院也会有绩效的发放,但总体来说,这类规培生的本质还是学生,其次才是规培医生。这种方式的优点就是能够节约时间,在专硕期间完成规培,后续该入职入职,该继续读专博就继续读专博,很省时间。
第二种就是社会人规培,就是以社会人的身份参加公立大医院的规培招生计划。这种方式一般也算是一份正式的工作,会签劳动协议,但也有些会给你搞培训合同,这个你要看清楚。一般来说,会拿普通的工资和绩效奖金,当然和正式职工的待遇还是会有差距的。
第三种就是委托规培,就是你可以先入职A医院,这类医院通常是没有规培资质的三甲医院。A医院会把你送到合作的B医院进行培养,B医院一般就是大型的三甲医院,有规培资质。在工资方面,你可以拿到A医院的基本工资。奖金和绩效,你得看科主任怎么分配,有时候也可以获得B医院的一些绩效。在规培结束之后,你会回到A医院继续工作。这种方式,大家在实习和规培期间应该能见到不少。
第四种就是入职规培,你直接入职A医院,A医院本身就有规培资质。那你就相当于在本院进行轮转,基本上可以认为算是一种正常上班了。
第五种就是规培型博后。由于很多博士是没有规培证的,所以说有一些比较好的医院会推出相关的政策,允许博士在获得博后工资和扶持政策的同时,完成相应的规培时长。但是这里面有很多坑,这个政策没有在全国范围内铺开。比如博后出站的要求是什么?
你先入职再当这个博后,还是你在博后期间来选一个入职的机会?还有就是你博后并轨规培,那这个规培的轮转强度到底是什么样的?这些都需要大家好好打听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