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种西瓜最怕忙活半年瓜不甜,老把式总结三个关键坑。
头一坑是乱用化肥,好多人刚开始不懂。总觉得尿素撒得多瓜秧长得旺,叶子绿得滴油。
可西瓜切开没甜味,跟黄瓜似的,问题出在钾肥少。钾肥就像给瓜送糖的车,缺了它糖分堵在藤上。
无籽瓜得比有籽瓜多补两成钾肥,这点特别要记住。下肥得分三步来,整地先铺牛羊粪。
一亩地堆上二千斤,底肥足了苗才壮。
藤子爬满架时追肥,有籽瓜十五斤钾肥配十斤磷肥。无籽瓜得再加五斤钾,膨果期钾不足可不行。
瓜长到鸡蛋大时喷叶面肥,半两磷酸二氢钾兑三十斤水。
十天喷两回,好比给瓜喂红糖水,去年糖度到十三。
第二坑是浇水不看时候,膨果期最容易出错。好多人怕旱着三天两头浇,结果甜味全被冲没了。前年雨水多,大棚无籽瓜天天浇水,瓜瓤像稀饭一样。
现在知道了,坐住小瓜前让地皮潮乎,瓜大碗口大就控水。有籽瓜耐旱,地干透半个月再浇透,旱劲能逼出甜味。
无籽瓜根浅,干十天得浇小水,还得早晚浇别晌午浇。晌午浇水容易激着根,这点细节很关键。第三坑是摘瓜不会看火候,早摘晚摘都不行。
早三天瓜心发白,晚三天瓤子发软,口感差很多。有籽瓜像“8424”三十天熟,无籽“黑蜜”得等三十五到四十天。
摘瓜要看三样,先看花纹,有籽瓜绿得发黑纹路深。无籽瓜皮发亮,花纹缝里泛黄斑,这是成熟迹象。再摸瓜皮,有籽瓜摸着拉手,无籽瓜光溜但有弹劲儿。
最后听声儿,有籽瓜拍着“嘭嘭”闷响,无籽瓜像敲木头墩子。种瓜跟做饭一个理,火候到了才出味,经验得慢慢琢磨。无籽瓜多补钾少浇水,有籽瓜靠旱劲,道理记心间。
把这三点做好,瓜甜得能粘手,刀碰瓜皮糖水就外流。这样的瓜拉到集上不愁卖,谁见了不夸一句好。不过也有人说,各地气候不一样,法子得灵活变。
比如南方多雨和北方干旱,浇水施肥得调整,您觉得呢?
种瓜是个细活,每个环节都重要,新手常踩这三个坑。数据也能说明问题,合理用肥的瓜田,糖度能提升两到三度。产量还能增一成,这都是老把式实践出来的。
现在种瓜技术在变,但老经验依旧有用,关键是会结合。
您家种瓜遇过哪些难题?评论区说说,大家互相支招。
关注天气号,后续分享更多种瓜技巧,帮您避开更多坑。以上经验供参考,具体还得看地块和气候,灵活调整最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