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则某大妈在机场撒泼大哭、甚至下跪磕头的视频被网友们纷纷转发,并引起广泛讨论。



究其原因,仅仅是一对母子没赶上飞机,因此大闹机场。而之所以反应这么大,是因为俩人此次乘机是为了儿子第二天去考公,结果给耽误了。

现在,这件事有了后续,有当时在场的网友披露出一条关键信息。

事情就发生在昨天(17日),坐标为辽宁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当时,这对母子计划搭乘航班前往公务员考试城市,却因未能在飞机起飞前 40 分钟完成值机手续被拒绝登机。

根据国内民航惯例,值机截止时间通常为起飞前 40 分钟至 1 小时,这一规则旨在保障航班准点率与航空安全。

被明确拒绝登机后,母亲的情绪瞬间崩溃。她瘫坐在地,哭喊着 “哎呀妈呀,还有几分钟就是不让我登记呀!耽误我事儿啊,孩子要考试呀!”



看到过某些大妈打架的,应该能瞬间想象到这个画面,这位母亲哭得前仰后合,声音惊天动地……

期间,她甚至跪趴在地上,向工作人员磕头,以求通融通融。然而,规则就是规则,任何人都要严格遵守的。机场工作人员始终以 “系统关闭无法操作” 为由,给予明确的拒绝答复。



有目击者表示,彼时儿子曾对机场工作人员说了一句:“母亲不愿打车来机场,选择坐公交,所以才迟到了。”

因此,有网友犀利指出:母亲这样撒泼,不过是潜意识里想推卸责任。她知道事情是因为自己为了节省打车费而耽误的,于是上演这么一场戏,撒泼只是给儿子看,让儿子感觉老妈多么在乎自己……

还有人的评论更是毫不留情。儿子那句话分明有抱怨之意,他甩锅到老妈身上,老妈又把责任甩锅给机场,可见这家庭教育的水准。这样习惯于甩锅,把责任往外推的人,没当上公务员是好事儿。



在当下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下,考公是一个人的大事儿,甚至是整个家庭的大事儿。只因迟到几分钟,就损失了参加考试的机会,确实挺让人懊恼的。

我们可以理解这位母亲当时的心情,但真的很难同情起来。

首先,既然知道是大事儿,为什么不提前做好时间规划呢?这么重要的考试,一般人都会考虑到可能会出现路上堵车的情况,至少也要提前半个小时到出门吧?

其次,勤俭节约是美德,但万事都节省并不可取,该花的钱还是要花的。这么关键的时候,打个车尽快赶到机场不应该吗?

再次,既然工作人员已经明确表示不能登机了,撒泼打滚能解决问题吗?聪明人早就去寻找其它解决方案了,考试是第二天进行,换个航班,或者赶紧定高铁票,哪怕是包个车去呢?总能赶上考试吧?可这位母亲偏偏选择了最没有用的处理方式。

最后,能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这孩子至少也是个18岁以上的成年人了吧。去考个试还要妈妈陪伴?妈妈说不打车就不打车了?妈妈在那撒泼也不劝一劝,自己也不拿个主意,就等着妈妈来解决问题?可见这孩子一点儿主心骨都没有,不成熟得很。



难怪不少网友会说,就这个样子还是不要参加公务员考试了,考了被刷下来的概率也很大。就算侥幸考上了,没有任何应对能力,自己都管不好自己,怎么指望你能承担得起公共服务的责任?

事件中儿子的 “沉默”,比母亲的哭闹更值得反思。作为准公务员,面对危机时的理性应对、责任担当与规则敬畏,本就是岗位的 “隐性门槛”。



近年 “高铁扒门”“机场冲关” 等事件频发,公众对 “闹访式维权” 的容忍度持续降低。此次事件中,超八成网友支持 “规则优先”,折射出社会对公平性的深层诉求。

有评论认为:“若因‘考公’破例,那商务人士赶会议、病人赴医是否也需特殊通道?规则一旦开小口,公平性将荡然无存。”

当母亲的哭声回荡在机场,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家庭的焦虑,更是现代社会规则意识觉醒的缩影。



规则的价值,从来不是冰冷的 “禁止”,而是为了守护更长远的公平与秩序。

对个人而言,敬畏规则是成熟的起点;对社会而言,捍卫规则是文明的进阶。

愿这场 “迟到” 的风波,能让更多人懂得:在人生的 “考场” 上,真正需要提前交卷的,是对责任的清醒认知与对规则的由衷敬畏。

敬请点赞、转发、关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