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们参加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确确实实是缴费档次越低、性价比越高。于是很多朋友疑惑,为什么还会有人选择高档次参加养老保险呢?
缴费档次低、性价比越高是真的。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保障的是基本,只要我们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达到最低缴费要求,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就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是每年都会增加的,增加的时候还有定额调整部分,按缴费年限调整部分也是跟养老金高低无关的,另外达到相应的年龄可以享受高龄倾斜调整,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额外增加养老金也跟养老金水平无关。
参加养老保险的人去世,家庭成员可以领到的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标准是基本一样的。丧葬补助金标准统一为两个月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抚恤金标准是9个月(退休职工最低保底待遇,缴费年限长、领取养老金时间短或会高一些)。
在养老金计算方面,基础养老金部分也有缩小养老金差距的功能。比如说我们平均缴费指数是0.6(一般情况指的是60%档次缴费),每缴费一年基础养老金可以领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而平均缴费指数1.0、2.0和3.0,领取的基础养老金分别是1%、1.5%和2%的社平工资。
综合以上情况,确确实实是按照最低基数缴费15年(未来会逐步提升至20年),性价比是最高的。
但为什么有人会选择高档次缴费呢?
一方面是单位职工的缴费基数不是由个人确定的。单位职工参保缴费,缴费基数是按照职工上年度工资总额的月均值来计算的。对于工资高的职工来说,缴费基数到300%也不稀奇,毕竟上限就是300%。
缴费基数的核算是以应发工资为基础,不会扣除社保公积金个人负担部分,而且要平均了奖金津贴补贴、加班费等待遇,所以理论上应该是很高的。这是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到手工资低,而社平工资高的原因。
单位职工缴费,个人只承担个人负担部分。这一部分余额万一领不完可以继承,所以不存在亏本的可能。
另一方面是高基数缴费的长期收益更好。根据养老金计算公式,养老金待遇是跟社会平均工资水平挂钩,未来社平工资如果不断提高,肯定回本时间会越来越短。另外,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里的积累每年都会计算利息,而且一般要比银行存款高得多。像2016年高达8.31%,去年也高达2.62%。这种情况下,个人账户养老金还可以余额可继承,就非常划算了。
目前,我们的退休年龄还是很早的,女同志依然是最早可以50岁55岁退休,而人均预期寿命已经普遍超过了80周岁。退休以后可以领25~30年以上养老金,如果是身体健康的人员,领取的养老金时间会更长。
退休养老金每年都会提高,养老金的差距虽然在水平上有所缩小,但实际绝对额差距还是会不断拉大。有一份高高的养老金,是一份充分的养老保障。
所以说,高档次缴费养老保险,虽然性价比低一些,但是依然有可圈可点之处,有很多人选择高基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