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春天|This spring,falling in love

经历春天,留下的是对绽放的热爱

策展人:郭佳鑫(三金)

主办单位:WEART

承办单位:曬·文化力创想中心

展览时间:2025.04.30-05.30

展览地址:OCTsee文化力创想中心B1层

上海静安区山西北路108弄11号

当艺术教育走出课堂:一场沉浸式实践课在OctSee空间绽放思想火花✨——华东政法大学师生探索艺术管理新范式

5月17日,华东政法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大三学子携手传播学院研究生,在钱伟老师的带领下,将课堂移至Weart的曬文化艺术空间。这场打破常规的艺术管理实践课程,通过"沉浸式学习+跨界对话"的创新模式,让年轻学子在真实的艺术场域中触摸行业脉搏


"原来艺术可以这样多元!"在策展人三金老师的导览下,同学们穿行于"看见春天2"当代艺术展。抽象油画与数字影像的碰撞,装置艺术与环境音乐的共鸣,同学们体悟到了于传统艺术形式不同的艺术魅力。


当刘玥、徐炜、刘利斌、赵煜亚、郭三金等五位艺术家围坐成圈,关于"艺术与人的亲密关系"的探讨迸发思维火光。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王佳鑫同学意外发现与策展人的同名之缘:"当我现在再种下一花园的花朵的时候,我已经不再在意别人的赞美",艺术家郭三金当即回应:"是的,自然而然便是我的人生格言。"


艺术家夫妇赵煜亚与刘利斌率先抛出生活哲学:分享了婚后承担家务活的小故事,用简单的方法表达了意识与行动的承接方式,表述了其艺术创造的行为原理,原来艺术就存在在每一个瞬间。

刘玥老师则以学术视角串联艺术史脉络:"从波洛克滴画到安迪·沃霍尔的工厂,20世纪美国艺术通过消解精英叙事,将大众文化推上神坛。这种'反叛基因'至今仍在影响全球艺术的民主化进程。"



而徐炜老师突然掏出姓名卡片:"来,写下名字贴在身上!"随着同学们化身"行走的标签",现场气氛瞬间沸腾。他笑道:"他其实是一个内向的人,他希望这节课堂不是说教而是更加活跃的交流。"


最令人惊艳的当属最后一位同学的发言环节。大三学生王婉宁仅用一张手绘涂鸦,便解构了"艺术与人"的复杂命题。"此刻的讲述行为,本身就是一场行为艺术。"她话音未落,现场掌声雷动。这种突破框架的创造力,印证了钱伟老师"让理论在实践里呼吸"的教学理念。


活动尾声,钱伟老师以诗意比喻作结:"艺术如同霓虹灯,每个独特个体都是不同的色彩,当多元光芒汇聚,便能诞生前所未有的惊艳光谱。"这番话不仅为活动画下完美句点,更让在场的未来艺术管理者们看清方向——在文化产业的星辰大海中,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谱坐标。


这场持续三小时的跨界实践课,在T.A.T艺术机构支持下,成功架起学界与业界的彩虹桥。当教育场域延伸至真实艺术空间,当理论认知碰撞实践经验,我们欣喜看到:属于Z世代的艺术管理新思维,正在这样的创新土壤中破土萌芽。






感谢此次活动指导艺术家:





撰稿 | 高玺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