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越来越多的人将“毛孩子”视为家庭成员,城市的宠物经济也开始出现新的消费场景和社交生态。5月18日,上海洛克公园铜川路店的一场“宠物运动会”热闹非凡:不只是常见的障碍跑、速度冲刺,还有各具潮流设计的宠物服饰、T台秀,引来不少“宠爸宠妈”的围观。

让人意外的是,这并非传统的宠物品牌活动,而是由运动品牌阿迪达斯主办的“首届爱宠日”。当运动巨头涉足“宠物运动”,正折射出都市年轻一代对“人宠同乐”的全新想象,也为上海这座正在努力打造“宠物友好城市”的国际化大都市注入了别样活力。


图说:活动当天的宠物T台秀

近年,在社交媒体上流行的“带狗上班”“宠物露营”“猫主子办生日会”等话题,早已冲破了传统养宠的概念。根据《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及多家研究机构数据,2024年全国宠物总量约达1.24亿只,25-34岁的年轻养宠人群占比已超六成。有专家将宠物经济定义为“情感基建”——人们在高速运转的都市中,通过宠物收获治愈与陪伴,也让线下社交再添新场景。

在这股浪潮下,上海成为宠物消费升级的前沿阵地。《上海市文明养宠三年行动重点工作任务书(2023-2025)》提出,要逐步完善宠物友好公共空间,让“人宠和谐”的理念渗透到城市角落。从嘉定的商场萌宠运动会到徐汇滨江的“宠物乐园”,再到今年连高铁都开启“宠物托运”试点,这些尝试与开放政策,让更多养宠人不再“封闭养宠”,转而享受携宠出游、运动社交带来的快乐。


记者今年4月8日从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获悉,8日起,铁路部门在京沪高铁部分车次试点“隔离运输、人宠分开、专人看护”的高铁宠物托运服务,铁路12306同步推出“宠物托运”功能,旅客提前2天及以上线上预约,预约成功后可同车托运1只家庭驯养且健康状况良好、单只体重不超过15公斤、肩高不超过40厘米的猫、犬类宠物。 新华社发 勾建山 作


今年4月10日,在北京南站,工作人员将宠物狗放入高铁专用宠物运输箱。 当日,全国首批高铁宠物托运服务在京沪高铁G119次列车上运行,两只狗和一只猫从北京南站出发前往济南、上海等地。 自4月8日起,铁路部门在京沪高铁北京南、济南西、南京南、上海虹桥、杭州东5座车站间的10趟列车上试点宠物托运服务。铁路12306同步推出“宠物托运”功能,旅客可提前2天及以上进行线上预约,预约成功后可同车托运1只家庭驯养且健康状况良好、单只体重不超过15公斤、肩高不超过40厘米的猫、犬类宠物。 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运动品牌“跨界”,“首届爱宠日”登场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品牌看到了“宠物+运动+社交”的多重价值。5月18日,阿迪达斯在上海洛克公园举办了“首届爱宠日”,吸引50多位携宠员工参加。现场设有迷你障碍赛、15米速度跑道、定向寻宝等“人宠互动”项目。除了让人忍俊不禁的猫狗比拼外,“时尚秀T台”也让许多员工与自家“毛孩子”携手走秀,成为当天最热闹的焦点。

“我们发现越来越多年轻员工视宠物为家人,通过举办‘爱宠日’,让员工和宠物共同参与运动,也希望将品牌的运动基因自然延伸到更多家庭生活场景中。”阿迪达斯大中华区企业公关及可持续发展高级总监吴亮表示。

以往谈起宠物运动,更多来自专业犬类赛事或训犬机构,很少与普通家庭关联。如今,跨界品牌的入局,不仅给消费者带来“宠物穿搭”“人宠社交”的新奇体验,也传递出一种更鲜明的企业文化信号:在加班与高压之余,让员工带着宠物一起运动和玩乐,这种“给快乐”与“要效率”并存的工作方式,被越来越多年轻从业者所推崇。

“宠物运动”为城市注入新活力

其实,不止阿迪达斯,其他运动和休闲品牌也在默契地跟进这股“宠物运动热”。据不完全统计,锐步、耐克等公司也陆续推出过宠物服饰或配饰,一些跨界户外品牌开设“宠物健身房”、上线智能牵引器材、宠物户外背包等。在上海,近两年萌生了一批“宠物+运动”体验店,“人宠双向奔赴”的夜跑活动、宠物主题马拉松等越来越火爆。

也有行业观察者指出,在宠物行业全面升级的当下,专业训练和赛级竞技只是“冰山一角”,更广阔的市场是来自“一般养宠家庭”的日常休闲与社交需求:逛一场“宠物市集”、参加一次“宠物运动会”或“宠物时尚派对”,对人和宠物都是一种减压、结识同好的方式,也成为拉动城市内需的一个新增长点。

“数据上看,2025年中国宠物经济市场规模将达811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2%。运动、社交、时尚正加速融合进宠物领域。这意味着,对品牌而言,‘宠物友好’或将演变为与年轻用户沟通的重要窗口。”有专家评论道。

品牌跨界的社会责任与城市共建

一场“爱宠日”,除了企业内部凝聚力,也折射出更大的社会议题:如何在公共空间里实现人与宠物的和谐共处?阿迪达斯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未来也会探索更多公益或社区共建方式,推广文明养宠、倡导科学运动;而一些宠物医疗机构则希望与政府及社区合作,进一步完善城市宠物公共设施,推动流浪动物救助、宠物文明养护等公共事业。

就上海而言,既要让数百万只猫狗有“幸福感”,又要兼顾不养宠物群体的感受,无疑需要社会各方协力。上海徐汇滨江的“萌宠乐园”便是一个成功示例:通过分区和公约管理,大部分宠物可以在封闭场地自由奔跑,又兼顾对其他游客的尊重。越来越多商场或公园也在尝试类似的“宠物友好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城市消费和商业升级。


西岸凤巢商场给萌宠准备的免费手推车。 彭薇 摄


饮水机、便便箱等都是宠物友好商场的标配。 彭薇 摄

在未来的上海街头,也许我们会看到更多身穿“潮流运动装备”的汪星人、喵星人,随主人一道奔跑在城市的公园绿地、商业体甚至通勤巴士上。正如业内人士所言,宠物运动产业正在成为宠物经济升级的下一个爆发点。

当运动品牌跨界合流,萌宠的陪伴价值与城市生活的多元空间碰撞出更多可能。这既是企业文化的新升级,也是城市温度与活力的生动注脚。

原标题:《人宠同乐,运动品牌跨界发力:上海“宠物运动”正当时》

栏目主编:陈华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姚勤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